叶永烈在小学五年级的时候,因在家乡日报上成功投稿一首小诗,点燃了对文学的兴趣之火。高考时,他是一心奔着北大新闻专业去的,却因种种原因未能如愿,最终选择了北大化学系。但他却对文学念念不忘,常常跑去中文系听课,还坚持写东西,发表了不少作品。
这样他逐渐把化学知识和文学梦想结合起来。大二大三的时候,他试着用文学的笔调写枯燥的化学知识,并将这些科学小品文整理成了一本书——《碳的一家》。因为不认识任何出版社的编辑,觉得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适合,就从书的版权页抄下地址,直接寄到出版社。不久就收到通知单,告诉他书稿写得很好,马上出版。

 

 

而《碳的一家的编辑曹燕芳,当时也在编辑《十万个为什么》。曹燕芳对于当时已经写了一稿的化学分册很不满意,因为它是上海一些中学化学老师写的,写得很像教科书。正在曹燕芳为此犯愁的时候 ,看了《碳的一家》后,曹燕芳提出让叶永烈试试写化学分册,结果叶永烈写得特别好。化学分册出版时,整部书173篇,用了叶永烈的163篇。后来,叶永烈又参与了天文、气象、农业、生物等分册的写作。《十万个为什么》在1961年的国际儿童节第一次出版,5本共900多个为什么,叶永烈写的占了300多个。

 

文革初期,《十万个为什么》被当做“大毒草”,叶永烈作为“大毒草”的作者遭到抄家,他在五七干校干了3年。


但文革后,《十万个为什么》多次出版,在已将近一个甲子的时间里,它滋养了60后直到10后几代人,一直是青少年必读的科普读物之一 。而且,从1961年的第一版到2013年的第六版,叶永烈是唯一一位参与《十万个为什么》每个版本编写的作者。

 

在写了《十万个为什么》之后,叶永烈觉得《十万个为什么》每篇都是一两千字的短文章,他想写个大一点的东西。于是,叶老动手写了一部科幻小说——《小灵通漫游未来》。

这本小说写了很多未来科技发展的事情,成为描述中国科技发展的一个梦想,而这个梦想很多到今天已经实现。如,书中写道:小谷子身边一个小方匣子响了,他拿起一看,他的爷爷出现在上面。小谷子说,你赶快下来吃饭吧——这不就是我们今天的视频通话吗?可在将近60年前,就有了这样的想象,实在令人感叹。

而我们知道后来有一种介于固定电话和手机之间的通讯设备就起名叫“小灵通”,足可见这本书的影响。

 

 

 

作为作家,叶永烈的另一项重要成就是在纪实文学。

 

他写作了一系列的红色纪实文学:150万字的“红色三部曲”——《红色的起点》《历史选择了毛泽东》《毛泽东与蒋介石》,展现了从中国共产党诞生到新中国诞生的红色历程;《反右派始末》全方位、多角度反映了1957年“反右派运动”的全过程;182万字的长卷《“四人帮”兴亡》及《陈伯达传》《王力风波始末》,是中国十年文革的真实记录;《邓小平改变中国》是关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全景式纪实长篇。还有《他影响了中国——陈云全传》《用事实说话》《出没风波里》《历史在这里沉思》《走进华国锋》《中共中央一支笔——胡乔木》《走近钱学森》等等。

 

另外也有国际事件的纪实作品:《受伤的美国》是关于美国“9·11事件”这一改变世界历史进程重大事件的详细记录。此外,还有《美国自由行》等。

 

叶永烈写了大量党史相关的著作。在《中华读书报》的采访报道中,叶永烈说:“从科普到纪实,又是很大的反差,行当完全是陌生的。我必须对中共党史从头学起,有非常系统的认识。但是我能适应种种非常大的变化,从小养成的习惯,就是无论做什么事情,要么不做,要么做好。转到中共党史也是这样,中共党史的研究是很深的学问,要大量地研究文献,你所占有的,是别人没有的。否则你的东西不真实、不可靠。我能大量采访到当事人,这是我的优势,而且要很勇敢地把真相告诉读者。我写过一本书,就叫《追寻历史真相》,很多都是独家的,比如采访陈伯达。纪实文学中我有相当多的一部分是口述历史。同时我还写了很多散文,都是有感而写,比较短小。纪实文学是‘重武器’,散文是‘轻武器’,随手一写,日积月累也会形成很多散文选集。”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曾经做过

两部叶永烈撰写的纪实文学作品

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扫码收听



扫描二维码听《追寻彭加木》



扫描二维码听《傅雷和傅聪》

 



“一辈子就做一件事”,叶永烈把一生所有的精力都凝固在自己的作品之中,在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滋养了一代又一代人!

叶永烈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
《开讲啦》(2018年9月8日播出)

 

 

 

 

节目预告

 

5月21日开始,阅读之声《睡前故事》栏目,为小朋友(当然也可以是大朋友)播出董乐阿姨播讲的叶永烈的代表作《小灵通漫游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