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天津6月24日消息 传送带联动多个生产线,工人与智能设备高效协作,制造车间内成套装备封闭、静悄悄运转.....6月22日,走进从事锂离子电池材料的生产企业天津国安盟固利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满眼尽是繁忙景象。

在距离该企业4千米的天津市宝坻区九园工业园区管委会,该企业的碳排放数据通过天津电力碳中和支撑服务平台详细显示在业务展示屏上。

近年来,宝坻九园工业园区和小辛码头村分别依托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产业集群和绿色乡村游被称为“一园一村”,颇具知名度。据管委会工作人员介绍,目前,该平台已接入包括该企业在内的“一园一村”151家企业和88家农户的煤、油、气、电、热等能源消耗数据,从区域、行业、企业、乡村维度,围绕指标监测、减排管理、零碳规划、经济测算等方面,构建“一园一村”碳中和支撑体系,推动园区产业升级和乡村生态高质量发展。

利用已接入的数据,该平台可精准分析园区内企业的生产流程、能源消费结构及碳排放特性,为其提供碳排放数据实时监测、预警、对标等服务,科学研判园区碳中和进程。围绕小辛码头村特色旅游,该平台可统计分析餐饮、住宿、交通、购物、娱乐各个环节的碳排放量,打造乡村旅游碳足迹模型,形成不同时间维度的旅游碳足迹排放清单。同时,该平台还可从乡村碳达峰预测、节能减排方案规划、碳中和评估三个层次全面展示乡村“双碳”发展路径,助推乡村低碳发展。

盟固利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生产部负责人愈洪亮介绍说:“因特殊的生产工艺,仅制氧工序,企业每天用电量就达5万度,月均用电量900万度,是耗能大户。如何落实政府低碳生产要求,科学调节生产,控制碳排放,一直是困难企业的难题。”伴随企业生产数据导入平台,该企业享受到平台提供的碳电子账单等一系列服务,可以准确掌握季度排碳总量、电费总额及用电量在园区工业企业的排名等信息,并通过季度排碳同比分析、月度排碳量图表比对掌握生产用能变化,调整生产经营流程。

在潮白新河之畔,有“千年古渡”之称的小辛码头村,一个建有2排车棚和8座充电桩的充电站格外显眼。

国网天津宝坻公司营销部综合能源技术管理专责张涛介绍说:“我们将发电功率为14.85千瓦的光伏车棚与1套62.5千瓦的储能装置搭配,形成了‘光伏+储能’的联动模式。该模式利用了储能技术快速响应、双向调节、能量缓冲的特性,将充电之余的光伏电量或夜间谷段电量进行储存,在极大提高光伏系统的调节能力,实现光伏所发电量就地消纳的同时,可与电网形成良好互动。”

充电站中4座V2G(车网互动)充电桩格外吸引人。电动汽车车主不仅能利用V2G给爱车充电,还能向电网送电,这既有利于电网整体安全平稳运行,车主还能获得一定的“收益”。按照充电站每年提供充电服务2000次、充电电量5.3万千瓦时进行估算,此4台V2G充电桩每年可减少燃油消耗2.13万升,减排二氧化碳约50吨。

据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发展部规划二处处长迟福建介绍,2021年,遵循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原则,国网天津电力建设碳中和支撑服务平台,启动示范工程建设。构建‘光伏+储能’用能模式、部署V2G充电桩、风电入网等都是宝坻“一园一村”“双碳”示范工程的建设内容,整体建设正在加速进行中。

下一步,国网天津电力将在“一园一村”内建设新型电力系统、低碳交通网络、低碳建筑楼宇、智慧市政网络,实施全域“多表合一”、智慧物联体系、“能源大脑”等工程,开展“能流-碳流”综合分析、区域碳中和评估、碳资产管理辅助功能开发,提供能源实时监控、智慧节能等服务。依据建设规划,到2023年底前,“一园一村”将初步建成以绿电为中心的现代能源体系,清洁能源装机达到255兆瓦,清洁能源电量占比达到65%;园区企业综合能源应用率达到70%,低碳经济贡献度达到64%。小辛码村实现“碳中和”,实现乡村“碳汇”试点运营。到2025年,“一园一村”清洁能源装机达到299.4兆瓦,清洁能源电量占比达到75%,初步构建绿色循环经济体系,示范引领作用将全面显现,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新技术、新模式将走向全国。(通讯员 潘冬冬)

编辑:周思杨
原创版权禁止商业转载 授权>>
转载申请事宜以及报告非法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010-56807194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