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西安市精准找出民生“九难”提升城市品质

2017-03-08 09:15:00来源:陕西日报

  陕西日报讯(记者 张江舟)最近几个月里,西安的市民普遍感觉到一股新风吹遍了这座千年古都。从市委书记在城墙上捡烟头开始,到全市掀起厕所革命,进而全面推行“所长制”“路长制”。一连串的围绕民生“小”问题的“大”动作,让老百姓纷纷点赞。

  两年前,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视察时强调,“要坚持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舆论的基本思路,更加注重保障基本民生,更加关注低收入群众生活,更加重视社会大局稳定。”

  两年来,西安全力推进民生改革,紧贴民生需求,不断加大民生投入,织密织牢民生保障网,扎实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让每一件民生工作与老百姓见面、对账,教育、医疗、残疾人服务等各项社会事业都取得了显著进展。

  在今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西安市第十三次代表大会上,陕西省委常委、西安市委书记王永康提出,要优化生活品质环境,着力破解民生“九难”,使西安成为绿色之城、花园之城、宜业宜居之城。

  为找“九难”,敢让群众“吐槽拍砖”   

    “从东门到钟楼,两三公里的路开车需要经过两个‘市’,一个大差市,一个骡马市,堵啊!”

  “去医院看病,排队三小时,问诊三分钟,到底是医院不够还是医生不够?”

  “二孩政策终于放开了,有喜更有忧,送一个孩子上学就已如此不易,再来一个,父母还不得再扒一层皮!”

  “我大西安啥都好,就是一到冬天就想逃离。鼓励戴口罩买净化器毕竟不治本,希望今年的蓝天能更多一些。”

  与许多大城市一样,西安随着近年来城市骨架迅速拉大,在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同时,形形色色的城市病也随之而来。规划老旧的城市道路让出行不再愉快,笼罩在城市上空的重重雾霾遮住了蓝天,去医院看病没个熟人连床位都排不上,大学生还没毕业就开始担心失业,凡此种种,都严重影响着古都群众日常生活的幸福感。

  1月22日上午,在西安市第十三次党代会上,王永康在报告中说,推进品质西安建设,是西安发展的战略核心之一。西安将推进“环境立市”,突出“三个环境”建设,以一流的环境吸引一流的人才和技术,兴办一流企业和项目,使西安真正成为人才、技术、资本等要素聚集的“福地”,成为投资创业“天堂”。

  具体来说,就是优化投资服务环境,推行“行政效能革命”,开展市场环境专项治理,强化服务,当好“店小二”,为企业提供“五星级服务”;优化生态宜居环境,强力推进“四治一增”(治气、治水、治脏、治山和增绿),开展“烟头革命”“厕所革命”;优化生活品质环境,着力破解民生“九难”——减霾难、治堵难、治脏难、办事难、就业难、上学难、看病难、住房难、养老难问题。

  老百姓的“难”,从另一个角度而言就是政府的缺位、失职。西安市的领导看到了群众的难处,听到了群众的呼声,而且有勇气把自己工作中的不足之处放到了桌面上来说,让老百姓“吐槽拍砖”,从而对症下药,这一做法受到了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

  “领导干部过的也是普通人的生活,咱老百姓能看见的问题,领导干部不会看不见。最怕的不是看不见问题,而是看见了装作没看见,揣着明白装糊涂。市上领导能把这‘九难’都摆在桌面上研究,说明有决心要治理,这是很好的开始。”市民周栋先生说。

  “市上提出的这‘九难’真是找到点子上了,看病、上学、住房、雾霾,随便哪一个都跟咱的生活息息相关。这些天我和家人也都很关注媒体上关于破解‘九难’的相关报道,希望这次西安市的全面整改能够一直坚持下去,把事情干扎实,干到底,而不要成为一阵风的套路。我们对这项工作期待很高。”市民杨武先生说。

  民有“九难”,大小官员“如坐针毡”   

    2月8日,在西安市政府和当地电视台举办的电视问政节目中,西安市环保系统相关负责人都来到现场接受专家、市民的问政,其中包括市环保局党委书记、局长陈松林以及户县环保局局长李小兵等各县局负责人。

  节目曝光了户县11个环保问题。对于热线电话接听的5个问题,时任户县环保局局长李小兵的回答遭质疑。面对观众代表的发问,李小兵屡屡说出“很惭愧”“很抱歉”“确实没有责任到位”。当主持人连续追问一污染河流的问题时,李小兵并未直面回答。随即,主持人面向观众说道:“问一下现场的观众,你们刚才听懂了李小兵局长解释的污水问题吗?”

  “没有。”现场观众齐声说。

  据了解,当晚节目结束后,西安市环保局连夜召开整顿整治大会,会上西安市环保局局长陈松林问李小兵:“问题这么严重,你对得起局党委的信任和重托吗?”2月10日,西安市环保局党委下发文件:免去李小兵户县环保局局长、党组书记职务;免去崔荣旗户县环保局副局长、党组成员职务;免去程建峰户县环保局纪检组长、党组成员职务。

  因环保工作中的问题,西安户县环保局原领导班子被“集体拿下”。新任户县环保局局长郭庭平上任后接受采访时说:“整个领导班子全免了,这在全国的确很罕见。”

  “看到政府能真正把与老百姓息息相关的事情装在心里,抓在手里,我们觉得这届班子很给力。”市民吴东说,“尤其是对那些不作为,乱作为的官员动真格,这在以前是很少见到的。就是要让这些当部门领导的人有危机感,对自己的工作有敬畏感,他们才会真正把这些民生问题当回事!”

  其实,这已经不是西安第一次在电视问政之后有干部被免职。根据官方公布数据统计,自去年12月23日至2月16日,不到两个月,因《每日聚焦》和《问政时刻》两档电视节目曝光后,被问责的官员至少有200人次。

  今年年初,《在西安,去工商局办个事有多难》的消息刷爆西安市民的朋友圈。对此,西安市委书记王永康指出:“这个小小的事件反映出我们政府作风的大问题。在追赶超越的过程中,别人都在跑步前进,我们如果还懒懒散散,就会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而且慢跑也是退。西安要发展,今后肯定不能这么干!”王永康坚决表态,抓“烟头革命”“厕所革命”“行政服务效能革命”,就要认真剖析这个典型案例,举一反三,警示教育全市各级各部门。再有这种行为,轻则要问责、重则要掉帽子!

  剑指“九难”,共建共享“品质西安”   

    城市中的“断头路”,因给人们出行带来极大不便,往往成为群众批评和网友吐槽的热点。近日,西安市用一天多时间打通了7年未能开通的开元路,让周边的群众欣喜不已,网上也是一片“点赞”。

  “开元路可以通行了,明显感觉到未央路不那么堵了。”出租车司机贺师傅说。记者在开元路上的“断头路”施工现场看到,该路段临时打通了半幅路,来往车辆和行人可顺利通行,另一侧围栏里正在紧张施工。西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该路段自来水管道、电力沟、路基等基本完工,临时通行的属于便道,按照计划,开元路将于3月10日全线实现通车,彻底摘掉“断头路”的帽子。

  据西安市建委工作人员介绍,西安市主城区范围内目前共有55条“断头路”,这些断头路中主要是城市的支路和次干道,但是也包括像韩森路、秦汉大道这样的城市主干道,短的一二百米,长的有一两公里,总共合起来20多公里。形成的原因主要是拆迁问题,有些道路就因为一栋楼的阻隔造成多年无法打通,对全市整个路网骨架的通行造成了重要影响。

  在刚刚闭幕的西安市两会上,西安市委、市政府聚焦民生关切,提出实施“强基增容”工程,全力抓好14类90项城建项目建设,把打通“断头路”作为重点工作之一,计划今年展开34条“断头路”的疏通工作,竣工20条以上道路。

  西安市城乡建设委员会投资计划处处长王超说:“剩下的10多条路因为工程量比较大,或者还有一些其他制约因素,今年内完不成,我们也要在明年内完成。后面的21条路,我们先列入前期计划,在拆迁的同时,加快前期工作,在2到3年内,确保要完成打通55条的任务。”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断头路”其实是遇事撒手路、相互推责路、承诺烂尾路!

  打通“断头路”,考验的是政府效能,提升的是微交通能力,连接的是民心。近7年未打通的“断头路”开元路终于治好了“肠梗阻”,这只是西安市各级、各部门剑指民生“九难”的一个缩影。据了解,西安市环保、市政、城管、人社、教育、卫生、房管、民政等部门均已针对其所管辖范围内存在的“难事儿”进行了梳理排查,并制定出了相应计划,正在大力推进。

编辑: 刘晓花
关键词: 断头路;民生问题;九难;开元路;环保局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