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西北工业大学:搭建“军工+”平台 探索军民深度融合新路径

2018-03-01 21:23:00来源:西部网

  西部网讯(记者高奇发 翟羽佳)今年的陕西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陕西省将创新与在陕部属高校、科研院所合作模式,构建协同创新、优势叠加、产学研用一体的融合创新机制。 西北工业大学依托国防特色和军工背景天然载体,围绕地方需求,立足科学前沿,搭建“军工+”平台,探索军民深度融合发展的新路径。

  最近,西北工业大学的陕汽重卡刹车盘项目进入开发研制阶段。这项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张立同主持的“高温陶瓷及其复合材料技术”原本是在军工领域应用的前沿技术,这两年,张立同院士一直致力于将这项技术向民用领域拓展,在民用客机上开展试验的同时,去年与陕汽重卡签订了协议,开展地面刹车材料应用研究。

  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北工业大学材料学院教授张立同:“大家都知道重卡是用金属的刹车片,但它耐温不够,如果用碳陶代替金属刹车片的话,耐温就高了,装在重卡上面不需要浇水,可以避免浇水产生的事故。”

  围绕“高温陶瓷及其复合材料技术”的优势,学校成立陶瓷基复合材料制备技术国家工程中心,通过产学研结合方式向民用领域进军。除了重卡外,陶瓷基复合材料产品耐高温、长寿命的属性,已经开始在民航客机、高铁的刹车片上以及太阳能领域展开合作研究。

  张立同:“这是一个国际前沿的战略性的结构材料。它的难度大,研制周期也长,我们就想,怎么把这个材料技术转化成构件的制造技术,做到产学研结合和军民融合。”

  为将高精尖的国防军工技术转变为市场认可的产品,西北工业大学专门成立了资产经营管理公司,形成了依托科研人才优势、创新能力,融合社会资本,组建混合所有制公司,从而实现股权捆绑、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科技成果转化的“军民融合西工大模式”。由周军教授领衔的微小卫星及应用创新团队,曾自主研制了世界上首颗12U立方星“翱翔之星”,目前这个团队研制的3颗立方星都已成功发射,最近,团队正在策划组建翱翔卫星技术有限公司。

  西北工业大学微小卫星及应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副主任于晓洲:“主要是做微小卫星平台的产业化,以及微小卫星的应用还有产业化,现在我们把卫星的相机装到民用卫星上,拍农作物,拍大气污染,监视城市的交通流量等等,这就是典型的军转民的应用。”

  西北工业大学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家彬:“(截至目前)我们转化了190多项专利技术,形成36家企业,企业现在市场估值也达到了56个亿,整个专业覆盖面比较广,形成了学校对成果转化、军民融合一个好的平台。”

  在今年省政府工作报告中,专门提到了西工大翱翔小镇建设,“翱翔小镇”建成后将是我国首个以“空、天、地、海无人系统”产业集群为核心的“科教产融”创新示范小镇,通过发展无人机产业化项目,将成为陕西军民深度融合发展发挥“高校力量”的一个缩影。与此同时,学校与陕西省科技厅共同筹建陕西空天动力研究院,将军民融合理念贯穿进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的过程中。

  西北工业大学发展规划处处长张近乐教授:“学校围绕军民融合形成了服务地方的西工大路径,就是通过把这些资源和平台和地方采取各种共建方式,把它输出到地方经济发展中,通过军民融合的这种方式和路径,把学校的成果在地方上进行转化,达到一个多赢的结果。”

编辑: 刘昱

西北工业大学:搭建“军工+”平台 探索军民深度融合新路径

今年的陕西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陕西省将创新与在陕部属高校、科研院所合作模式,构建协同创新、优势叠加、产学研用一体的融合创新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