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手工灯笼靠“节”走俏,谁来传承?

2018-02-05 11:07:00来源:大秦之声
今天是2018年2月5日,星期一,农历腊月二十,西安最低气温-5℃,最高气温6℃,晴。西安、咸阳今日限行车牌尾号为1和6。

 

腊八之后便是年。农村集市、城市街区年味十足,年货琳琅满目。外甥打灯笼、大红灯笼高高挂、正月十五雪打灯说的都是灯笼。新年、新春挂灯笼的风俗,从古沿袭至今。腊月里,西安市场传统的手工灯笼少多了,西安市周边的“灯笼村”为应节庆,老手艺人又一次扎、编、糊、系,眼看着身边的传承稀稀落落,不免伤感。

 

春节前后 手工灯笼走俏

西安市灞桥区塘村的灯笼手艺人王学坤与老伴张淑雅已是古稀之年,独爱编制传统篾子灯笼“火葫芦”。王学坤老人说:“我们每年要做4000多个灯笼,最旺时“火葫芦”挂编半个西安城,周边农村过年、过喜事都爱订购我们的灯笼。春节前赶工扎制的比平常多好几倍。”

记者在西安市灞桥区白鹿原上的“灯笼村”看到,春节临近,白鹿原上编制灯笼手艺人夜以继日正在忙碌地扎制各种灯笼。

白鹿原上的篾子灯笼

白鹿原的“长命富贵灯笼”已有百年历史,在灞桥、临潼、周至等农村颇受欢迎。灯笼骨架用的是竹子,裱糊红纸,寓意四季红火、节节高、长命富贵。王学坤老人说:“长命富贵灯笼用15根竹篾子扎起来,一个空填一个空进行编制,展匀分枝,表示走向四面八方;120根篾子编成360个孔,代表一年,将编好的灯笼架子烘烤定型,灯笼腰身裱糊一圈红纸,一个长命富贵灯笼完成了。”

与白鹿原上的竹蔑纸灯笼相比,西安市雁塔区三兆村的灯笼则多销往西安城区、省外及国外。自汉代有了元宵节后,长安城人家过年都要挂花灯以示喜庆。 “三兆村灯笼”一度成为西安的名片。三兆村的灯笼是金属骨架、外裹绸布,扎箍、裹布、贴花、挂须,临近春节,订单会多一些。

以节为令 做灯笼不挣钱也没人学

塘村老艺人王学坤告诉记者,家里编制灯笼,是养家糊口的手艺活。年轻人因耗时间、来钱慢,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老伴张淑雅说:“一个灯笼几块钱,到现在也才几十块钱。”

西安市三兆村制作大灯笼 图片来自西部网

三兆村的一位村民说:“两米高大灯笼,制作花了两天时间,也就卖100元,什么都涨价了,可这灯笼还是几年前的价。” 上世纪八十年代,三兆村村民春节前到外省去做三四个月灯笼,收入高成为万元户,名噪一时。如今,三兆村的灯笼经过多年试验、改进,美观大方,但订单不固定,愿意学习传承、从事经营的年轻人越来越少。

 

手工制品为节庆添彩 衰落式微

王学坤、张淑雅老人如今是蔑子灯笼的“非遗”传承人,还会参加一些“非遗”展会,进校园。年轻人表示愿意学,却没人愿意从事这个行业,老人担心“绝活”手艺会失传。

西安市街头迎新春的灯笼装扮

传统手工灯笼曾经名噪一时,在工业化、市场化冲击下,已经完全靠“节”吃饭,只能在春节前后短暂走俏,手艺的传承、工艺的发展陷入困顿。老手艺人们坚守传统、苦苦支撑,只能精做贱卖。“非遗”普遍式微、走不出小作坊,没有与时代、科技同步,老手艺不容易做大做强,只能眼看着这些 “绝活”手艺成为博物馆里的陈列品、影视剧的“化石”。

 

要闻快讯

1.陕西省去年减贫45.4万人

陕西省农村工作和脱贫攻坚工作会议透露,2017年陕西省大力提升脱贫攻坚质量,全年减贫45.4万人,4个贫困县有望摘帽。

2.陕西省2017年普通干线公路建设规模4182公里

陕西省公路工作会议透露,2017年陕西省普通干线公路路网建设完成投资170.6亿元,建设项目达到132个,建设规模4182公里,实现目标任务的137%。

3.陕西省9县区荣登中国最具投资潜力特色魅力示范县

2017中国最具投资潜力特色魅力示范县200强全名单日前公布,陕西省神木、凤翔、黄陵县等9县区榜上有名,这次评选是从乡村振兴、精准脱贫、实体经济等9个方面,通过数据分析、专家函评等程序综合评定的。

4. 陕西省成为我国主要的无人机科研生产基地

陕西省从事无人机研发生产的企业有60多家,主要分布在西安高新区、西安航空基地和西安航天基地,全省无人机制造从业人员超过6000人。陕西已成为我国主要的无人机科研生产基地。

5. 陕西省七大行动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

陕西省将集中实施特色产业设施化推进、现代农业要素聚集、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品牌营销与农业信息化建设、农业科技服务效能提升、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深化、产业扶贫精准脱贫攻坚七大行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6.陕西省今年耕地保有量不少于5800万亩

陕西省今年将通过保发展、保资源、保生态、保民生“四保”行动,全力推进全省国土系统工作,其中全年力争耕地保有量不少于5800万亩,确保4595万亩永久基本农田得到有效保护。2017年,陕西省耕地保有量5984.23万亩,划定永久基本农田4595万亩。

7.陕西省发现现存最大唐代陵园建筑基址

经过近一年的持续勘探发掘,唐代宗元陵取得唐陵大遗址保护项目的重要阶段性成果。考古工作者在唐代宗元陵发现的下宫1号建筑基址,是目前考古发现的保存最完整、面积最大的唐代陵园建筑基址,对研究、复原唐代的宫殿建筑具有重要意义。

8.西安市专项整治“一桌餐”严防隐形“四风”窜入私人住宅

西安市纪委透露,本月起西安市在全市范围内针对“一桌餐”开展为期两个月的专项整治,严防隐形变异的“四风”窜入私人住宅。

9.西安至北上广深高铁票充裕 成都方向高铁票紧张

未来三天西安北开往北京、兰州、西宁、太原、广深、上海、温州、杭州、武汉、济南、青岛、南宁、长沙、郑州等方向动车组票额能力充裕,开往成都方向动车组票额较为紧张。省内西安北至延安方向票额紧张,其余方向动车组票额能力充裕。

10.西安市将生育津贴纳入生育保险支付范围

西安市人社局透露,为进一步提高生育保险待遇水平,从2018年起,西安市将生育津贴纳入生育保险支付范围。

看精彩点往期

上官吉庆新答卷:市长向人民报告

西安求贤榜释放户籍新红利

“三变”促进农村改革升华

通民心、明政务 大学生走进政府体验“准公务员”

从“雪后瘫痪”到“雪停路净”,西安这次干得漂亮!

春节相亲逼婚无理、避婚无良

编辑: 舒隆焕

手工灯笼靠“节”走俏,谁来传承?

腊八之后便是年。农村集市、城市街区年味十足,年货琳琅满目。外甥打灯笼、大红灯笼高高挂、正月十五雪打灯说的都是灯笼。新年、新春挂灯笼的风俗,从古沿袭至今。腊月里,西安市场传统的手工灯笼少多了,西安市周边的“灯笼村”为应节庆,老手艺人又一次扎、编、糊、系,眼看着身边的传承稀稀落落,不免伤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