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西安10月25日消息(记者王佳爱 通讯员李聪迎)近日,在2020年度西安市教育教学科研成果评选中,224名来自高新三小“名校+”的教师获奖。

获奖的教师中有从教多年、相关领域的佼佼者,也有拥有新观念、新思想的年轻教师,他们的教育教学论文及教学设计受到一致好评。

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持续提升,是对教育工作最有力的支撑。在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建设“幸福高新”的过程中,高新三小“名校+”不断发挥集团化发展效应,强化教学研究,通过名校长领航工作室、名师工作室、青蓝工程、课题研究、主题教学研讨等方式,完善师资培养体系,打造了一支新时代高素质教师队伍,为建设更优质、更均衡的高新教育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障。

提供教研平台 汇聚教学人才

10月14日,高新区教育局与高新三小“名校+”联合举办了主题为“推进‘双减’全面落地,塑造全新思政课程”——高新区“名师大培训”暨高新三小“名校+”思政大教研活动,来自全区百名教师齐聚一堂,共话教研。

每年9月是高新三小“名校+”各校教学主题研讨月。今年,高新三小以“培第一课堂之根,铸立德树人之魂”为主题,组织学校19位骨干教师上示范课,新教师亮相展示,展开教学研讨。每年10月是主题教学展示月,由各校推选出优秀教师,执教的好课堂在“名校+”进行展示。

此外,平日里,高新三小“名校+”还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师培训。每月按周次进行各学校教育教学金点子分享,思想政治学习,课题培训,教学探讨等,还有“走出去”“请进来”的向专家学习,向教育前沿学校学习,更新教师教学观念,探索教育教学改革。老师们在学习的同时,还将学到的经验方法、先进理念与自身教学实际相结合,通过开展主题研修、公开课、送教下乡等方式,向周边乡镇学校辐射,有效助力当地教育教学水平快速提升。

打造名师工作室 服务教育发展

今年,自“双减”工作开展以来,高新区统筹做好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线上线下教育,打好“组合拳”,扎实推进“双减”工作落实落地。高新三小“名校+”总校长谭丽艳发表题为《落实“双减”我们是认真的》的文章,深入剖析了文件精神,并就学校如何开展此项工作,做了详细的安排部署,为全体教师明确方向。

“名校长领航工作室”作为有效输出的平台,成立至今,先后发布了《教育人最应坚守的——学习步伐永不停歇》《传授知识、传播文化、遵循规律、全面育人》《联盟互动助力前行,专家解读引领提升》《坚守“六心”,成就梦想》等多篇文章,帮助全体干部教师不断提升教育教学水平。

同时,高新三小“名校+”延续“青蓝工程”的传承,今年新组建28个名师工作室。据介绍,该工作室通过线上提供素材进行理论学习、线下展开课堂教学研讨等活动,使成员自身素质和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原名师工作室成员方明航老师,在名师郭小疆的带领下,现已成为高新区学科带头人,并组建了自己的工作室,又将带领新的一批教师共同成长。

高新三小第一分校白俊老师表示,名师工作室平台不但能促进大家共成长,也能鼓舞更多的青年教师加入我们的队伍。

立足课题研究 提升教科研水平

随着高新区教育部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建设的不断推进,以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技能素质为教育目标,教育教学形式及内容的改革刻不容缓,课题研究则是其中的重要环节。

高新三小“名校+”各校在高新三小七彩枫叶乐课程的基础上,建构了自己的课程体系。高新十小的“全美课程”、第一分校的“秦音入画”课程、十三小“润格课程”、十四小“金钥匙课程”……传承高新三小教育文脉,发扬三小开拓精神,极富生命力的课程体系将持续灌溉每名学生蓬勃生长。

“我是学校博物馆课程的成员,我们参与研究的课题是如何将博物资源运用到小学美术教学当中。我让同学们尝试画一个破碎的文物器具,他们再发挥想象力,利用现代文物修复技术,画出一个经过人工智能机械手修复完成的新的作品,同学们在此过程中既提升了绘画水平,又了解了文物修复的知识。”高新三小美术老师郑睿凡表示。

据了解,博物馆课程是高新三小的特色课程,作为国家优秀教育成果推广校,高新三小一直在努力的学习、实践、创新。博悟课程是国家课程的补充,是改变学习新样态的路径,有效开拓学生视野,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目前,学校已加入了陕西省博物馆教育联盟,与许多的博物馆进行了馆校共建。每月一期的博物馆课程讲座,把资深讲解员“请进来”,带领学生走进博物馆展开探究式、体验式、项目化的学习,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未来,高新三小“名校+”各校将不断探索,创造出属于高新三小“名校+”的独特范本,全力打造一支能力强、作风正、本领高的优秀教师队伍,为幸福高新的建设和高新区推进教育部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建设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