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2017杏林撷英——全国高等美术院校优秀学生作品邀请展”在沪开幕

2017-12-26 22:02:00来源:新华网
图为2017年“杏林撷英——全国高等美术院校优秀学生作品邀请展”开幕式来宾合影。新华网严晓瑜 摄
  集结了全国48所美术院校的800余件作品的“2017杏林撷英——全国高等美术院校优秀学生作品邀请展”,今天上午在上海中华艺术宫启幕。邀请展以展览与论坛形式相结合,来自文化界、美术教育界等的专家、大咖云集,以作品展示为桥梁,梳理、反思、分享中国高校美术教育的自身定位和时代命题。
  据介绍,“2017杏林撷英——全国高等美术院校优秀学生作品邀请展”为“全国高等美术教育成果系列展”中的首展,由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组织策划。展示部分整合全国各地48所艺术院校自2000年以来的历届优秀学生作品,分设“学院聚焦”、“设计应用”、“探索实验”等单元,对应当前高等美术教育学科发展的专业格局;“论坛”部分,则以“当代中国美术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发展转型”为主线话题,沟通切磋美术人才培养教育之道。
  文化部艺术司司长、浦东新区副区长诸迪在开幕式上指出,上海是中国近现代美术教育的重要发源地,去年12月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的正式成立,揭开了上海美术高等教育的新篇章。从上海发起全国高等美术教育成果系列展,对于推动高水平创作人才培养,意义深远。
  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巡视员、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廖文科强调,高等艺术院校必须践行社会担当,培养更多德艺双馨的美术人才,催生出更多有品位、有格调的优秀作品,为大众提供丰富、优质的精神食粮。
  开幕式后,主题为“当代中国美术教育的人才培养和转型发展”的主论坛、本科生教学研讨会、研究生教学研讨会等分论坛举办,来自全国的100余位美术教育届专家济济一堂,分享、交流中国高等美术教育实践中的经验得失。
  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认为,高等美术教育业面临着全新的历史机遇,当今社会在诸如城市规划、公共空间等各方面,对于新型美术人才的需求极为强烈。在学习西方教育模式、秉承传统艺术的基础上,中国美术教育必须形成自己的鲜明特色、回应新兴科技等带来的社会发展课题。
  在上海美术学院院长冯远看来,“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是当下教育人的研讨热点,对应于从规模、质量、数量增长向注重质量、效益转变的高等教育,上海美术高等教育如何应对国际大都市上海未来的发展和人才需求,也显得尤为迫切。
  据悉,“全国高等美术教育成果系列展”由国家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大学联合主办,中国美术家协会为指导单位,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组织策划,与上海中华艺术宫共同承办。
  成果系列展以“中国美术教育发展战略”为核心主题,将通过三年系列化展览及论坛活动——2017年“杏林撷英——全国高等美术院校优秀学生作品邀请展”、2018年“师坛锦瑟——全国高等美术院校优秀教师作品展”、2019年“春华秋实——中国高等美术教育文献展”,回望审视中国百年美术教育的文脉历史,思考当下高校美术教育中的问题,谋划未来发展。
编辑: 林馥榆

“2017杏林撷英”展在沪开幕

集结了全国48所美术院校的800余件作品的“2017杏林撷英——全国高等美术院校优秀学生作品邀请展”,今天上午在上海中华艺术宫启幕。邀请展以展览与论坛形式相结合,来自文化界、美术教育界等的专家、大咖云集,以作品展示为桥梁,梳理、反思、分享中国高校美术教育的自身定位和时代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