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制造“神童”的背后是家长的急功近利

2017-09-25 20:58:00来源:南方都市报
  量子力学、经典力学、航空与航天、科学哲学、《论语》导读……这些是五年级小学生陈明明(化名)在复旦大学旁听的课程。除了旁听,陈明明还积极与任课教师互动,甚至提出比较专业的问题。他告诉记者,自己更喜欢大学校园,可以听各种课程,对于未来做什么职业,他还没具体规划,但希望能看更多的书。对于意外走红,陈明明有些害羞,希望可以低调一些。陈明明的妈妈说:“每个孩子小时候都想当科学家,这要靠他不断努力,并不是听听课看看书就能达到的。”“如果他有一天厌学了呢?”记者问。“那也没关系,只要他健康成长就好了。”(9月23日澎湃新闻)
  一个小学生游走在名校教室间,积极旁听各种与其年龄不符的课程,甚至不时向教授们提出比较专业的问题,可以想象,这样的表现要让多少正在大学就读,却一天三顿不下床的年轻人汗颜。后者对天然拥有的东西不加珍惜,却不知这正是他人的奢望,从这一点上讲,陈明明与此前被曝在清华北大旁听的老者并无二致。像陈明明这样的小学生自然只是个案,但其“异想天开”与持之以恒还是让人看到,以兴趣为动力的学习能够勃发出多大的力量,可以冲破年龄、身份的限制。从陈明明和其母亲的表述来看,目前他正处在学习的最好状态,即充分享受旁听带来的知识增长的乐趣,而没有一丁点掩藏不住的功利心,所以心态才颇为健康,“等有一天厌学了也没关系”。
  更令人欣慰的是他所处的学习环境,展现出复旦作为名校的开放与包容。保安没有因为陈明明并非在校生,就将其拒之门外,教授也没有因为他是小学生,就认为他啥都不懂,纯属胡闹,反而欣然添加他的微信,并答复各种提问。这样一种态度给陈明明带来的,我相信不只是一时的知识积累,而有着更深刻的引领作用,对于更广泛的求知若渴的年轻人来说,他们也会从中感受到诚意和敬意。知识本身是蕴含着阶层观念的,而社会阶层之间的壁垒也往往体现在知识,以及由此所承载的学习能力。不过按照“云计算之父”马克·贝尼奥夫的说法,“在互联网的引领下,知识已具有社交性,流动且开放”,从某种意义上说,复旦师生的作为也是对这种开放性的践行。
  还有一点让我觉得很震撼的,是陈明明母亲所表现出的理智态度。她并不认可神童一说,也不强求旁听能带来立竿见影的效果。她只是从一个母亲的本能出发,认为小学就是一个应该多听多看多读的阶段,正好上海有很好的教育平台,可以让孩子从教授、大学课堂那里获得一些问题的答案,而那是身为父母无能为力的。相比之下,我们以往更多看到的,是个别家长让孩子很小就退出义务教育,而在家里上学,又或者仅仅9岁左右就被送去高考,目的要么是体现“虎爸虎妈”先进的育儿观念,要么是人为制造所谓的神童。个中所展现出来的功利心,不仅让孩子成为牺牲品,更让知识变现成为一种急迫的诉求。像“满足好奇心”这样的朴素愿望,早就被抛诸脑后。
  知识浩瀚如宇宙,人能为之保持深入、持久的探索兴趣,是一件美妙的事。相比之下,神童则如暗夜里的一点星光,并不常有,还是不要执着于这件事了吧。(小指)
编辑: 林馥榆
关键词: 上海;神童;论语

制造"神童"的背后是家长的急功近利

个中所展现出来的功利心,不仅让孩子成为牺牲品,更让知识变现成为一种急迫的诉求。像“满足好奇心”这样的朴素愿望,早就被抛诸脑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