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上海12月6日消息(记者唐奇云)12月6日至7日,主题为“区域一体化:合作与发展”的首届长三角国际论坛在上海召开。泰中友好协会主席、泰国前副总理功·塔帕郎西,上海市副市长陈群,教育部国际交流与合作司司长、教育部港澳台办公室主任刘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洲部门跨部门合作与伙伴关系主任杜越,友山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上海财经大学校董何炫及上海财经大学校长蒋传海等出席并致辞。

 

首届长三角国际论坛在上海召开(央广网发 上海财经大学供图)

  据了解,此次长三角国际论坛共有5场分论坛,分为“区域一体化与可持续发展”“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的政府公共服务供给”“公司金融和金融市场”“数据赋能与长三角一体化”“世界级城市群建设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五大板块。与会代表将从各自研究领域出发展开深入探讨与交流,了解上海、理解中国、感知世界,进一步促进政、商、学三界的碰撞和交融,持续探索加强区域合作的途径,在更广阔的领域内参与全球治理的讨论。

 

上海市副市长陈群致辞(央广网发 上海财经大学供图)

  会上,上海市副市长陈群致辞指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已进入了密集施工期。下阶段,上海将充分发挥牵引带动作用,紧密携手苏浙皖三省,聚焦重要领域、重点区域、重大项目和重大平台,全面推动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他表示,将推动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全方位的对外开放,对标国际公认的竞争力最强的自由贸易园区,实施投资自由、贸易自由、资金自由、运输自由,人员从业自由和信息快捷联通,打造具有国际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特殊经济功能区。

  泰中友好协会主席、泰国前副总理功·塔帕郎西重点关注农业领域与脱贫攻坚:“今天人工智能技术可以为农业管理带来更多先进的设备,帮助农民更快脱贫和减贫,这就是一个很好的机遇。同时,长三角地区的阳光非常的充足,太阳能等清洁能源的相关技术在经济方面的成本已经越来越低了,任何乡村和偏远地区都可以通过清洁能源来支持电力的使用和需求。”在功·塔帕郎西看来,任何政策和战略的最终目的都必须要落实到让贫困人口能过上更好的生活,为各国民众谋取福利。

  上海财经大学长三角与长江经济带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张学良认为,推进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有利于提升长三角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能级和水平,引领我国参与全球合作和竞争,也有利于完善我们改革开放的空间格局,为全国区域一体化发展提供示范。张学良特别指出的是,长三角应牢牢把握“全国发展强劲活跃增长极”的战略定位,这既是一种责任,又是一种使命,“强劲”强调的是速度,“活跃”强调的是质量,长三角地区既要实现有速度的增长,又要实现有质量的发展,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这样才能提升长三角参与全球资源配置和竞争能力,增强对全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力和带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