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西宁11月15日消息(记者樊永涛 通讯员张金洪)截至目前,本轮疫情波及全国21个省份,其中青海省累计报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12例(其中海东市1例,西宁市11例)。连日来,青海省西宁市各社区广大干部冲锋在前,有序有力推进疫情防控工作。

其中,西宁市城北区朝阳街道辖区内一处小区被划分为封、管控区域,同时,辖区多民族聚居,又有陶瓷、建材等8个专业市场和朝阳物流园区,是全西宁最大的仓储集中区和全省最大的生产资料集散地区,疫情防控形势复杂严峻。除此之外,受降温天气影响,对街道办开展核酸检测、流调排查、社区管控等疫情防控工作增加了难度。

10月27日晚20:15,朝阳街道机关工作群中第一条通知“全体工作人员,电话保持畅通,不要放到静音或震动,随时待命!”。

21:59——“大家暂时不要休息,等信息。”

疫情防控一线的“大白”们(央广网发张金洪摄)

22:17——“全体领导、科室长现在到办事处集合!速度!”

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朝阳街道全面进入“战时状态”,用初心与使命为抗击疫情筑起了“钢铁防线”,书写了责任与担当的生动画卷,让党旗高高飘扬在了战“疫”一线,党徽在战“疫”中熠熠生辉。

上下同心,用责任和担当吹响“集结号”

面对错综复杂的疫情,朝阳街道闻令而动,科学施策,以最高站位、最快速度、最短时间将队伍集结于“前沿阵地”。开始通宵达旦。街道连夜组织机关全体干部,各村(社区)党组织书记返回工作岗位,紧急召开疫情防控专题会议,第一时间传达相关会议精神,第一时间分析工作中重难点,第一时间筹备防疫物资。全员下沉一线。严格落实街道班子成员和科室联点村(社区)制度,全员深入各村(社区),开展小区门口值守,核酸检测备用点帐篷搭建等工作。同时成立应急突击队,隔离宾馆工作组、信息报送组等,为早日战胜疫情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压实五方责任。朝阳辖区片大、人多,防控难度大。街道坚持问题导向,层层压实村(社区)、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小区党支部、网格员责任,严格落实测体温、“双码”查验等流程,坚决把牢疫情输入第一道关口。

持续用力,用智慧和勇气吹响“冲锋号”

自西宁市主城区启动全员核酸检测工作以来,朝阳街道始终坚决执行“不漏一人一户”的工作原则,全力确保着核酸检测工作的有序推进。党员干部带头上。朝阳辖区共有14个核酸采集点,148处核酸采样台,街道实行“一把手”负总责、班子成员和科室长承包责任制,连夜完成全部点位帐篷搭建、警戒线、一米线、爱心通道布置等工作任务的落实,高效有序地完成了两轮全员核酸检测任务。

冲锋前一线的社区干部们(央广网发张金洪摄)

密织“一张网”。街道将辖区5村6社区划分为48个网格,辖区人口全部纳入网格,按照网格员、街道干部、街道领导、区级联点单位、包片民警、医务人员、志愿者“七包一”工作原则,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网格作战单元,确保户户有人联、人人有监测、事事有汇报。管好封(管)区。为进一步做实做细鼎安名城盛景小区封(管)控区疫情防控工作,街道第一时间入住工作专班,紧扣“精、准、细”原则,成立临时党支部,细化专班小组分工,通过“线上+线下”的形式,做好封(管)控区内医疗、生活物资配送、核酸检测等各项工作,努力使小区居民平稳度过封管阶段,全力保障了区域内居民群众的生命健康。

汇聚力量,用真情和善举画出“同心圆”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辖区各党组织充分发动党员群众,加入战“疫”大军。志愿者来了。身穿红马甲,协助社区工作人员值守在小区门口、忙着在核酸检测点维持秩序、帮助老人和孩子们认领二维码,消杀人群聚集的环境、上门开展核酸检测……他们化身红色的“火焰”,温暖了寒冷的冬日。爱心午餐送到了。为打赢这场疫情防控“歼灭战”,朝阳街道全体一线值守人员时刻奋战在各个小区门口,每天以泡面解决就餐问题。辖区“湘君楼”“湘佬爷”“牛多多”和“十分香”等餐饮企业,主动作为,发挥自身优势,为一线值守人员送去了可口的饭菜,也为早日战胜疫情加了油、助了力。爱心物资到了。随着战“疫”形势日益紧迫,辖区“两新”党组织、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等社会各界纷纷支援,他们带着棉衣、防护服、口罩、食品、暖宝宝等抗疫物资,用他们的爱心温暖着一线“战士”的心。大爱汇成江河,越来越多的爱心如星星之火涌动,汇聚成抗击疫情的坚强后盾。

疫情防控的大战还在继续,大考还在进行,有多少人是在半夜接到上班的通知,有多少人只能互相依偎在一起休息,有多少人是喊哑了嗓子,却依然奋战着……,你、我、他一同组成了最可爱的朝阳儿女,用他们最坚实的背影、最铿锵的步伐,守护着身后的万家灯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