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西宁11月14日消息(记者樊永涛 通讯员张金洪)“来来来,后面的人跟上,请保持一米线间隔。阿姨,我帮您生成二维码……”在青海省西宁市城北区人民广场核酸采集点处,志愿者魏云龙正在紧张地引导着前来核酸采样点的居民群众。
凌晨,街道办事处办公室的灯长还亮着。“先安排班子成员,再安排科室长,要确保核酸采样台有人负责,有人管,用表格的形式体现出来……”说这句话的是西宁市城北区朝阳街道党工委副书记的宋艳菲。
他们是此次西宁战“疫”的一对夫妻档。
战“疫”夫妻档(央广网发 张金洪摄)
“全体工作人员,电话保持畅通,不要放到静音或震动,随时待命!”
“大家暂时不要休息,等信息。”
“全体领导、科室长现在到办事处集合!速度!”
10月27日晚在紧张的三道通知后,魏云龙将宋艳菲第一时间送回工作岗位。
凌晨00:25,宋艳菲被安排参加城北区疫情防控指挥部紧急会议。凌晨5:14,开完会后,宋艳菲立即赶回办事处,连夜安排辖区31个核酸采集点帐篷采购、搭建以及工作人员分配、防疫物资分发等各项工作,彻夜没休息的她,一遍遍地叮嘱着各类细节事项,“帐篷到位没?现在到哪里了?每顶帐篷配备一个电暖气,我现在去看看各个点位和各小区门口值守情况……”就在这样的高强度的工作节奏中,作为母亲的她,早已将3岁大的孩子“抛之脑后”。
魏云龙,五年前入职于青海省海南高等级公路路政执法支队,先后在门源、花石峡、兴海等地工作,由于工作性质的特殊,一家三口聚少离多,当单位安排他调休后,就会回到西宁陪陪妻子和儿子。但这次回来后,西宁市暴发了疫情,当看到妻子已进入“战时状态”,他看到的是妻子24小时手机不离手,听到更多的是“小区门口必须‘双码’查验,防疫物资必须要储备足。”
面对此情此景的魏云龙,心中萌生一个想法要去当志愿者,夫妻二人一拍即合。在招募志愿者岗位分配时,魏云龙选择到朝阳辖区服务,不仅他这样做,他还发动身边的同学也参与到志愿者的行列之中。
“麻烦把我安排到工作任务重的地方。”魏云龙对办事处工作人员说,在他的坚持之下,他被安排到人民广场核酸采集点,负责居民群众的引导、认领二维码等工作,从早晨一直工作到下午下班,但他却乐此不疲。当一天的工作任务结束后,妻子还在热火朝天的忙碌着……
一线的“大白”(央广网发 张金洪摄)
为配合西宁市封控区、管控区和防范区内开展全员核酸检测工作,街道办人手开始捉襟见肘,当魏云龙了解到这个情况,主动对妻子说:“把我也安排到抽调人员之列中,我要到最危险的地方去。”
在管控区,夫妻俩穿着防护服,化身“大白”,挨家挨户敲门登记、通知开展核酸检测等事项。西宁市全员核酸检测工作时,任务愈发重了,宋艳菲安排好辖区14个核酸采集点和各项工作后,又回到自己负责的点位,完成13个采样台帐篷的搭建,警戒线、一米线布置等工作。一桩桩一件件事无巨细的准备工作,都是通宵完成。
当前,这场疫情防控“歼灭战”尚未取得根本性的胜利,他们依然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发着光、发着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