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海东9月11日消息(记者 汪晓青)“以前在山上,交通不便,孩子们上学住最远的得走10公里;一到下雨天房子漏水,土路变成了泥浆没办法走路;山上坡地多庄稼产量低,只能靠天吃饭;遇到阴天刮风,电压就不稳,时不时要停电……”刘连文一脸轻松地叙说着过去的烦忧,因为这些艰难的经历,都已经成为过去式。

如今,走近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蔡家堡乡上刘家新村,整齐的砖混新房,干净的乡村硬化道,便捷的健身休闲广场,房前屋后娇艳盛开的鲜花,村子里满是一幅欣欣向荣的景象。

上刘家新村(央广网发 汪晓青摄)

搬出大山沟,生活不再愁

上刘家村位于互助县西南部,地处湟水谷地北侧山地、沟谷地。2015年10月,郑建立受青海省交通运输厅选派任互助县蔡家堡乡上刘家村第一书记。彼时的上刘家村,房屋破旧,道路不畅,用水困难,收入低下。

从2016年起,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齐心协力,修乡村公路,建新村新房,终于在2018年,上刘家村村民整村搬迁到了上刘家新村。

整齐干净的新村(央广网发 汪晓青摄)

“现在我们一家住在80平米的砖混新房里,村子里的路灯亮、绿化好、风景也不错,广场上有健身器材,我们老两口闲了就会去遛弯锻炼,学生们去学校村口就有校车接送,村口就是通往西宁市和互助县的公路,简直太方便了!”刘连文感叹着。

家门口打工,城市里就业

上刘家新村离过去在山上的老村子有将近30公里路程,搬到新村之后,村民们大多数都将土地流转租赁出去,每亩地每年可以拿到100元的租金。山上的田地都交给了村里的5户种植大户集体种植,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刘连彬就是其中之一。“除了土地租金收入,十多个村民在我承包的地里做活儿,通过耕种、拔草、灌溉等农活,每天可以拿到100至150元左右的收入。”刘连彬说。

新村的交通便利了,许多年轻人都走出了家乡,去往省城或者更远的地方务工赚钱。从2017年起,通过驻村工作队的努力和青海省交通运输厅的支持,村里有11个人前往果洛藏族自治州、玉树藏族自治州等地高速公路收费站工作。而在新村,借助便利的交通和完善的基础设施等条件,产生了许多新的工作岗位,让留守的老人、妇女们找到了满满的收获。

韩永海正在忙着给树木打药除虫(央广网发 汪晓青摄)

“搬下来之后我负责操心村里的林草浇水、驱虫等任务,每天在村子里转悠干活儿,夏秋时节是最忙的时候,冬天也要注意防火问题。”韩永海说,他的儿子在外务工,自己通过这份工作每年能有5000多元收入。

“我是今年7月份来这里上班的,这里离家近,可以照顾家庭和孩子,每个月有将近3000元的工资,这对我来说是非常好的工作机会。”村民魏桃录说。

魏桃录说的工作是村里的食品加工车间。2020年6月,通过招商引资,村里建起了一家食品加工车间,打破了村集体经济为“零”的局面,村里先后有约20人在车间工作,第一年12万元的土地租赁费用也已纳入村集体经济。

村民们在村运动场外休闲纳凉(央广网发 汪晓青摄)

见证乡村变化,前路初心不变

在上刘家村驻村了两年的扶贫工作队队员雷伟今年继续坚守在这片美丽的乡村,不过他有了新的任务。“今年,我成为了上刘家村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的书记,肩上的担子更重了。”雷伟说,依托村里现有的资源,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规划了村里发展的四个产业方向,入股互助县光伏产业中心和帮扶食品加工车间的投产运行,这两项产业已经给村里带来了50万元的收入,今年,村里计划落地光伏项目,未来还打算建设温室大棚,最终形成种植加光伏的产业结构。

和上刘家村一样,在青海省广阔的土地上,在风光秀丽、风情淳朴的美丽乡村,许许多多的村民通过脱贫攻坚的扎实工作,生产生活均迎来了全新的面貌。许许多多的驻村书记和队员,在乡村的田野上挥洒智慧和汗水,带领着村民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令人欣喜的硕果。

2016年以来,青海省交通运输厅定点帮扶青海省20个贫困村,先后选派了52名党员干部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共有69个党组织2886名党员干部职工参与结对“双帮”工作,他们的足迹遍布西宁市湟中区、湟源县,海东市民和县、互助县、化隆县、乐都区和果洛州甘德县。

依托交通行业资源,2016年以来,青海省交通运输厅各级结对帮扶单位(党组织)面向20个帮扶村解决劳务输出773人次,组织开展养殖种植等各类项目88个,组织468人次参加各类专业技能培训,吸纳79名贫困户子女到高速公路收费站工作,投入各类帮扶资金累计2.55亿元,各联点单位及工作队春节、端午、婚丧嫁娶、重大疾病等慰问累计投入461万余元。

拧成一股绳,合力兴乡村。走在乡村振兴的路上,驻村工作队必将一如既往,初心不变,和村民们一起在美丽乡村写就“双帮”的美好故事,书写乡村振兴的全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