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颜值、高品位,海东河湟新区正朝着新的目标飞速前进!
  徜徉在河湟新区,人们惊叹于它的颜值、气质,还有它表现出的年轻新区时尚、开放和包容的一面。
  短短的两年多里,河湟新区实现华丽蝶变并不足为奇。这是河湟新区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省委书记王建军提出的“精明收缩、着眼四季、颜值革命、注重内涵”的“四句话”要求,以及“一优两高”战略的重大成果。
  要发展,先规划——河湟新区未来可期
  正如要致富先修路,这个大家耳熟能详的发展密码一样,一个正在建设中的新区,优先做基础设施建设、产业规划也是同样的道理,谋定而后动,这是发展根基所在。
  河湟新区是连接西宁和海东的重要桥梁纽带,是“一带一路”、兰西城市群的重要节点,紧邻曹家堡机场,青藏铁路、京藏高速、109国道等交通要道穿城而过。
  特殊的地理位置,赋予河湟新区特殊的历史使命。自海东河湟新区设立以来,海东市委、市政府、河湟新区管委会坚持以“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的要求,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兰西城市群、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国家战略,深入开展新区发展定位和产业重点的大讨论、大研究,认真学习借鉴雄安新区、西咸新区等国家级新区战略定位,邀请和组织北京建筑设计院、同济大学规划院等国内知名机构专家亲临新区,为河湟新区发展问诊把脉。并从河湟新区在全省发展中的功能地位、在践行“一优两高”战略部署中的使命担当、在兰西城市群中部的战略作用出发,确定将海东河湟新区打造成为青海新经济的增长极、海东在兰西城市群中部崛起的重要引擎,践行“一优两高”战略部署的典范新区。重点发展先进制造业、信息技术、商贸物流、文化旅游四大产业。
  “新经济的增长极”“重要引擎”“典范新区”,从这些关键词中不难看出,河湟新区肩负的责任。
  高规划、大战略,实现跨越发展的路上,河湟新区展现出一个新区身上具有的高眼光发展之路,创下一个个奇迹。
  以前,交通一度成为河湟新区发展的短板,现在不一样了,从河湟新区通往西宁、海东、曹家堡机场的道路有多个入口可供选择,京藏高速、西和高速跨境而过,使河湟新区驶上飞速发展的道路。
  便捷的出行条件,见证河湟新区的变迁。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河湟新区快速出行、东西通畅的交通网络基本形成,给排水、电力、通信、燃气等地下管网工程和变电所、配水厂、供热站、消防站等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从根本上解决了长远发展中可能出现的难题。
  根据规划,将河湟新区打造成空港商务区、科教研发和高新服务区、物流商贸区、康养服务区、高铁新区5个片区。规划近期建设省级新区,远期至2035年打造国家级新区,最终将河湟新区打造成为青藏高原上一座山水田园、生态绿色、宜业宜居的现代化新城。
  一张蓝图绘到底,河湟新区的明天指日可待。
  河湟新区夜景。
  筑巢引凤——做好每一道选择题
  招商引资,实质上是引进新变量,创造新组合,提供新可能,培植新优势。海东河湟新区在招商引资方面不一味盲目追求全领域产业,而是坚持项目为王,围绕先进制造业、商贸物流业、信息技术业、文化旅游业等四大产业,引进一批绿色、智能企业。
  位于海东河湟新区的青海中关村高新技术产业园里,一栋标准化厂房里,是集文物修缮、唐卡制作、颜料加工、工艺绘画等一体的几家企业。这几家企业是通过招商引资到中关村的,也是河湟新区选择性引进的企业。
  “入驻河湟新区一年多的时间,河湟新区管委会的相关职能部门及时帮助办理营业执照、建筑业企业资质证书、安全生产许可证等,让企业很快进入角色做经营,内心倍感振奋。”青海华脉古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吴起印说,到海东投资做产业做项目,除了被这里丰富的文化资源所吸引,还被河湟新区提供的一流服务所感动,他深切感受到河湟新区管委会为企业发展提供的服务。
  引进何种产业或企业,这是河湟新区管委会要做好的选择题,需继续集中力量围绕“四大产业”,这是培育发展新动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获取未来竞争优势的关键所在。
  几年来,河湟新区牢牢牵住项目建设这个“牛鼻子”,紧紧围绕“四大产业”,坚持高品质招商、超常规推动,以项目求发展、以项目强内涵、以项目提品质。近两年来,成功引进投资总额达700多亿元的60多个重大优质项目,发展的后劲更足、支撑更强。
  对招商引资而言,“走出去”“引进来”仍然不够。俗话说:没有梧桐树,引不来金凤凰。抓好招商引资,必须拿得出能够吸引人的优质服务政策。当前,文旅、生态、康养等项目越来越受到投资者的青睐,河湟新区在这些方面有着基础优势和比较优势,当地正不断拓宽思路,做好项目储备和包装,充分用好这些自然条件。并且在招引过程中,在项目推介和规划中始终着眼长远,做到开发与保护并重,质量与效益同行,既让投资者获得收益,又让当地群众共享红利。
  
  河湟新区道路四通八达。
  建设美丽新区——打造宜居乐业新城
  在数字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海东河湟新区把数字经济和创新创业作为创建国家级新区的两大支撑产业,以“四种经济形态”为引领,以科技创新为驱动,培育发展新经济新业态新动能,推动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
  立足在数字经济领域良好的自然环境、要素配套、产业基础等条件和青海省数字经济产业园落户河湟新区的重大机遇,规划60余公顷土地作为数字经济产业发展的主要承载区域。
  紧扣“算力、算法、数据”三大要素,着力优化信息化基础设施,在河湟新区内布局建设L根镜像服务器、国际互联网链路、5G基站等基础设施,大幅优化信息基础设施配套水平。
  在新理念、新技术的推动下,北斗数据中心已落户新区,青海易华录数据湖项目已启动实施,青海农林牧商品交易中心上线运行,中国电信省级数据中心、青海省数字经济产业园正准备实施,将再造新区信息智能产业新高地。
  结合高原美丽城镇示范省建设,大力实施“补短板、强功能、塑形象”活动,以科学规划作引领、以工匠精神搞建设、以绣花功夫抓管理,努力打造一个布局科学、设施完善、要素齐全、环境优美的高原现代化美丽新区。
  按照现代化城市的要求,逐步对基础设施提档升级,不断提升城市承载能力和功能水平。近两年来,实施基础设施项目47项,完成投资36.88亿元,已建成市政道路等50多条90多公里,快速出行、东西通畅的交通网络基本形成。
  省上赋能建设的曹家堡国际机场三期、综合交通枢纽和西成铁路等现代化综合立体交通新网络,为新区快速发展提供得天独厚的新优势。投资78亿元,占地233.33公顷的高铁新城全面建成,市民公园、医院、车站、学校等公共配套设施已全部交付使用,近5万群众搬迁入住。
  在规划建设过程中,河湟新区将“颜值革命”要求贯穿始终,坚持融入河湟文化、河湟基因、河湟特色,打造有风格、有品位、有活力的城市风貌。
  坚决守住生态环境底线,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全面推进“绿交通、绿河谷、绿屏障、绿庭院、绿厂区”行动,相继实施新区道路景观绿化、柳湾湿地生态水系公园、平西经济区南山绿化、高铁新区庭院绿化等13项永久性绿化工程;并与青海师范大学高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共同实施柳湾城市公园生态修复项目。
  目前已累计投入资金约11亿元,实施国土绿化933.33公顷。狠抓大气污染防治,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95.6%,绿色生态已成为河湟新区的品牌和底色。
  清晨,漫步在绿意葱茏的湿地公园,清新空气扑面而来,令人心旷神怡。蓝天、碧水、绿地相互交融交织,不久的将来,这里必将成为投资者的乐土、市民生活的乐园。
  新时代、新机遇、新面貌!河湟新区蓝图已绘,未来可期!
编辑:滕萌
原创版权禁止商业转载 授权>>
转载申请事宜以及报告非法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010-56807194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