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治沙愚公”图布巴图十五年扎根大漠 书写绿色传奇

2017-08-31 11:53: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阿拉善8月31消息(记者宝音 赵勇强)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内蒙古额济纳旗,位于巴丹吉林沙漠的边缘。上世纪中叶以来,风起沙扬,这里成为沙尘暴的策源地。在额济纳旗古日乃嘎查,有这样一位老人,他十五年如一日,种下五万多棵梭梭树,在沙漠边缘近2000亩沙地上筑起绿洲。他就是被人称为“治沙愚公”的古日乃嘎查退休干部图布巴图。15年,他用坚持与沙漠抗争,用行动改善着家乡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同时也影响、触动越来越多的牧民自愿加入到了绿化治沙的队伍中。

  一大早,趁天还没热起来,图布巴图就出发去林地里给梭梭苗浇水。

  图布巴图:早上一趟,下午一趟。早上走回来天气就热得厉害了,下午走不了,稍微凉点走。

  八月的大漠,阳光炽烈。长期的野外作业,图布巴图面庞被烤得黝黑,双手皲裂如同树皮、贴着泛黄的胶布。

  图布巴图:为了浇水,当年种的我做的记号。当年的必须浇两到三次水。这个春天到现在交了两次了。



图布巴图在林地里介绍情况 宝音摄


  图布巴图出生、工作在古日乃,对这里的一切他都熟悉、充满感情。上世纪50年代开始,这里的树木逐年变少,黄沙肆虐,沙丘跟着狂风移动。目睹家乡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图布巴图深感痛心。

  图布巴图:我这个小的时候这个地方都是梭梭,满满的梭梭,满满的芦苇,梭梭的话就是骆驼进去就看不见。

  2002年,图布巴图提前申请退休,与妻子留在古日乃,拉起一道10多公里长的围栏,走上了植树造林治沙的道路。

  图布巴图:分草场这片地没人要,光光的什么也没有,我退休的时候跟嘎查书记说,我承包个一万亩。

  起初,图布巴图对沙漠种树没有经验,严重的干旱使幼苗长不起来。

  图布巴图:就是碰,哪个好了按哪个走,各种各样来试验的。我刚开始试验的时候是50棵,完了以后慢慢加。

  图布巴图和老伴儿拿出家里所有积蓄,买树苗、打水井,拉水浇灌。15年来,光是运水,图布巴图就骑坏了七辆摩托车。为了能提高运水的效率,图布巴图还改装了一辆“三合一”

  图布巴图:前两个轮胎是沙滩摩托的轮胎,中间发动机是摩托的,后面的斗子是三轮摩托的斗子,所以我起了个三合一。

  记者:这一趟能拉多少水?

  图布巴图:48壶,能浇24棵。



图布巴图为了运水改装的“三合一” 宝音摄


  古日乃地区常年处于干旱状态,为确保苗木成活率,他要一趟趟拉水浇灌。

  图布巴图:我们这三天就干得不行了,梭梭籽发芽后一干就再也不长了,就只能浇水。浇到一年、两年以后,根子扎的深了,长大了就不用浇了。

  图老说,他也想接水管浇灌,但费用是个问题:

  图布巴图:管子买不起,那管子一二十米还可以、二三百米就买不起,而且还得往地下埋,所以一直没弄起来,还是拿塑料壶浇水。



图布巴图给浇灌的水壶灌水 宝音摄


  看到父母亲受苦受累,儿女们都不愿意,极力劝两位老和他们一起回旗里生活,安享晚年。可老人认定的事儿,谁也没办法改变。大女儿洪格尔珠拉:我爸就是挺倔的一个人,我们的话不听。我们儿女开始不支持,后面看这个梭梭林绿化的程度,比较欣慰,爸爸的付出也是值得的。

  十五年来,图布巴图和老伴儿克服难以想象的困难,在他们的精心种植下,苗木成活率达95%以上,在巴丹吉林沙漠边缘近2000亩沙地上筑起绿洲。五万多棵梭梭从无到有,硬是在试图扩张的沙漠边缘拉起了一道防沙屏障。

  图布巴图:我一个人的力量做不了多少,人只要下功夫做能够把这个生态恢复过来。

  图布巴图的坚持和努力,触动了周边的牧民,越来越多的人自愿加入到了绿化治沙的队伍中。梭梭嫁接肉苁蓉也成为当地牧民致富的新路。牧民达瓦敖苏尔:图布巴图是第一个在我们古日乃湖绿化的老领导,我也是前两年开始种梭梭,现在梭梭也长的不错。

  经过无数像图布巴图一样治沙人的付出,额济纳旗乃至整个阿拉善盟的生态环境在逐步改善。额济纳旗农科局副局长李发武介绍:农牧民自发种植梭梭林面积达到30多万亩。据监测显示,全旗植被的平均盖度由2001年的5%-10%提高到现在的10%-15%。

  图布巴图说,只要他还能干得动,就会一直把梭梭树种下去。

  

编辑: 郑颖
关键词: 额济纳旗;图布巴图;治沙

“治沙愚公”图布巴图十五年扎根大漠 书写绿色传奇

内蒙古额济纳旗古日乃嘎查退休干部图布巴图,十五年如一日,克服重重困难,在巴丹吉林沙漠边缘近2000亩沙地上筑起绿洲。越来越多的牧民也自愿加入到了绿化治沙的队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