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新闻中心 > 专题 > 一带一路进行时 > 一带一路进行时 > 走进二连浩特 > 直播快讯

央广网

外国人眼中的二连浩特

2016-08-31 00:21:00 来源:央广网综合

外国人眼中的二连浩特

——蒙古国客商、留学生们在二连的故事

(外国旅客下车游览)

聚集在二连

  2015年,二连浩特口岸出入境人数达到176.1万人次,约占两国人员往来的80%。而二连浩特也是蒙古国知名度最高的中国城市,70%的蒙古国人都来过二连浩特。

  二连浩特以商贸立市,但时至今日,考量一个边境口岸城市的作用,不仅是看过货量有多大,人员往来有多少,主要是看这个口岸在两国关系中的影响力。二连浩特对蒙古国的影响显然举足轻重,蒙古国民对二连浩特的认可度、知名度、依存度极高。蒙古国民早已习惯来二连浩特购物,或者从这儿中转到其他城市、其他国家。

  “蒙古人对二连浩特太熟悉了,几乎所有的人都来过。”蒙古国工商会驻二连浩特代表吉雅说,二连浩特作为蒙古人出国的中转站,至今没有变化。因为两国铁路衔接的问题,大多数蒙古国人,会选择先来到扎门乌德,再通过汽车过境到二连浩特。

  在二连浩特就读的蒙古国中小学生,已累计达到了3000人,而每年来二连浩特就医的蒙古国患者,也达5000人次。对很多蒙古人来说,这个边境小城有着便利畅通的交通、方便交流的语言,在这里,无论做什么,几乎都没有什么障碍。

(在二连浩特口岸装满货物排队等待出境的嘎斯69车)

买卖在二连

  看到顾客进门,都希巴特尔总是走上前,伸出宽大的手掌和顾客握手,轻声说:赛白努(蒙古语中“你好”的意思)……

  都希巴特尔是一名在二连浩特做生意的蒙古人。在二连浩特市温州国际商贸城和义乌批发市场,都希巴特尔同时经营着两家店,生意非常忙碌。每完成一笔交易,他会帮顾客把货物装到车上。在二连浩特,随处可见挂着蒙古国牌照的嘎斯69越野车,这些车辆获准进入二连浩特市,从事与贸易相关的运输业务。

  要判断二连浩特的经济走势,只要去数一数街上嘎斯69越野车的数量就可以了。这种车辆载重大、空间大、操作简便,是蒙古商人最喜欢的运输工具。嘎斯69越野车是前苏联“一五”计划时期的产物,上世纪50年代,还曾是中国地方官员的常用座驾。从二连浩特市到蒙古国的扎门乌德市,9公里的距离内,嘎斯69大显神通,车里总是被塞得满满当当,从各个商贸城、建材城驶出,一辆接一辆,开向口岸,过关后再从扎门乌德市上火车,运往蒙古国腹地。

  20多年来,都希巴特尔往返于中蒙两国,从事服装、鞋包的批发和零售,是蒙古边贸中的一员。商贸的繁荣,让二连浩特这个边境小城,成为蒙古人聚居的地方。在蒙语里,二连浩特被称为“额仁”。

  都希巴特尔第一次来二连浩特,是在1990年。上世纪90年代初,都希巴特尔刚刚从前苏联留学回来。那个年代,蒙古知识阶层大多有留学前苏联的经历。都希巴特尔回国后,成为一名建筑工程师。

  不久,苏联解体。经济上几乎完全依赖于前苏联的蒙古,也经历了经济上的大滑坡。都希巴特尔失业了。都希巴特尔和他的妻子,很快将目光转移到了中国。

  上世纪90年代之前,长期受前苏联影响的蒙古国,与中国的经贸往来并不密切。1992年,二连浩特市成为中国13个沿边开放城市之一,中国和蒙古国的边贸红红火火开展了起来。此时的中国,经济上无疑更有活力,吸引着蒙古商人们南下淘金。

  都希巴特尔就是蒙中两国买卖大军中的一员,20多年来,都希巴特尔往返于两国之间,从事服装、鞋帽的批发和零售。这20年来,中国制造的商品日益丰富。来自中国各个地区的商品,都汇聚在二连浩特,再经由口岸进入蒙古国。

  在都希巴特尔看来,二连浩特交通便利,货物也比较全,蒙古国所需要的各种商品都可以在二连浩特采购到。

  与中国其他地区经济下行的境况不同,如今二连浩特的商业红火依旧。随着蒙古国大规模基建工程的开展,二连浩特的商贸业迎来了新一拨上涨的行情。

  都希巴特尔在蒙古国的南戈壁省和后杭盖省开设了两家服装店,在首都乌兰巴托,也即将开设一家建材商店,由弟弟经营打理。都希巴特尔从二连浩特的各个建材城进货,短途运输出境,到扎门乌德后,再装上火车,运往乌兰巴托市以及蒙古国其他省区。

  通过这种方式,很多像都希巴特尔一样的蒙古商人们,将中国的建材和服装鞋帽,源源不断地输入蒙古。这几年,蒙古国商人的足迹越来越广,他们从二连浩特入境,逐渐深入到浙江、广东、湖北等地采购商品。不过,由于语言的限制,二连浩特的各个商贸城,始终是蒙古客商们最密集的地方。二连浩特对蒙古的贸易额,占到中蒙贸易额的64%左右,最高年份曾达到90%。

  由于经营得当,都希巴特尔的生意越做越大,成为二连浩特蒙古商人中的佼佼者。前阵子,蒙古国国家电视台还专程来采访了他。从事批发业务多年,都希巴特尔已经不满足于停留在批发阶段。现在,他的店铺装潢得绚丽多彩,以零售为主。

(在二连从事制衣工作的蒙古国人)

定居在二连

  由“行商”转为了“坐商”,都希巴特尔也渐渐融入了当地的生活,他已经定居在二连浩特。2012年,都希巴特尔在二连浩特买了一套100多平米的房子,并将两个孩子接到二连学习汉语。在中国经商多年,都希巴特尔的汉语水平仍不怎么样,他希望孩子把汉语掌握好,将来的人生可以有更多的选择。

  都希巴特尔的目标客户群是那些长期居住在二连浩特的蒙古人,或者到二连浩特旅游度假的蒙古人。作为同胞,都希巴特尔无疑最熟悉蒙古人的喜好。

  而32岁的蒙古国服装设计师刚其木格也是定居在二连浩特的众多蒙古人的一个。而她经营的纯手工裁缝铺子生意非常火爆,“有时为了赶制服装,连喝口水的时间都抽不出来”,她说。

  “我来中国两年,发现两国共同举办的经贸洽谈会、博览会越来越多,我参加了其中一些活动,结识了很多客商,订单接连不断。”她说,“这个月要制作20件普通蒙古袍和10件演出服,我从乌兰巴托请来两位制衣师傅,但还是忙不过来。”

  刚其木格曾在蒙古国做过会计、导游,业余爱好是设计、制作服装。她与接待的中国游客聊天时,发现不少人对蒙古国服饰文化感兴趣,就萌生了在中国设计和销售服装的想法。

  她对记者说,“我对二连浩特很熟悉,城市建设得不错,不少人会说蒙古语,沟通很方便,在这里创业很合适。”

  另一个蒙古人贺喜格萨娜已经完全融入了二连浩特的生活。每天早晨,萨娜会早早起来,踱步到家附近的奥林匹克公园,与中国的老太太们一起跳广场舞。在周围的居民中,贺喜格萨娜也非常受人尊敬。

  在蒙古国,萨娜是音乐学院的教授,属于知识阶层。她的小儿子目前在二连浩特一家商贸公司工作。与大多数蒙古人一样,萨娜非常重视教育。为了让孙子和外甥女学好汉语,她放弃了蒙古国的工作,只身来到二连浩特陪读。2010年,萨娜就在二连浩特按揭贷款买下了一套房子,除了照料两个孩子的日常生活,业余时间还教中国的蒙古族孩子学乐器。“这些孩子都很聪明,尤其是在唱歌跳舞方面,每个人都很擅长,这是蒙古族的天赋”,她说。

  据二连浩特官方的估计,如今,选择在二连浩特置业定居的蒙古人,已经超过了600人,至于以租房的形式短期居留的蒙古人,则无法统计。选择定居的蒙古人,有着强大的消费能力,对住房和服务的需求很旺盛。

(在二连开蒙古特色餐厅的老板)

留学在二连

  随着边贸的繁荣和二连浩特各项社会事业的持续发展,来二连浩特读书的蒙古留学生越来越多,在二连浩特市的幼儿园、中小学、大学校园都能见到蒙古国留学生的身影。

  1998年至今,二连浩特市已经累计招收3000多名蒙古国留学生,其中,幼儿园孩子160多名,中小学生近2800名,大学生也有近百人。在二连浩特的蒙古国留学生(非大学),一般分为初中高三个年级。三年读完,一般都能通过中国汉语水平考试(HSK)的五级水平,之后,他们还可以继续在中国深造。有些人也会回到蒙古国就业,从事中蒙贸易或两国文化交流方面的工作。

  虽然二连浩特从事蒙古留学生教育的时间并不长,规模也并不算大,但从这里毕业的学生已经逐渐开始发挥影响力。例如,蒙古国国家电视台的主播、扎门乌德市市长助理,都曾经在这里就读过。

  到中国留学,是很多蒙古国家庭的梦想。二连浩特市每年拿出20万,用于奖励那些品学兼优的蒙古国留学生。不过,针对蒙古国留学生的学费,虽然已经有了优惠,每学期的费用,大致还在3000元左右,这对于在二连浩特做生意的人来说,没什么压力,但对于蒙古国的普通牧民来说,压力还是不小。

  前不久,433名蒙古国留学生领取到2015—2016年度奖学金,这让同学们的学习热情更加高涨。

  2012年,二连浩特有了一个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在这里设立了国际学院。并与蒙古国教育大学、国立大学建立了本科生“2+2”联合培养项目。这种熟悉两国环境的复合型人才,将有望成为未来中蒙商贸中的领军人物。

  

编辑:陈兆国

关键词:二连浩特;外国人

说两句

相关阅读

历届中国·二连浩特中蒙俄经贸合作洽谈会回顾

2016-08-31 00:13:00

中国二连浩特欢迎您

2016-08-30 23:45:00

二连浩特市委书记罗青

罗青,男,蒙古族,1977年5月出生,籍贯山西原平市,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毕业,经济学博士,2002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05年12月参加工作,现任锡林郭勒盟盟委委员、二连浩特市委书记。

2016-08-30 22:23:00

参与讨论

我想说

猜你喜欢

视觉焦点

推荐视频

央广网官方微信

手机央广网

点击排行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6807188 新闻热线:4008000088 E-mail:4008000088@cnr.cn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 0102002 京ICP证150508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02120007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介绍 | 央广网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