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广播网首页

一键登录

央广网首页  |  快讯  |  文史  |  国内  |  国际  |  军事  |  财经  |  视频   |  图片  |  科技   |  娱乐  |  体育  |  社区   |  教育  |  女性  |  旅游  |  汽车

行政审批改革 > 正文

“行政审批”甚至可以减到“零”

2013-10-31 10:31  来源:广州日报我要评论 

  原标题:“行政审批”甚至可以减到“零”

  中国行政管理学会执行副会长兼秘书长高小平认为行政审批绝不应是什么特殊权力

  自2001年国务院成立行政审批改革领导小组至今,国务院已经分八批共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项目2630项,占原有总数的70%多。但各级政府仍被诟病“管”得太多,过多行政审批项目造成行政效率严重低下、机构臃肿和腐败滋生。

  新一届政府不到一年时间里,取消和下放的行政审批事项已达221项。目前中央政府层面的行政审批项目仍有1500多项,地方政府层面的审批项目则多达1.7万项。目前剩下的审批项目都是含“金”量较高的“难啃的骨头”。

  中国行政管理学会执行副会长兼秘书长高小平教授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提出,行政审批绝不应是什么特殊权力。什么都依法依规办理,我们现在意义上的“审批”可以减少到“零”。

  文 本报记者练情情

  制约了行政审批效率的提高

  记者:地方政府职能转变是改革的核心,其中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作为重要抓手和突破口。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在上一届国务院已经进行了六轮,地方也都已经进行了五六轮了,但老百姓抱怨审批事项还是很多,程序还是很复杂,突破口在哪里?下一步怎么改?

  高小平: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本身是作为转变职能的突破口出现的,现在你提出审批制度改革突破口在哪里的问题,我认为很有道理,这就是说明改革手段自身也需要有对它进行改革的手段。中央要求各级政府行政审批工作要实行“两集中、两到位”,主要目的是要解决多头审批和对现在的行政服务中心的“窗口”作用利用不够充分等问题。

  但目前真正做到“两集中、两到位”的地方并不是多数,审批职能分置的问题依然比较严重。同时,实行“两集中、两到位”也无法解决省、市、县职能交叉的问题,有不少行政审批权在上级职能部门,下级政府只能做“配角”,有的是因受客观条件制约,审批项目既要跑市、县审批中心窗口,又要跑有关职能部门窗口的现象还有不少。审批流程没有做到持续创新,程序复杂化、要求多态化、行为机械化的问题又开始出现,制约了行政审批效率的提高。

  当事人去窗口办事的时候,面对的既是“死”的制度,又是“活”的人,当事人和公务员之间从权力、权利到信息都是不对称的,当事人总会拿制度、权利来要求公务员,而公务员则未必一定按制度来行事。行政审批人员还存在知识不足、本领恐慌的问题,诸如政策法规不熟悉,基层情况不了解,审批业务不精通,这些问题都会导致审批效率不高。

  在此情况下,很多地方存在着上面抓一抓,作风好一阵,稍一放松,就老毛病重犯,由制度规定的流程滑回潜规则。群众称为政府的“冷热病”。作风好的时候,窗口内洋溢着笑脸,作风差的时候,“脸难看”依旧,制度规定的“微笑服务”变成心态复杂的“皮笑肉不笑”。所以,我认为,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突破口在提高认识,在转变作风,在加强对审批制度改革的科学管理。

  广东改革的理念和勇气堪称样板

  记者:近年来,广东省认真贯彻中央关于推进大部门体制改革的部署,结合广东省实际,在实行大部门体制改革方面涌现出深圳、顺德、云安、濠江等改革样板。这些地方的改革您怎样评价?

  高小平:我去调研过深圳、顺德和濠江的大部门体制改革,总的感觉是通过机构改革,政府更加有朝气了,市场环境更好了,政府在群众中的形象改善了。他们在改革的理念和勇气方面堪称样板。但是,每一个政府的层级需要面对的经济社会层次是不同的,各地改革所面对的环境和发展阶段也不尽相同,改革的主体和对象的基质也是不同的,不能照抄照搬。

  “万里长征图”给了很多启示

  记者:广州有个政协委员曹志伟,他绘制了一张建设工程项目行政审批“万里长征图”, 在广州投资一个项目,整个审批流程要经过20个委、办、局,53个处、室、中心、 站,100个审批环节,盖108个章,缴纳36项行政收费,累计审批工作日2020天。即便按照最佳、最短的路线走,也仍需799天。这张图引起了市领导的重视,引发了一场改革,现在政府行政机关的行政审批时间大幅缩短至37个工作日。您怎样评价这种改革?

  高小平:“万里长征图”引发的改革给我们很多启示。

  一是证明了这样一个事实:审批事项的多还是少,并不与政府管理水平直接相关;审批事项究竟能减少到什么程度,没有一个绝对的标准,主要取决于管理和服务的体制、方式和能力。

  二是说明我们现在的改革还基本上属于“刺激-反应”式改革,就是揭露了问题再去解决问题,这是改革的“惰性”所在。如何激发政府改革的“内生动力”,这是个大问题。

  我认为关键还是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搞活经济需要经济体有“内生活力”,这就是市场的活力,现在市场活力发挥得不充分,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但首先要在政府自身来找原因——是不是政府自己对改革的动力不足?找到了改革的“内生动力”,使各级领导干部和公务员自觉行动起来,同时建立有利于改革的机制,这个机制我觉得就是要把推进改革纳入政府绩效管理体系,把是不是改革创新作为政绩的重要考核内容纳入进去,这样的改革才会更有劲头、更有来头、更有看头。

  三是政府改革任重道远,审批制度改革的潜力还很大。

  我有个想法,其实审批工作完全可以转化为政府依法进行的日常业务,就像单位的门卫审查并批准进门人资格一样,绝对不是什么特殊的权力。

  只要我们的行政方面的法律制度更加健全了,公务员依法办事的能力提高了,管理的职责和流程都规范了,该按照《行政许可法》办的许可事项都按法办理了,再加上事中事后的监管到位了,那么我们现在意义上的“审批”还有很大的减的空间,甚至可以减到“零”,如果一定要保留审批,那也就成为和保安审查进门人资格的行为一样,是平常的服务性工作。

版权说明: 转载须经版权人授权并注明来源。联系电话:010-56807262

编辑:龙明洁

央广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