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新闻中心 > 央广网国内 > 国内滚动

央广网

从文学作品中看重阳节习俗

2016-10-10 05:48:00 来源:央广网

  10月9日是农历的九月初九,是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这一天又称重九节、晒秋节、“踏秋”,早在战国时期重阳节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与除夕、清明节、中元节三节统称中国传统四大祭祖的节日。

  如今的重阳节开始演变成老人节、敬老节。敬祖、敬老、感恩成了这一天的主题。然而在中国古代,重阳节气氛更是浓郁,人们多出游赏秋、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这一天也倍受历代文人墨客吟咏,让我们从文学作品中走进重阳节的传统习俗中吧!

  登高远眺:《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提起有关重阳节的文学作品,那么首屈一指的当属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了。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作者: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这首诗歌中最广为流传的佳句当属“每逢佳节倍思亲”了。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深厚家庭观念的民族,每逢佳节无疑会增加人们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从古代的游子、战士到如今各地打拼的工人、农民……思乡之情无处不在。

  此外,这首诗中展现了我国传统节日重阳节的习俗:登高远眺、遍插茱萸。据记载,重阳与三月初三日“踏春”皆是家族倾室而出,重阳这天所有亲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灾”。在重阳节这一天,按照汉族民间风俗,人们除登高望远外,还要采摘茱萸的枝叶,连果实用红布缝成一小囊,佩带身上,可用来辟除邪恶之气,是古代常用作防疫的汉族民间药。

  出游赏秋:《过故人庄》

  作为山水田园派的代表诗人,孟浩然笔下的重阳节显得格外有情调。

  《过故人庄》

  作者: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这首五律诗,写的是诗人应邀到一位农村老朋友家做客的经过。在淳朴自然的田园风光之中,主客举杯饮酒,闲谈家常,充满了乐趣。诗歌充满着田园风光的韵味,景、事、情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孟浩然的这句诗如画一般,将秋天田园的美景描绘地别有生机。

  农历九月是收获的季节,重阳节便成了最好的赏秋时期,中国南方有些山区村落还保留了“晒秋”特色。去乡村赏民俗、看晒秋,已成为乡村旅游的一种时尚。

  饮酒赏菊:《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作为婉约词派的代表,李清照笔下的重阳节是凄凉的、伤感的。这首《醉花阴》也将她的词风展现地淋漓尽致。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作者: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饮菊花酒,这可谓重阳节的又一大习俗。菊花含有养生成分,晋代葛洪《抱朴子》有南阳山中人家饮用遍生菊花的甘谷水而益寿的记载。农历九月,菊花盛开,因此重阳佳节饮菊花酒,也就成了中国的传统习俗。此外,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阳必饮、祛灾祈福的“吉祥酒”。菊花象征长寿,重阳聚会饮酒、赏菊赋诗已成时尚。

  然而,酒在古代诗词的意象中充满着惆怅之情,重阳节又逢秋天,于是古人笔下的饮酒中多半含有悲秋之情。“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李清照的《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亦是如此。

编辑:孙永政

关键词:文学作品;重阳节;习俗

说两句

相关阅读

思想在文学中如何体现

文学之所以是文学,是因为它有精神灌注其间,它不能沦为纯粹的语言符码的堆砌,或者沦为技术主义的“行为艺术”,不能仅仅局限于再现人之外貌,还要表现人的灵魂。

2016-07-26 10:14:00

文学作品何以点亮英雄的辉光?

近来,关于戏说英雄、领导人的话题被争得热火朝天。例如在西方国家就能戏说国家领导人;又有人说,英雄是一个时代的象征,他承载着历史内涵,神圣不可侵犯。文学创作需要严守底线,不得违背优秀传统文化和善良风俗。

2015-07-30 20:50:57

俄罗斯首部文学作品审查法颁布今满211年

俄罗斯首部文学作品审查法颁布今满211年,(记者 华迪) 今日,俄罗斯首部文学作品审查法颁布满211年。1826年,尼古拉一世时期在审查改革框架下批准了新的法典,对文学作品的出版进行了更为严格的监管。

2015-07-21 23:47:00

参与讨论

我想说

猜你喜欢

视觉焦点

推荐视频

央广网官方微信

手机央广网

点击排行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6807188 新闻热线:4008000088 E-mail:4008000088@cnr.cn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 0102002 京ICP证150508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02120007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介绍 | 央广网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