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新闻中心 > 央广网国内 > 国内滚动

央广网

陇南西和乞巧节 女子的美好夙愿民俗的古老化石

2016-08-17 23:26:00 来源:兰州晚报

  为深度挖掘“陇南乞巧”文化品牌,推进“陇南乞巧女儿节”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进程,近日,以“走进魅力陇南探源西和乞巧”为主题的第八届陇南乞巧女儿节在“中国乞巧之乡”陇南西和隆重开幕。在甘肃省东南部的西和县与礼县,有着现今保存最为完整的乞巧节的文化传统,其持续时间长、规模大、参与人数多、民俗程序保留完整,是中国古代乞巧风俗的“活化石”。

  乞巧节女子的盛大节日

  乞巧文化起源并流传于甘肃陇南市西和、礼县一带的秦人遗风,是一种集信仰崇拜、诗词歌赋、音乐舞蹈、工艺美术、劳动技能为一体的综合性岁时节令活动,极具地方特色。

  因为乞巧节的最后一天与牛郎织女传说中的鹊桥相会在农历的日期是重合的,这使不少人将乞巧节与牛郎织女的爱情传说混为一谈,其实,乞巧节与牛郎织女传说最初都与先民的星辰崇拜有关,但在我国民俗文化史上,却有各自的发展趋向和演变轨迹。乞巧节属于传统节日文化,而牛郎织女传说属于民间口头文学。西和乞巧节最突出的地域性特征就是一开始把目光完全集中在了织女身上,活动中从来没有出现过牛郎的纸扎像,而男孩子们也从不参与乞巧节的活动。

  在七月初七的早晨,各乞巧点都要在传统习俗规定的泉、井边举行祈神迎水仪式。姑娘们晨起梳妆打扮妥当后,在乞巧点集中,然后捧香盘或水罐随行。这些迎水的队伍载歌载舞,热闹异常。在过去,这个场合也是物色提亲对象的大好机会。有的男青年虽已提亲或订亲,但尚未见过女孩面,也趁此机会在媒人指点下远距离观察女方。

  美好夙愿祈求“巧娘娘”赐予幸福

  尽管各地风俗不同,七夕节从古至今一直没有变的就是以“乞求女子巧慧”为主。西和乞巧节活动目的在于通过一系列活动,广交女伴,交流针线、茶饭、歌唱、舞蹈的经验和技艺,使受压抑的情绪得以释放,自己的才华得以展现。

  据专家考证,当地的乞巧节,就是古老的秦文化在民间节日习俗中的传承,是祖先崇拜和星辰崇拜两结合的产物。相传秦人祖先有个叫女修的,以“织”闻名,受到当地人的崇拜,被尊称为“巧娘娘”,而乞巧节在广大农村里也被称为“巧娘娘节”。据悉,陇南西和乞巧女儿节从每年农历六月最后一个晚上开始,到七月初七晚结束,每年有50多人参加,时间长达七天八夜。参加主体多为未出阁的小姑娘,活动期间,参加乞巧活动的姑娘们以虔诚的心情、隆重的仪式,祈求心中敬仰的神灵“巧娘娘”赐予聪慧、灵巧,祈愿自己婚姻如意、生活幸福。整个活动分为坐巧、迎巧、祭巧、拜巧、娱巧、卜巧、送巧七个环节。乞巧节中的“照瓣卜巧”,则除了以卜自己的灵巧、笨拙,甚至还能占卜未来丈夫的职业。乞巧文化因其持续时间之长、参与女性之多、传承之久远、唱词之淳朴、情感之真挚、程式之完整,被誉为中国古代乞巧风俗的活化石。

  西和乞巧节这种以农耕文明为背景的民俗节日发展到现今也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比如,除了要练传统的曲调和舞步之外,女学生们还把从学校学来的时尚歌舞也加以练习,以便使相互拜巧时的表演更加丰富多彩。(文/图 兰州晚报记者 哈丽娜)

编辑:范斯腾

关键词:乞巧节;陇南;民俗节日;女子;巧娘娘

说两句

相关阅读

甘肃陇南:古老乞巧民俗期盼走向世界

陇南市西和县县长郝爱龙表示,自2008年“乞巧节”被增补为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名录以后,乞巧文化正得到生产性保护。“我们期盼这项古老的民俗能够走向世界”,尚桢介绍,当地已经启动了将陇南乞巧女儿节申报为世界级文化遗产的相关工作。

2015-08-14 15:51:42

文化保护:既要保存“记忆” 也要保护“技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甘肃西和乞巧节、广州天河乞巧节项目,经过有组织地积极抢救,科学地悉心修复,有计划地维护和传承,已经成为我国具有示范性意义的大型文化空间非遗项目。对“记忆”和“技艺”的全面抢救保护,是西和乞巧节、天河乞巧节遗产保护的成功关键,很值得总结推广。

2013-08-16 09:20:41

七夕又称乞巧节:宋代七夕热闹程度不亚于春节

今天是农历七月初七,亦称七夕、乞巧节、双七节。七夕前,本报记者邀请中国民俗学会理事、吉林省民俗学会理事长施立学教授为大家讲讲七夕民俗。其中,牛郎织女的神话传说,最集中的表现了我国古代男耕女织的农耕文化,歌颂了忠贞不渝的爱情,表达了人们对理想爱情的向往和追求。

2013-08-14 00:00:46

参与讨论

我想说

猜你喜欢

视觉焦点

推荐视频

央广网官方微信

手机央广网

点击排行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6807188 新闻热线:4008000088 E-mail:4008000088@cnr.cn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 0102002 京ICP证150508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02120007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介绍 | 央广网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