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新闻中心 > 央广网国内 > 国内滚动

央广网

中国首部反家暴法:同居关系亦适用 学校医院须担责

2015-12-28 20:16:00 来源:新民晚报

  什么是家庭暴力?在很多人的概念里,家庭暴力就是丈夫打老婆。事实上,据全国妇联调查,妇女、老人、小孩、残疾人等都是我国家庭暴力的主要受害者;在暴力形式上,尽管殴打等身体侵害仍是家庭暴力的主流,但辱骂、恐吓等精神暴力的严重性也越来越凸显。

  对此,反家暴法规定,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员之间以殴打、捆绑、残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经常性谩骂、恐吓等方式实施的身体、精神等侵害行为。

  另外,在现实生活中,未婚同居的现象已经较为常见;而由于住房紧张等原因,有许多离婚家庭双方“离婚不离家”。为保护这部分人群的权益,反家暴法在附则中特别指出:家庭成员以外共同生活的人之间实施的暴力行为,参照本法规定执行。

  举报家暴 多方有责

  家庭暴力具有隐秘性特点,在现实中,许多家暴持续时间很长,知情人也很多,但直到发生严重后果才被曝光。以2013年震惊全国的“吸毒母亲饿死女童案”为例,社区工作人员、邻居都了解吸毒女乐燕长期虐童,但没能阻止惨案的发生。

  “官不究,民不举”,这是我国当前反家暴工作的一大障碍。对此,反家暴法明确规定,学校、幼儿园、医疗机构、居委会、村委会、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救助管理机构、福利机构及其工作人员,若在工作中发现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遭受家暴或疑似遭受家暴,须及时向公安机关报告,公安机关要对报案人的信息保密。

  法律借此释放了一个明确信号,即家暴不是家务事,反家庭暴力是国家、社会和每个家庭的共同责任。据新华社北京12月27日电

编辑:李昭翼

关键词:家暴法;学校;同居关系;担责;反家庭暴力;医院;殴打;公安机关;打老婆;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说两句

相关阅读

反家暴法:发现家暴不报告 学校医院担责

据调查,妇女、老人、小孩、残疾人等都是家暴的主要受害者;在暴力形式上,辱骂、恐吓等精神暴力的严重性也越来越凸显。对此,反家暴法规定,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员之间以殴打、捆绑、残害以及经常性谩骂、恐吓等方式实施的身体、精神等侵害行为。

2015-12-28 14:08:00

反家暴法立法论证将年内完成

李阳“家暴门”,让“家庭暴力”这个词组,又一次进入了许多中国人的视线,国家层面的反家暴法律也因此呼之欲出。本月,反家暴法立法项目论证正式启动,预计将在年底之前完成。

2011-10-22 13:56:00

反家暴法草案:违反人身安全保护令将依法追责

反家暴法草案:违反人身安全保护令将依法追责,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于12月21日至27日在北京召开。草案规定,被申请人违反人身安全保护令,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人民法院应当给予训诫,可以根据情节轻重处以―千元以下罚款、十五日以下拘留。

2015-12-21 10:04:00

参与讨论

我想说

猜你喜欢

视觉焦点

推荐视频

央广网官方微信

手机央广网

点击排行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6807188 新闻热线:4008000088 E-mail:4008000088@cnr.cn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 0102002 京ICP备05065762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54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介绍 | 央广网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