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新闻中心 > 央广网国内 > 国内滚动

央广网

日媒称安倍或患上大肠癌 曝对比照脸色变黑(图)

2015-10-11 13:54:00 来源:新华网

  日媒比较安倍照片

  日媒比较安倍照片

  据港媒报道,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多年来受溃疡性大肠炎所扰,更屡次传出他罹患大肠癌。当地纸媒以两张相隔2年半的照片比对,称安倍可能真的患上癌症。

  《现代晚报》以头版报道,比较2012年底及本周三的安倍照片,指出安倍脸上皱纹多了许多,脸色变得黝黑,气色不好,报道指安倍大学时确诊罹患溃疡性大肠炎,推断已有45年病史。

  另据日本医学资料,此症经过30年后变成癌症的可能性有20%,故不排除安倍罹患大肠癌的可能性。但该报没有确切的医疗证明。安倍自中学时代起已常腹痛,大学期间确诊是溃疡性大肠炎;他在2007年首度成为首相,因病情加重而辞去首相职务。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结直肠肛门外科练磊副教授表示,慢性溃疡性结肠炎与大肠癌关系密切,尤其是全结肠炎其发生大肠癌的机会比正常人高上数倍,往往在发生慢性溃疡性大肠炎10年后开始癌变。

  溃疡性结肠炎跟肠癌很暧昧

  安倍晋三之所以被认为所患癌症为大肠癌,与其三十年的溃疡性结肠炎的病史有关,练磊介绍,溃疡性结肠炎大部分好发于21岁到50岁左右的中壮年,与好发于50岁以上族群的大肠癌不太相同,这种疾病在我国相对比较少,它的主要症状是腹痛、腹泻,粪便中有血或脓血,重者可有发烧。

  一旦患病,多迁延较长时间不能痊愈。结肠镜检查可发现大肠里有广泛的溃疡和炎症。这种病人经过医生的正规治疗,大多数可以恢复,极少数病情较重、多年不愈的溃疡性结肠炎病人中,有比正常人更多的机会发生大肠癌。

  病变范围愈大,癌变的危险愈高(患病20年以后,全结肠炎病人变癌的机会比左半结肠炎高一倍,癌变的平均年龄也比后者大约早5-10年);患溃疡性结肠炎迁延不愈的时间愈长,癌变的机会愈多,患病以后15年的癌变机会仅3%,其后,每年患癌的机会增加0.5-1%,30年以上癌变机会可达10%以上。因此,10年以上不愈的全结肠溃疡性结肠炎,应被视为“癌前疾病”,要密切随访、治疗。

  相关链接

  生活方式“加减法”减少肠癌发病率

  肠道肿瘤与人们的日常饮食习惯息息相关。随着饮食和生活方式的西化,“高蛋白、高脂肪、高热量、低纤维素”的饮食习惯使得结直肠癌的发病率显著增长。因此,预防结直肠癌,潘志忠建议改变生活方式从“加减法”法开始。

  “减法”:一是要少吃高动物蛋白、高脂肪、少吃精粮;二要减少腌制的、烟熏、油炸的食物;三是吸烟喝酒要控制,以及要控制体重。

  “加法”:一是多吃一些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多吃些粗粮;二是多做运动;三是适当补充维生素D、钙等。(综合自凤凰网、羊城晚报、39健康网)

编辑:朱薇

关键词:大肠癌;溃疡性大肠炎;癌变;日媒;慢性溃疡性结肠炎

说两句

相关阅读

上海大肠癌筛查结果惊人 178万人中高危人群34万

上海大肠癌筛查结果惊人:178万人接受筛查,发现或存在问题的高危人群达34万人,确诊大肠癌2100人。据介绍,在本市居民常见恶性肿瘤中,大肠癌(包括结肠癌和直肠癌)发病增速最为显著。

2015-08-21 11:20:53

高危人群如何远离大肠癌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最新的资料显示,全球每年大肠癌发病率在所有肿瘤中排名第三位,每年新发病例91万,死亡病例57万。大肠癌的发病与诸多不良生活方式息息相关,例如饮食结构(高脂肪、高蛋白、低纤维素)、缺少运动、工作压力大、环境污染等。

2015-08-12 12:41:04

改变饮食习惯可防大肠癌

改变饮食习惯可防大肠癌,美国和英国科学家研究发现,改变饮食习惯仅仅约两周时间,大肠癌风险就会出现明显变化。 西方饮食中蛋白质摄取量往往很高,纤维质摄取量偏低,因此西方人患大肠癌比率日益增加。

2015-05-08 09:12:00

参与讨论

我想说

猜你喜欢

视觉焦点

推荐视频

央广网官方微信

手机央广网

点击排行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6807188 新闻热线:4008000088 E-mail:4008000088@cnr.cn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 0102002 京ICP备05065762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54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介绍 | 央广网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