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新闻中心 > 央广网国内 > 国内滚动

央广网

[云南抗战]驼峰航线创奇迹 携手抗日书壮举

2015-07-17 11:33:00 来源:云南日报

  

  位于片马镇的怒江驼峰航线纪念馆。记者 刘建华 摄

  1942年5月,日军由缅甸入侵,占领我怒江以西地区,控制龙陵,盘踞松山,与中国远征军隔怒江对峙,切断了我国抗战的最后一条陆上“生命线”——滇缅公路,中国战场成为“孤岛”。

  “开辟一条空中运输线!”中美联合开辟了从印度阿萨姆邦汀江至中国云南昆明的空中抗战“生命线”——驼峰航线,保障抗战物资继续送往中国。

  驼峰航线因它是世界战争空运史上持续时间最长、条件最艰苦、付出代价最大而被称为“死亡航线”。它持续运行3年多,为中国抗击日本侵略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最后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谱写了中美联手抗击法西斯的英雄壮举。

  这条长达800多公里的航线,翻越喜马拉雅山、高黎贡山和横断山脉等当时的“禁飞区”,复杂的地理环境、恶劣的气候以及日军的阻击,使飞机在飞行过程中随时面临坠毁和撞山的危险。在3年多的时间里,驼峰航线共有600多架飞机坠毁和失踪,1500多名飞行员牺牲或失踪。航线沿路的山谷中因洒满飞机残骸,被称为“铝谷”。

  日前,云南日报报业集团全媒体“重访滇西抗战遗址”采访组走访了怒江驼峰航线纪念馆、云南驿机场遗址和昆明巫家坝机场等,寻找有关“驼峰航线”的历史印记,见证历史发生地的沧桑巨变,缅怀和告慰抗日英雄们。

  怒江驼峰航线纪念馆

  怒族小伙与机长

  7月3日,采访组沿着怒江大峡谷的盘山公路翻越高黎贡山,到达位于怒江州泸水县片马镇的怒江驼峰航线纪念馆。这是国内目前唯一一座陈列驼峰航线坠机残骸的展馆。

  展馆的大门设计成弓弩形状,代表片马各族人民齐心协力抗击外来侵略的历史。进入展馆,一架墨绿色的C-53号运输机占据了展馆的大部分位置。经过修复,飞机的整体形状比较完整。纪念馆馆长麻应忠向我们介绍:“飞机上的‘中’字符号表示它是中国航空公司的飞机,当时驼峰空运任务由美国陆军空运总队印中联队和中国航空公司(CNAC)共同承担。”

  1943年,这架C-53号运输机从昆明巫家坝机场返回印度汀江,在飞越片马风雪丫口上空时,因气候恶劣和低气压的影响,坠入茫茫原始森林中。飞机上的3名机组人员全部失踪,至今下落不明。机长吉米·福克斯来自美国,坠机时年仅24岁。副机长谭宣来自香港,报务员王国梁来自广州。

  由于当时片马地区属于日军占领区,再加上原始森林广袤,中美双方一直找寻飞机残骸未果。直到1996年6月的一天,一位缅甸猎人在原始森林无人区中狩猎,才发现了这架运输机残骸。后经官方确认,飞机坠落在中缅边境9号—10号界桩137米处(中方一侧)。

  飞机残骸搬运困难,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人力,片马当地各族群众为此作出了巨大贡献。他们日夜守护坠机残骸达540多天,搬运飞机残骸长达5个多月,怒族小伙曲天成还因此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当时参与搬运飞机残骸的李建全回忆说,飞机残骸被发现后,曲天成和一位40岁左右的中年男子被派往山上守护飞机残骸。1998年大雪封山前,中年男子下山寻找食物,等返回时大雪已经封住了道路。缺衣少食的曲天成在飞机残骸旁坚守了两个多月后遇难。

  24岁,曲天成献出生命的年龄,也是机长吉米·福克斯坠机时的年龄。

  李建全说:“当时共有80多人上山搬运飞机残骸,因为不能行车,搬运组只好将一路上的树木砍倒,用树木铺路,再用两根木头垫底当‘滚轮’,众人一边拉一边抬,一步步地往山外运,非常艰难!”

  飞机残骸被完整地运送到片马镇,经各方努力,在这里建起了怒江驼峰航线纪念馆。

  采访期间,正值片马雨季,道路难行,风雪丫口更是云雾弥漫,但前来纪念馆参观的人们络绎不绝。我们在这里见到了来自北京的游客、香港的学生,他们都是为了了解这段历史来到这里参观的。

  云南驿机场

  一位老人的抗战记忆

  8日下午,采访组来到大理白族自治州祥云县云南驿镇。走在古镇的青石板路上,仿佛还能听到飞机的轰鸣。往古镇外走数百米,就是云南驿机场旧址。

  为保障驼峰航线运行,中美合力在我省先后修建了10多个机场,云南驿机场就是其中之一。当时,美国援华飞行大队——飞虎队驻守云南驿,建立了“纽约村”等专用场所,有连续数十里的军事设施。

  云南驿机场作为驼峰航线重要中转站,对保障驼峰航线西线的畅通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成为中国空军学校培训学员的基地。当惠通桥被炸毁后,日军强攻怒江时,飞虎队前往支援的8架战机就是从云南驿机场起飞的。

  如今,当年战机云集的机场已复垦为农田,只有那些被老百姓称为“鸡窝”的飞机隐蔽库还残留在原野上,这些状如“凹”字的夯土围埂残高6米至7米,大的用来停放大型运输机,小的停放战斗机。

  滇缅公路旁堆放着大小不一的石碾子,那是当年修筑机场的“压路机”。在没有任何现代化机械的情况下,硬是凭借人力和手工,将简易机场扩建为占地上千亩的军用机场。

  这里也有一段辛酸的历史。1943年4月26日,日机突袭云南驿,炸死正在修筑机场的民工2000余人,鲜血染红了跑道,成了当地人痛苦的“集体记忆”。

  79岁的退役军人李茂南指着巨大的石碾子告诉我们:“那天傍晚,来自全国各地的人们正在拖着这些石碾子压机场的跑道、道路,几架日本飞机从腾冲方向飞来,一阵狂轰滥炸。飞虎队的飞机藏在‘鸡窝’里,没被炸,但修机场的人伤亡非常严重……”

  这段经历对李茂南产生了深刻影响,他立志成为一名军人保家卫国。长大后,他成为新中国一名军人,在湖南等地参加剿匪,复员后回家务农。近年来,家里种烤烟,子女外出打工,与70年前相比,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老人身体好,早晚常到老机场一带走走看看,回忆那段全民族抗战的情景,回忆盟军与中国军民携手抗击日本法西斯的艰难岁月。

  如今,云南驿大力发展核桃、红梨、中药材等经济作物,利用交通优势,发展工业、旅游业,农民生活一天比一天好起来。今年上半年,全镇生产总值完成13.49亿元,农民人均收入达到4393元。

  采访组经过时,遇到来自秦皇岛的风力发电叶片在机场遗址附近集中转运。巨型叶片让我们想起了70多年前驼峰运输飞机和飞虎队的英姿。

  巫家坝机场

  昆明永远的荣耀

  回到昆明,我们又来到了驼峰航线的终点——巫家坝机场。

  老昆明人都知道,抗战时期,巫家坝机场除了是飞虎队的主要基地和司令部外,也是驼峰航线最重要的终点站机场。据资料显示,高峰时期,驼峰航线上600多架运输机几乎全天候运转,巫家坝机场几乎每分钟就有一架飞机起降。

  新中国成立后,巫家坝机场被改造成了一座国际化的民用机场,一直到2012年6月长水国际机场建成投入使用,才正式结束运营。风雨百年,巫家坝机场饱经沧桑,先后完成了军用、民用两大历史使命,见证了昆明城的发展历程,又被昆明人写入城市的未来,成为昆明永远的荣耀。

  按照昆明市政府的规划,巫家坝片区未来将建设成为一个具高原湖滨、现代都市气息的城市新片区,定位为南部城市副中心,为了纪念飞虎队而命名的“飞虎大道”将成为连接主城和新区的重要通道。

  今年5月30日,飞虎大道一期路段通车,直通滇池国际会展中心,为代表着开放和发展的第3届中国—南亚博览会服务。

  与此同时,接过百年巫家坝的接力棒,云南航空运输迎来了全新的“长水时代”。2014年,长水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突破3000万人次;今年1至5月,机场最高峰日起降航班867架次,旅客吞吐量达12万人次。

  目前,长水国际机场共开通航线268条,其中国内航线225条、国际航线38条、地区航线5条,共有46家航空公司在昆明航空市场运营,已初步形成以昆明为中心,覆盖全国大部及南亚、东南亚主要国家城市的航空运输网络,昆明国家门户枢纽机场的雏形初现。

  新时代,新云南,不会淡忘对“飞虎队”、“驼峰航线”英雄们刻骨铭心的记忆。

  记者 郎晶晶 李绍明

编辑:付若愚

关键词:云南抗战;驼峰航线

说两句

参与讨论

我想说

猜你喜欢

视觉焦点

推荐视频

央广网官方微信

手机央广网

点击排行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6807188 新闻热线:4008000088 E-mail:4008000088@cnr.cn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 0102002 京ICP备05065762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54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介绍 | 央广网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