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新闻中心 > 央广网国内 > 热点评论

央广网

评论:楼市冰火两重天考验调控智慧

2016-09-09 09:41:00 来源:央广网

  不同于以往要涨全国都涨的情况,这一轮楼市出现的冰火两重天令人始料未及。一方面,上海、深圳、苏州、合肥等地地王频生涨价迅猛令人眼花缭乱;另一方面,一些三、四线城市却还在苦苦为去库存绞尽脑汁痛苦挣扎。“一限就死、一放就乱”,楼市依然没有走出调控怪圈。但这轮调控带来的两极分化的市场行情催生了新的问题:那就是房地产调控政策,该如何告别一刀切走向一城一策,成为考验管理层智慧的一个新问卷。

  从2005年房地产市场趋热开始,十多年间,我国对房地产经历了多次调控。从国十六条到国八条再到国十条、新国十条直到限购,几乎每隔一年,就会有一轮新的调控措施。而每一次调控过后,房地产市场在短期低迷之后都会快速反弹。尤其是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房价欲涨愈烈,犹如脱缰之马。直到2013年国五条限购令出台后,各地房地产市场备受打击,一蹶不振。在此背景下,2015年年中,国内各大城市又纷纷解除限购。限购解除之后,如何去库存成为摆在各级政府面前的难题。降门槛、补房款、奖拆迁等等,各地在加快去库存方面力度之大前所未有。然而,一边是想方设法去库存却效果不佳,另一边却又如脱缰野马不可收拾。两级分化的态势,考验着管理层的智慧。

  针对一线城市房价居高不下的情况,苏州、厦门、合肥等地纷纷宣布限购、限贷,而上海因为传闻即将限购导致离婚人数大增被网友调侃为“中国式离婚”。而这距离放开限购不过短短一年时间。“一放就乱”,在上述城市表现得淋漓尽致。

  房地产要健康发展,需要长效的调控制度,而不是一个又一个短命政策。为此,分析人士认为,因城施策是个大方向。近期,住建部发布了贯彻《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5-2020年)》的实施方案,强调根据房地产市场分化实际,坚持分类调控,因城施策,完善房地产宏观调控。其中,分类调控、因城施策的指导思想,可谓切中了当前房地产市场的“脉象”。

  分类调控、因城施策的基础在于尊重不同城市的实际。供求关系是决定房价高低的主要因素。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是炙手可热的一线城市,大量人口的涌入激发了巨大的市场需求。但这些需求是否为真正的刚需,还是资本涌入产生的泡沫?未来一段时间内市场供应和需求的走势如何?三四线城市虽然库存严重,但是否真正实现了居者有其屋?如果没有对房地产市场的供需关系有清晰准确的认识和判断,就难以开出有效的“药方”。

  此外,自2003年我国房地产被列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之后,各级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症,直至今天还未消除。尽管中央一再强调经济要去房地产化,但在实体制造低迷不前、世界经济增长乏力的背景下,推高地价卖地换钱,依然成为地方政府的“生财之道”。如何引导、监督地方政府摆脱土地财政依赖症,真正走上靠创新驱动、改革驱动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也是给房地产市场开出的一剂“大补药”。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从古至今,房子一直在国人的心里占据着最重要的位置。房地产市场的稳定与否,关系着民心的稳定与否。我们期待一城一策、精准调控,能真正为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注入“稳定剂”。(曹美丽)

编辑:刘拓拓

关键词:楼市

说两句

相关阅读

银行源源不断输血 楼市调整期金融业恐积蓄风险

资产泡沫在堆积,而银行涉及房地产行业的贷款也还在快速增长。中国社科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鹏飞表示,今年9月到明年上半年,楼市总体将出现短期调整,深度调整城市更加集中。

2016-09-07 17:05:00

连涨40月的郑州楼市:开发商只给购房人120秒时间选房

继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涨价潮过后,二线城市合肥、南京、苏州、厦门轮番占领涨幅榜,被网友戏称为二线城市房价涨幅“四小龙”。上周末,人民网记者对郑州楼市进行了实地调研,目睹了了发生在这个房价快速上涨城市中一幕幕悲喜交加的买房画面。

2016-09-07 12:05:00

厦门等五城楼市限贷限购 或引发二线楼市调控

厦门等五城楼市限贷限购 或引发二线楼市调控,(种卿)北上广深外,目前厦门、武汉、南京、苏州、合肥5个二线城市相继开始实行不同程度的限购或限贷举措。无论是限贷限购,还是苏州等地祭出的“限涨”新招,其最终目的都是“控房价”。

2016-09-05 07:22:00

参与讨论

我想说

猜你喜欢

视觉焦点

推荐视频

央广网官方微信

手机央广网

点击排行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6807188 新闻热线:4008000088 E-mail:4008000088@cnr.cn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 0102002 京ICP证150508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02120007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介绍 | 央广网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