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新闻中心 > 央广网国内 > 热点评论

央广网

评论:自行车道:一个城市文明的标志

2015-07-30 15:26:00 来源:央广网

  宁夏回族自治区首条总长约90公里的自行车专用道将于本月底在首府银川市贺兰山脚下诞生。自行车专用道不仅解决了当地自行车骑行爱好者没有专门车道的困难,同时也是一个城市文明的特殊标志。

  一个城市文明并不在于这个城市拥有多少高楼大厦、楼堂馆所,还在于城市公民能够选择自然、质朴、舒适的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方式满意度的高低。近年来,中国经济的发展速度确实日新月异,直追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不可否认的是,我们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一些传统的资源和优势正被现代国人“不经意的”丢弃。我国曾被世界誉为“自行车王国”。曾几何时,每天上下班高峰期间,主要城市干道两旁滚滚向前、摩肩擦踵的自行车“洪流”几乎成为每个城市忙碌、辛劳的“风景线”。自行车,作为绿色出行的最好工具,一直是国人的首选。然而,随着家用轿车的普及和电动车(也称为电动“自行车”)的出现,寄托了几代中国人情感的自行车似乎在一夜之间在自惭形秽中“被退出”历史舞台。更可悲的是,城市交通车道的拥堵也逐步挤占自行车道,使得城市自行车道日渐萎缩。近年来,虽然银川市在一些主要干道的街头巷尾开辟了“无人值守数字化自行车出租亭”,但是由于自行车道被挤占和其他方面的原因,其运转始终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有的自行车出租亭里甚至出现了无车可供的尴尬场景。

  一个城市有两个“道”是无论如何也不能缺少的:盲道和自行车道。即便是在城市交通方便、快捷的今天,自行车作为一种出行工具或是观光工具、运动工具都不失为是一个城市文明的构成元素。如果在一个城市里看不到自行车,不仅是这个城市的悲哀,同时也寓意着城市文明的没落。

  既然银川市已经把为自行车运动者提供的自行车专用道修建起来了,何不趁此机会把城市里的自行车车道也来一个彻底地恢复和整治?假如银川市的形象能和自行车及自行车运动直接“勾连”到世人的脑海里,银川的城市文明度将大大提高一步。

  据当地媒体报道说,宁夏回族自治区运动爱好者已达10余万人,仅银川市就有1.5万人。对一个200万人的城市而言,仅有自行车专用车道还远远不够。假如,一个城市的自行车车道能够快捷、迅速、顺畅地通达、连接每一个街区、社区,银川市在全国乃至世界亮出的该是怎样一道“璀璨夺目”的文明风景?

  由此,又有谁能轻易否认自行车道与一个城市文明之间的现实意义呢?(郭长江)

编辑:中国广播云采编

关键词:宁夏

说两句

参与讨论

我想说

猜你喜欢

视觉焦点

推荐视频

央广网官方微信

手机央广网

点击排行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6807188 新闻热线:4008000088 E-mail:4008000088@cnr.cn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 0102002 京ICP备05065762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54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介绍 | 央广网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