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正在河道上捡拾垃圾(央广记者 刘涛 摄)

  央广网西安12月12日消息(记者刘涛)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通水。这个共和国超级工程背后,其中有数十万陕西普通人的默默建设、搬迁、守护与奉献。陕南3市是南水北调中线核心水源区,汉江、丹江汇聚了总调水量70%的优质水源,无私奉献履行重要使命。南水北调中线通水5周年之际,记者深入安康、汉中、商洛水源地,记录温度、感受温暖。

  早上7点多,安康市旬阳县双河镇的朱先萍吃完早饭正收拾碗筷,手机提示音叮叮咚咚响起。微信群里,姐妹们正招呼着出门去河道边捡拾垃圾。

  朱先萍是双河镇“女子义务护河队”的发起人,也是队长。每月1号和15号是护河队员公益行动捡垃圾的日子。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丹江口水库70%的入库水量来自陕西汉丹江。也就是说,受水地的老百姓喝10杯水,有7杯水从陕西来。那时起,“确保一江清水永续北上”的信念就在淳朴的陕南人心里扎下了根。

  上午8点,护河队集结完毕。朱先萍和姐妹们左手编织袋,右手拿火钳,饮料瓶、塑料袋、树枝、水草被她们一一收入编织袋。

  朱先萍说,“我清楚地记得,我们第一次开始行动捡的时候,跟东风车一样那种车,整整弄了3车。近几年河的水质可以说提高了好多。”

  汉丹江河边各河段的乡亲们主动打捞垃圾、岸上保洁,现在河道里干净多了。特别是刚开始对捡垃圾不屑一顾的人都加入到了护河队中。

  “我清楚记得有一个村民就说我‘出了力气惹人嫌’,作为我来说的话也有过灰心。最后我们还是把这个事情坚持下来了,非议我们的人现在也是为我们点赞的人。”朱先萍说。

  小雨过后,鹅卵石上有些湿滑。81岁的王定华老人捡拾垃圾的热情一点也不比年轻人差。几年的发展,让护河队从当初的“十朵金花”壮大到男女老少2000多人。志愿者赵芝华说,“看见垃圾就自动地把它捡起来了,习惯了,看到垃圾在地上都觉得不顺眼了,大家都要保证一江清水送到北京。”

  一江清水,奔涌北上,每年从陕西流入丹江口水库的284.7亿立方米江水,水清如镜,水质达到国家Ⅱ类标准。身着红马甲的志愿者们,星星点点在河道里汇聚成风景。他们的汗水可以保护一江清水永续北上,这是奉献,更是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