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首届中缅跨境民族学术研讨会在云南省社会科学院举行

2018-11-04 08:40: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昆明11月4日消息(记者李健飞)2018年11月3日上午,由云南省社会科学院、云南省民族学会、中国(昆明)南亚东南亚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国情调研云南基地共同主办的“首届中缅跨境民族学术研讨会”在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开幕。以“跨境民族与新时代的中缅合作”为主题,本届研讨会的与会嘉宾就“中缅跨境民族新态势”“中缅跨境民族的历史与文化”“中缅跨境民族的宗教、传统信仰与习俗”“中缅跨境民族的文化传承与教育发展”等议题进行了广泛和深入的学术交流,就如何发挥好中缅跨境民族在增进民心相通和睦邻友好、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促进云南扩大对外开放等方面的积极作用进行了探讨。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中国(昆明)南亚东南亚研究院党组书记、院长何祖坤先生,云南省民族学会会长郭秀文女士在论坛开幕式上发表了讲话。

  会议由云南省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民族学研究所、东南亚研究所、缅甸研究所共同承办。来自云南省人大民族委员会、云南省政协民族与宗教委员会、云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云南省社科联等部门的相关领导,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民族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贵州财经大学、贵州省委党校、云南省社会科学院、云南省民族学会、云南大学、云南民族大学、云南师范大学、云南财经大学、云南省委党校、云南省佛教协会、云南省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云南教育科学研究院、云南省文化馆、昆明理工大学、云南民族博物馆、德宏州社科联、德宏师专、临沧佤文化研究院、滇西科技师范学院、普洱学院、保山市博物馆等单位和机构的近200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 

  何祖坤指出,缅甸是重要陆桥国家,是连接东亚、东南亚和南亚的枢纽,也是“一带一路”沿线重要国家。中缅两国接壤的边境线长达2185公里,其中藏缅段长188公里,滇缅段长1997公里。云南省有怒江、保山、德宏、临沧、普洱、西双版纳等6个州市分别与缅甸的克钦邦和掸邦接壤。在漫长的中缅边境线上,居住着傣族、景颇族、佤族、汉族、布朗族、阿昌族、德昂族、傈僳族、独龙族、怒族、拉祜族、彝族、哈尼族、门巴族、回族等跨境民族。中缅两国跨境民族成分多、人口数量大、分布地域广。跨境民族对于中缅边境地区的安全与稳定,对中缅两国正常交往,对我国在新时代打造沿边开放新格局发挥着重要作用。

  郭秀文指出,同一民族,虽身处不同国度,但“心与心的相通无法隔开,通过民族文化的研究,跨境民族能够在找到共同的正能量的发展理念”。大家爱本民族和爱所在国的感情是一致的,爱好和平,期盼发展的心情是一致的,人类美好的追求是共同的,是跨越国界的。希望更多的专家学者从国与国,民族与民族包括宗教的正常交往中找出更多的、有价值的规律性的和谐共享因素,用文化的正能量共同推动云南积极融入和服务于“一带一路”建设。

  在会议上,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中央文史馆馆员葛剑雄先生,浙江大学教授庄孔韶先生,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苍铭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所杨杰宏研究员,云南省社会科学院民族学所所长郑晓云研究员,云南省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所郭家骥研究员,云南省社会科学院东南亚所所长马勇研究员,云南大学高志英教授,云南省民族学会景颇族研究会会长祁德川先生,中国社科院国情调研云南基地刘婷研究员就中缅跨境民族研究的相关问题发表了精彩的主旨演讲。

  云南边境线长达4060千米,有8个边境州(市)、25个边境县,有16个民族与境外同一民族毗邻而居,是中国拥有跨境民族最多的省份。跨境民族同源文化和亲缘民族关系,紧密联系着云南与东南亚国家的友好往来,使云南扩大和深化对外开放具有了独特的人文交流优势和人脉资源。本次会议的成功举办有利于推进“中国社会科学院国情调研云南基地”建设,打造云南省重要国情省情研究平台;有利于进一步推进云南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有利于促进云南与缅甸等周边国家民心相通,推进“一带一路”建设。

  

编辑: 郑皓月

首届中缅跨境民族学术研讨会在云南省社会科学院举行

2018年11月3日上午,由云南省社会科学院、云南省民族学会、中国(昆明)南亚东南亚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国情调研云南基地共同主办的“首届中缅跨境民族学术研讨会”在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开幕。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