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新闻中心 > 央广网国内 > 地方新闻

央广网

大山里的“夫妻猪倌”

2016-12-06 21:52:00 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重庆12月6日消息(记者刘湛 通讯员周番)近日,记者沿着重庆开州区和谦镇双河村蜿蜒的山路前行,一道红白相间的大门映入眼帘,这里就是黄云建的养猪场。

  山里建猪场

  黄云建是双河村人,以前在外打工,为了照顾家人,他与妻子杨正梅决定返乡养殖生猪。

  2012年,经过两年的筹备,夫妻俩投入30多万元,在双河村1组的大山里建起了300多平方米的养猪场,并购进30头优质的三元猪种猪,走上了养殖道路。

  为什么将养猪场建在大山里?不仅交通不方便,还不好做宣传,看起来没有什么优势。”亲戚朋友们都感到很疑惑。

  黄云建解释说,双河村1组处于高海拔地带,空气清新,致病微生物少,降低了生猪的发病风险。同时,这里的住户少,环境清幽,有利于猪的生长。

  精细化管理

  尽管夫妻俩将养猪场建在大山里,但第一年还是发生了大规模疫病,生猪陆续死亡,损失了10多万元。总结经验后,他们特别注重养猪场的消毒。

  外来人员是不允许随便进出养猪场的。”黄云建告诉记者,就算是客户上门收购,一般就在院子里,等他们将猪赶出来挑选。

  选上了就买,选不上我们再换一头。”杨正梅说。

  记者换上消毒服,跟随夫妻俩进入养猪场。圈舍上方悬挂的标牌十分醒目,上面详细记录了种猪的购买、配种、生产时间,俨然是一张量身定做的身份证。

  黄云建说,不仅母猪有自己的“身份证”,每一个圈舍饲养的生猪都配有一本对应的记录册。

  每年6月和12月,养猪场会迎来生产高峰,一批批刚出生的小猪让寂静的大山热闹起来。夫妻俩将同一批出生的小猪养在一个圈舍里,便于统一记录和管理,什么时候断奶,什么时候接种,都能了如指掌。

  夫妻俩养殖的生猪由于疾病少、肉质好,逐渐积攒了好口碑,除了本地的客户外,云阳的客户都上门收购。

  虽然生猪畅销,但门前的土路一直让夫妻俩犯愁,“遇到下雨天,货车上不来,猪就无法卖出去。我们正在想办法,努力解决交通问题。”

  年入20万元

  养殖业风险高、市场波动大,经过多年的苦心经营,去年下半年,养猪场终于开始盈利。

  虽然销路一直不错,但前几年因为价格波动,几乎没有利润。”黄云建说,养猪场前后已投入上百万元,他们承受了巨大的债务压力。

  尽管如此,夫妻俩始终没有放弃。去年下半年,生猪价格回暖,他们这才松了一口气。

  目前一头猪的利润至少有300元,今年已经回本20多万元了。”黄云建难掩内心的喜悦。

  黄云建带着记者来到养猪场后方的果园,“这片果园是我三年前打造的,有150亩,猕猴桃和李子今年试挂果了。我用猪粪还田,所以果树长势良好,明年就可以大量投产。”

  下一步,黄云建计划流转养猪场周围的100多亩土地,实现生猪放养,喂青饲料,打造高山绿色生态猪的品牌。

编辑:孙永政

关键词:猪倌;养猪场;精细化管理

说两句

相关阅读

女民警转岗成“猪倌”教授服刑人员新技能

女民警转岗成“猪倌”教授服刑人员新技能,这里就是管教女民警孙颖的工作岗位,虽然是警察,但她的日常工作则是向在押的部分服刑人员教授养猪技能。为了更好地发挥习艺矫治功能,在2012年,单位想让孙颖去管理“生猪养殖习艺基地”。

2016-09-25 07:17:00

复旦大学研究生回乡当“猪倌”

前日凌晨4时许,一辆冷藏车驶离湖南楚沩香农业有限公司分割包装车间后,向黄花机场一路疾驰,车上装载的是1000多盒刚分割包装好的宁乡花猪冷鲜产品。人们不会想到,将宁乡花猪打入大城市大超市专柜上的这家公司,三位股东都是上世纪70年代出生的研究生。

2016-07-14 14:12:00

民警分洪前客串“猪倌” 赶2000余头猪安全转移

民警分洪前客串“猪倌” 赶2000余头猪安全转移,分洪在即,而牛山湖7家养殖场2000余头肥猪一时无法转移,愁坏了养猪场老板。东新分局滨湖街派出所民警闻讯赶来,客串“猪倌”帮民解忧,及时将2000余头大肥猪紧急转移到安全地带,确保老百姓400余万财产无恙。

2016-07-14 06:12:00

参与讨论

我想说

猜你喜欢

视觉焦点

推荐视频

央广网官方微信

手机央广网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6807188 新闻热线:4008000088 E-mail:4008000088@cnr.cn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 0102002 京ICP证150508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02120007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介绍 | 央广网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