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新闻中心 > 央广网国内 > 地方新闻

央广网

首届“上海生命科学与技术”辩论赛收官 上海交大夺冠

2016-11-22 20:10:00 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上海11月22日消息(记者吴善阳)人工智能的发展会让人类退化吗?基因编辑对人类是否有利?合成生物学能否颠覆传统生物制造?进入新世纪以来,生命科学迎来了空前发展,合成生物学、基因组编辑、干细胞等新学科、新概念、新技术层出不穷,为人类认识自己、治疗疾病、甚至创造新物种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会。为促进社会大众对新兴生命科学技术的了解,上海市合成生物学创新战略联盟主办了首届“上海生命科学与技术”辩论赛。在11月20日举行的辩论赛决赛上,六家高校、研究所的优秀辩手“唇枪舌剑”,围绕“基因编辑”、“合成生物学”等新兴生命科学技术展开激烈辩论。经过激烈角逐,上海交大代表队夺得比赛总冠军,华东师大代表队屈居亚军。

  据了解,本次辩论赛以“合成生物学驱动人类未来”为主题,围绕“人工智能的发展是否会退化人类行为能力”、“人工智能是开发人类思维还是限制人类思维”、“基因编辑对人类是否有利”、“合成生物学是否能颠覆传统生物制造”等辩题展开,进行激烈的辩论。

  辩论赛决赛中,上海交通大学与华东师范大学的两支代表队围绕“合成生物学是否能颠覆传统生物制造”这一辩题展开激烈辩论,争夺最后的冠军宝座。上海交通大学代表队主要从合成生物制造现有成就及研究方法的合理性推及未来良好趋势两方面展开论证;华东师范大学代表队则强调技术的缺点及不可行性以及伦理问题。整场比赛双方交锋点集中在各自的论证责任义务,以及现有的合理性方法论究竟能否推出、可否颠覆上。双方辩手旁征博引、妙语连珠,现场观众和辩手频频互动,对问题进行更深入的探讨、发掘。最后比赛以双方辩友在结辩中提出的对待新兴技术应有的态度而画上圆满句号。

  “这次辩论赛的目的就是为了让更多人了解新兴生命科学技术、了解合成生物学即将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变革。合成生物学以工程化设计理念,对生物体进行有目标的设计、改造乃至重新合成,突破了生命发生与进化的自然法则,促进了对生命密码从“读”到“写”的质变,打开了从非生命化学物质向生命物质转化的大门,不但为解答生命科学的一系列基础性难题提供新思路,也为生物技术的持续发展提供新动力。”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邓子新老师表示。

  2015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联合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复旦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化与细胞研究所等13家单位,成立了“科研-技术-产业”上下游衔接、合作攻关的上海合成生物学创新战略联盟。

编辑:任芳

关键词:生命科学;上海交大;基因编辑

说两句

相关阅读

中国获物理突破奖 生命科学突破奖奖金300万美元

王贻芳也成为马云出任”生命科学突破奖”基金会理事后迎来的首位中国科学家。在马云加入之前,基金的捐助人仅包括:俄罗斯的尤里·米尔纳(DSTGlobal创始人)、美国的谢尔盖·布林(Google联合创始人)夫妇和马克·扎克伯格(Facebook联合创始人)夫妇。

2015-11-10 10:06:00

清华科研团队取得生命科学领域重大突破

今天,清华大学正式对外发布由施一公教授带领的“85后”科研团队,在世界上首次捕获了真核细胞剪接体复合物的高分辨率空间三维结构,并阐述了剪接体对前体信使RNA(核酸)执行剪接的基本工作机理。

2015-08-24 09:11:18

施一公院士が生命科学分野で重大な成果 米サイエンス誌に論文発表

【新華社北京8月22日】中国科学院の施一公院士(アカデミー会員)が率いる研究チームは先ごろ生命科学の二つの基礎原理研究で重大な突破(ブレークスルー)を得た。

2015-08-23 09:30:43

参与讨论

我想说

猜你喜欢

视觉焦点

推荐视频

央广网官方微信

手机央广网

点击排行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6807188 新闻热线:4008000088 E-mail:4008000088@cnr.cn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 0102002 京ICP证150508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02120007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介绍 | 央广网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