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新闻中心 > 央广网国内 > 地方新闻

央广网

哈工大小卫星五战五捷

2016-10-09 09:03:00 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哈尔滨10月9日消息(记者迟嵩 通讯员吉星)2004年4月18日23时59分,在群山环抱的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伴随一声地动山摇的巨雷划破夜空,“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喷射出熊熊烈焰,携着哈工大牵头自主研制的“试验一号”卫星飞入浩瀚的太空。

  作为我国第一颗由高校牵头自主研制的有明确应用目标的微小卫星,第一颗新技术演示验证微小卫星,第一颗传输型立体测绘卫星,2004年系列卫星发射任务中第一颗发射的卫星……“试验一号”卫星承载着哈工大人神圣的使命,为我国2004年的航天发射迎来了“开门红”。

  “试验一号”卫星是我国第一颗新技术演示验证微小卫星,也是我国第一颗传输型立体测绘卫星,主要用于地理环境监测与科学实验,由哈工大联合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空间技术研究院、中科院长春光机所和西安测绘研究所共同研制,其用户为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试验卫星一号”采用了“一体化”的设计思想,探索了我国微小卫星技术发展的新途径,演示验证了小卫星一体化设计与研制、基于磁控和反作用飞轮控制的姿态捕获、卫星大角度姿态机动控制、微小卫星高精度高稳定度姿态控制、卫星自主运行管理、三线阵CCD航天摄影测量技术等多项微小卫星的前沿技术。同时,作为我国第一颗由高校牵头自主研制并具有明确应用目标的卫星,它的研制,创建了跟踪前沿、自主设计、联合研制、优势互补、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并重的小卫星研制新模式。

  “成功需要走很长的路,失败却是一瞬间。”“试验一号”卫星总设计师曹喜滨感叹道。从1997年“试验一号”卫星正式立项,到2004年小卫星首次飞天圆梦,团队经历了7年多的苦苦求索,也开启了哈工大小卫星研制的新篇章。从此哈工大研制的小卫星一次次闪耀苍穹。2008年11月5日,哈工大抓总研制的我国第三颗技术试验卫星、主要用于空间大气环境探测新技术试验的“试验三号”卫星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的托举下从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一飞冲天。

  如果说“试验一号”是一颗“入门星”,尚停留在小卫星技术实验的层面上,而此次“试验三号”卫星的意义则是建造一个成熟可靠、高水平的小卫星平台,有效地完成相关载荷和元器件的搭载试验任务,同时也在高校“基础创新-技术突破-工程应用”的协调发展方面树立典范。“试验三号”卫星研制所依托的“先进微小卫星平台技术”项目则入选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

  近年来国际上各类自然灾害频发,给人类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极大威胁。在国家“863计划”的支持下,曹喜滨教授项目组负责的“快舟星箭一体化飞行器技术及应用”项目,针对突发灾害应急监测和抢险救灾信息支持的迫切需求,在国际上首次提出并实现了星箭一体化设计的理念和方法,解决了飞行器快速研制、快速发射、快速应用的核心技术问题,实现了我国固体运载器机动发射卫星首次成功,创造了我国遥感卫星最快成像纪录。该项目总体指标国内领先、国际先进,开辟了我国快速响应空间技术发展的新途径,取得了重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该项目入选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

  哈工大利用该成果研制的“快舟一号”和“快舟二号”卫星于2013年9月25日和2014年11月21日先后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再一次吸引了世人的目光。“快舟”卫星在巴基斯坦阿瓦兰地震、台湾花莲地震、新疆于田地震、四川冕宁县森林火灾、霍尼亚拉洪灾、马航MH370客机失联、中国科考船“雪龙号”破冰支援等灾害发生后,及时实施了灾情监测,快速获取了灾害信息。作为我国首颗具有快速响应能力的卫星,“快舟一号”在我国云南鲁甸地震救援期间是唯一一颗实现针对灾区连续15天重访成像的高分辨率遥感卫星,及时提供了高分辨率的震区影像,为全面了解灾情、灾情评估、抢险救援指挥决策等提供了有力信息支撑。“快舟”还应用在工程建设、土地利用、采矿区开采、水文、环境等实时监测方面,为国内19个省份61家用户单位提供了高质量遥感影像。

  丁香寻夙梦,神箭裂苍穹。围绕“科研服务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哈工大组织40余人的学生研究团队,自筹经费,研制了“紫丁香一号”、“紫丁香二号”两颗纳卫星。我国首颗由高校学子自主设计、研制、管控的纳卫星“紫丁香二号”于2015年9月20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平均年龄不到24周岁的哈工大学生微纳卫星研发团队,以卫星技术研究所为技术依托,凝聚了哈工大航空宇航与科学技术、力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控制工程、机械工程、通信工程、电气工程、热能工程等8个学科的本科、硕士和博士研究生,是一支学科交叉研制学生队伍。

  重量仅12公斤的“紫丁香二号”旨在构建飞行软件在轨试验平台,在空间环境中对FPGA软件的可靠性等进行验证;同时,基于星上电子设备,可以进行全球航班、船舶等状态信息的收集和大型野生动物踪迹跟踪等任务;卫星还携带了一个工业红外相机,可实现对森林火灾、极端天气等造成的地温变化进行成像与监测。作为试验平台,卫星还搭载了两组新型超轻高精度敏感器,先期开展在轨测试,确保该产品在后续其它型号的成功实施。

  从“试验一号”到“紫丁香二号”,哈工大成为国内唯一一所研发小卫星五战五捷的高校。一次又一次飞天圆梦,助推了全校师生的强国梦、航天梦,凝聚了哈工大人的智慧和力量,体现了我校在航天领域的研究实力和创新能力。

  “科技进步没有尽头,人类的深空探测才刚刚开始,中国航天梦需要中国所有的航天人一起努力、共同承担。”投身航天研究25年的曹喜滨教授说。

编辑:刘拓拓

关键词:黑龙江

说两句

相关阅读

“十一”黄金周哈尔滨接待游客突破90万人次

记者今天从哈尔滨市旅游发展委员会了解到,今年十一黄金周期间,哈尔滨市累计接待游客90.51万人次,同比增长81.79%;收入14.0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45%。

2016-10-08 15:27:00

哈工大与嫦娥探月:无限风光在深空

记者从哈尔滨工业大学了解到,近十几年来,哈工大瞄准月球探测二期、三期工程,配合总体单位承担了月尘环境效应模拟器月尘补给系统、试验台系统研制、巡视器结构与机构研制、低重力模拟试验系统研制等项目,

2016-10-08 15:27:00

东北林大寒地露地菊新品种亮相冰城

近日,哈市南岗区中山路、花园街、西大直街等主干街道、省委广场等重要节点以及省图、西客站等标志建筑前,

2016-09-29 10:03:00

参与讨论

我想说

猜你喜欢

视觉焦点

推荐视频

央广网官方微信

手机央广网

点击排行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6807188 新闻热线:4008000088 E-mail:4008000088@cnr.cn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 0102002 京ICP证150508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02120007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介绍 | 央广网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