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新闻中心 > 央广网国内 > 地方新闻

央广网

贵州黔西南:四项机制整治"为官不为"强化党员干部监督管理

2015-07-27 22:56:00 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贵阳7月27日消息(记者陈屹 周强)7月27日,据贵州省纪委监察厅网站消息,黔西南州紧紧围绕推进干部能上能下出实招、动真格,针对干部队伍中“庸懒散慢浮”等“惰政”、“躲政”问题,创新建立“目标管理机制、岗位责任机制、干部激励机制、干部召回机制”“四位一体”的监督保障体系,精准整治“为官不为”问题。

  建立目标管理机制,促使干部“思为”。以建立目标管理责任制为落脚点,用党建约谈来统领目标绩效考核,出台《中共黔西南州委关于开展党建工作约谈的实施意见》,坚持日常台账、月度考评、季度约谈、年度考核、领导评分“五位一体”目标责任考评机制,用程序化机制严管干部,牢牢抓住“一把手”,采取分层负责的方式开展约谈,层层传导压力。坚持以上率下,州委书记张政率州纪委、州委组织部等有关部门负责人,采取上门约谈与集体约谈相结合等方式,分别对全州各县(市)四大家班子、义龙试验区工委书记、管委主任和各乡镇党委书记以及州直部门党组(党委)书记进行专门约谈。全州各级各有关部门严格按落实“两个责任”要求逐级开展约谈,做到州、县(市、试验区)、乡镇(街道办)、村(社区)全覆盖。目前,州级层面共约谈各级干部近2700人次,直击问题不足,提出整改要求,层层传导压力,促使各级各部门干部用心“思为”。

  完善岗位责任机制,督促干部“作为”。围绕党风廉政建设、同步小康、精准扶贫和“以树为纲·绿色小康”行动等当前重点工作,坚持以岗位定职责,以职责定任务,以任务定考核,以考核定奖惩,责任分解精准到岗到人,盯岗盯人,做到落实责任季度化、月度化、目标化、部门化、任务化、项目化,形成一个横到边纵到底的责任链条,推动干部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守土有效。目前,全州各级各部门围绕完善岗位责任机制,在认真开展领导干部述职述廉述德、专项述职等实践中,创新探索了“干部绩效‘双评法’”、“民情双联单”、“负面清单”、“记分制”、“销号制”等典型做法,抓小抓细,抓平时抓经常,督促干部认真“作为”。

  创新干部激励机制,推动干部“想为”。在严格落实、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条例》、“四项监督制度” “一报告两评议”等有关规定要求的基础上,探索实施了符合黔西南实际的干部队伍建设“9+1”机制,“9”就是优化干部队伍的“四个结构”,即优化少数民族干部、年轻干部、女干部、党外干部结构,在用人导向上坚持做到“五个关注”,即关注基层一线干部、有能力的干部、有贡献的干部、有发展潜力的年轻干部、有法律专长的干部。对这9方面的干部,积极搭建干部“上”的平台,打通向上发展的通道。2014年,州委共提拔县处级干部180人,其中:少数民族干部64人、女干部43人、45周岁以下年轻干部25人、非中共党员15人、法律类干部55人。“1”就是对干得不好的干部 ,采取给压力的机制,进行“回炉锻造”,堵死干部“不为”向后的退路,让躲政、惰政的干部尝到“不为”的滋味、混日子的后果,激励干得好的干部积极“想为”。

  推行干部召回机制,倒逼干部“要为”。先后出台了《不胜任现职干部召回管理办法》、《中共黔西南州委关于深入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深化拓展不胜任现职干部召回管理工作的通知》等,明确召回情形,划定行为红线、对于被召回的干部,分类施策,突出思想教育、作风养成和能力提升,让其“回炉淬火”、“加钢锻造”。综合考察合格的,安排回原岗位继续工作;“人岗不适”的,进行岗位调整;不合格的干部,采取到基层一线工作历练、急难险重岗位锻炼等方式进行跟踪考察仍不合格的,按照有关规定从严处理,努力做到让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截至2015年6月底,共召回干部1812名,其中教育转化后回原岗位1321人、转岗84人、待岗67人、辞退或解聘32人。切实倒逼干部守土“要为”。

编辑:张雷

关键词:贵州;纪委;监督

说两句

参与讨论

我想说

猜你喜欢

视觉焦点

推荐视频

央广网官方微信

手机央广网

点击排行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6807188 新闻热线:4008000088 E-mail:4008000088@cnr.cn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 0102002 京ICP备05065762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54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介绍 | 央广网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