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新闻中心 > 央广网国内 > 地方新闻

央广网

山东玉米分子育种技术下地 数字化育种取得突破性进展

2015-07-06 11:03:00 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济南7月6日消息(记者桂园)山东省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中心玉米分子育种技术日前成功下地,山东农作物数字化育种就此破题。与常规技术相比,数字化育种时间减少2到3年,成本降低30-50%,品种选育由盲目转向目标设计,数量转向质量,成效大幅提升。

  在山东农业大学,由我国第一个省级农业数字化平台主导的渤海粮仓已实现网上种地。200多个物联网信息采集点,可实时将东营德州等地每块农田的苗情墒情肥料养分等数据传到泰安的数据中心,或农民手机上,并可自动生成浇水施肥病虫害防治等田间管理的预报预警。

  农业生产牵涉到的气象、种养殖、国土、水利等数据难以计数,这些数据资产缺乏登记管理开放开发交易等标准制度,行业的信息割据和部门的信息孤岛,就此放缓了互联网+农业的步伐。专家建议,互联网+农业科技一方面要制定技术突破路线图,配套扶持政策,重点攻坚分子化育种,数字化作业等尖端技术,打造产业转调引擎;同时整合全省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平台,建立开放的信息感知、智能决策、自动控制、精准管理等农业全产业链数据库,以此推动农业的千年之变。

编辑:刘拓

关键词:山东

说两句

参与讨论

我想说

猜你喜欢

视觉焦点

推荐视频

央广网官方微信

手机央广网

点击排行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6807188 新闻热线:4008000088 E-mail:4008000088@cnr.cn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 0102002 京ICP备05065762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54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介绍 | 央广网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