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新闻中心 > 央广网国内 > 地方新闻

央广网

上海创新“涉少”审判制度

2015-05-27 15:39:00 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上海5月27日消息(记者 周洪)昨天(26日)下午,在六一儿童节来临前夕,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召开“上海法院少年审判工作”新闻发布会。会上,针对涉少离婚、探望权、监护权等与未成年人息息相关的各类纠纷,闸北、普陀、长宁三家法院通过各自的不同探索,给出了不同的答卷,成效初显。

  贝贝是个混血儿。13年前,贝贝的母亲认识了一位浪漫的法国男人,两人结婚后生下贝贝。然而,巨大的文化差异使得夫妻矛盾骤升,最后分道扬镳。父母离婚后,3岁的贝贝随母亲生活,父亲从此杳无音讯。随着贝贝一天天长大,略带“洋味儿”的外貌让他在人际交往中产生了障碍,变得多动、暴躁。为了照顾儿子,母亲无奈之下选择了辞职,并以孩子的名义起诉父亲,要求其每月支付抚养费4000元及外国国籍给他带来的一些其他支出。寻找父亲的过程非常艰难,直至开庭,这位父亲都没有出现。案子判决后,通过法官的努力,贝贝父亲虽然没有露面,但终于按判决内容如期履行了义务。案件虽然结束了,但贝贝在性格上还是有些问题,主审法官主动联系心理学专家,上门对贝贝开展心理辅导。让贝贝逐渐认识到自己作为混血儿,兼具中、法两个民族的特质,这是上天赐予的礼物,也是自己的特别之处。法官还耐心开导贝贝妈妈真正接受离婚的现实,不再执着于找寻前夫,并劝慰她走出家门、寻找工作,依靠双手为儿子创造更加幸福的人生,努力成为孩子的榜样。“妈妈爱我,我爱妈妈!!!”——这是贝贝在去年闸北法院举办的“有爱才有家”亲子活动留言墙上写下的话,他的母亲则跟随在儿子身后,写下:“愿我的儿子天天快乐!”

  闸北法院在审理这类涉少离婚案件中发现,单纯地判决父母离婚与否,往往无法切实保障孩子的权益,还有可能给孩子带来更深的伤害。一些父母离异时只关注房产、存款等利益分配,孩子成为“拖油瓶”,甚至出现原被告都弃养孩子的情况;抑或孩子成为父母抢占财产的“手段”,为争夺财产,父母甚至将孩子作为多分得财产的筹码,拖入无休止的纠纷“拉力赛”……使孩子情感、意志、品德发展都受到严重影响。由于缺少关爱,这些孩子容易出现自卑、孤独、忧虑、失望、情绪低落、性情浮躁、性格孤僻等情况,最后还可能演变成偏差行为,如退缩、攻击等。据统计,该院审理的涉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中,近六成未成年人被告人来自单亲离异家庭。

  为此,闸北法院少年庭积极探索将涉未成年人离婚案件纳入少年综合审判庭审理的工作机制。以民事审判经验丰富、具有较强业务能力的法官为核心,组成涉及未成年人案件合议庭,强化审判队伍业务培训。闸北法院在每年“六一”前夕开展团体心理咨询活动,打造“有爱才有家”亲子活动,邀请因父母离异遭受较大影响的未成年人及其家长参加心理咨询、亲子游戏等活动,借力专业机构和专家力量,一起指导离异父母妥善处理婚姻问题,及时调整孩子的心理状态。截至目前,少年庭已成功对10组离异家庭进行集体辅导,取得较好的社会效果。自2014年4月闸北法院将涉未成年人离婚案件纳入少年综合审判庭以来,少年庭受理离婚后常见的涉及子女抚养的案件数量明显减少。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受理抚养费纠纷同比减少40.8%,变更抚养关系纠纷同比减少43.6%、探望权纠纷同比减少84.2%。

  此外,普陀区、长宁区分别就“将探望监督人制度引入审判”、“探索的撤销监护人资格机制”进行了发言。

编辑:刘拓

关键词:上海

说两句

参与讨论

我想说

猜你喜欢

视觉焦点

推荐视频

央广网官方微信

手机央广网

点击排行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6807188 新闻热线:4008000088 E-mail:4008000088@cnr.cn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 0102002 京ICP备05065762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54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介绍 | 央广网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