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8月25日消息(记者高欣然)贵德县位于青海省东部,海南藏族自治州东南部,有着“天下黄河贵德清”的美誉,但过去的贵德县却有着“守着黄河没水用”的困境。 2011年,水利部确定对口支援贵德县,力争通过10年努力,将贵德率先建设成为青海省现代水利的示范县。

解决8.52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 全县供水率达95%

贵德县地处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沟谷纵横,农牧民居住分散,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具有不少困难。对此,贵德县坚持“饮水安全工程一户也不能落下”,将水利扶贫作为重要政治任务,累计投资2.64亿元,新建、改造、配套等方式实施了56项农村牧区饮水安全工程,解决了8.52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其中涉及建档立卡贫困户3377户1.16万人,实现了农牧区饮水安全全覆盖。

贵德县通过对全县饮水安全开展5轮大排查、大走访、大调研;建立“县级主管领导+水利局局长+水利局联络员+运行管理单位+村级水管员”的管理体系等多项措施,及时解决群众在用水方面的困难和问题。村民吉太扎西说:“以前水根本不够用,半个月才敢洗一次脸,洗澡就更别提了。现在拧开水龙头就有干净水,想什么时候洗澡都可以。”

为彻底解决贫困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自2019年起,贵德县水利局组建了一支饮水安全联络员队伍,联络范围覆盖农村牧区93个村,主要负责发现、解决各种供水问题。贵德县水利局副局长付尚兴说:“联络员接到了反映供水不正常的电话,会立即联系水投公司维修人员到现场排查,及时抢修。”目前,全县维修排查率达100%,供水率达95%。

打破村民“靠天吃饭”困境 拉西瓦灌溉工程可解决8万余人的灌溉问题

伴随着城镇化建设的发展,贵德县用水需求持续增加,缺水成为制约其现代农牧业发展、旅游综合开发和社会和谐稳定的瓶颈。

河东乡麻巴村是一个以藏族为主的民族村,村民们以种植冬小麦、栽种梨树和发展畜牧业为生,但由于提灌站水量有限,有时小麦等不到浇水,就干枯而死。因此,村民们大多数年份都得“靠天吃饭”。

拉西瓦灌溉工程是水利部对口支援贵德县建设的骨干水利工程,工程建成后,可改善并新增灌溉面积20.02万亩,彻底解决贵德县河阴、河西、河东、常牧、新街等5个乡镇8万余人的灌溉问题。

记者了解到,河东乡麻巴村过去用提灌给地浇水,一亩地每浇一次水,成本是25元。一年下来,全村用于浇地的费用达十几万元,但一亩地的毛收入只有一千元,成本非常高。贵德县河东乡麻巴村党支部书记俄日说:“现在通水后,水更大、渠更好,村民的负担大大减轻。”

几年来,贵德县共实施马什格羊水库工程、农村饮水巩固提升工程、黄河干流防洪工程等各类水利项目204项,完成投资34.77亿元,完成规划投资额的117%。

建成后的马什格羊水库(图片来源:青海省贵德县水利局)

启用手机App“掌上治水”整改非法侵占河道设施6.5万立方米

记者了解到,贵德县制定印发《贵德县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方案》等6项实施方案,全面推行“十九河一水域”河湖长管理制度,逐河建立问题清单、目标清单、任务清单,落实“一河(湖)一策,一河(湖)一档”管护措施,实现全县河湖管护全覆盖。

贵德县水利局局长史生友介绍,目前贵德明确(县、乡、村)三级河湖长232名,设立河湖管护员122名,并全面启用手机App巡河,开启“掌上治水”常态时代。

据悉,截至目前,三级河湖长累计巡河3000余次,整合河湖长制办公室与水利综合执法大队工作力量进行合署办公,累计落实专项经费1000万元,为全面推进河湖长制工作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

同时,贵德县开展河湖“清四乱”专项整治行动,投入资金1188万元,拆除违法建筑5.42万平方米,整改非法侵占河道设施6.5万立方米,清除非法围堤4.6公里,发动群众清理沿河垃圾1400余吨。

贵德县依法全面取缔黄河干支流采砂场38处,查处非法采砂点17处,投入502万元清理砂石料4.74万立方米、平整场地38处,生态恢复栽植苗木22亩。

截至目前,黄河、西河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100%,黄河干流境内水质持续保持优良;贵德县城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的比例达到100%,县污水处理厂污水排放监测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