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重庆8月12日消息(记者王晶 实习记者赵润艾 通讯员刘洋)王明利,现任重庆市三江站副站长,1981年从父亲手中接过“接力棒”,从一名扳道员开启了铁路生涯的第一步,先后从事过连结员、信号员、助理值班员、车站值班员。40年的时间,王明利只在一个站,只做好一件事,那就是守护三江站。

王明利在车站站台上(央广网发 苏志刚 摄)

三江站,坐落在重庆市綦江区三江街道,靠近綦江。铁路在这里一分为二,一边是涪三线,一边是川黔线。每天车站职工上下班要通过“水路”转到陆地。

三江站最繁华的时候有一百多名职工,停靠4趟旅客列车,有到广州的、西安的、贵阳的,当列车一停到站台,车站客运员马上帮着旅客上车,卖泡面和拿着水壶的人在窗外努力地吆喝、奔跑着。王明利从事连结员的时候,车站还有货运,调车工作也很繁忙,指令并不像现在这样通过对讲机发送,白天是手信号,晚上是信号灯。

三江站俯视图(央广网发 苏志刚 摄)

随着渝贵铁路的开通,如今,车站仅剩下一对慢车,乘车的大多是附近的居民,车站再也没有了昔日热闹的场景,曾经人山人海的候车室,现在也变成了职工的间休室。

现在,三江站调车组的中年职工,几乎都是王明利的徒弟,年轻职工都是他的徒孙,彼此间十分亲近。由于长期日复一日的户外作业,工务职工的工作服常年沾满油渍,混合着汗水和雨水,指甲缝里永远嵌着污渍。

王明利在接车(央广网发 苏志刚 摄)

“坐船去上班,不用威尼斯,在三江站也可以”,这是车站职工普遍流传的话。王明利从最初搭载十个人的“乌篷船”,几经更换,今年,地方政府换成了可以搭载三四十人,且更安全的“水上巴士”。

40年间,“船家”也是换了一个又一个,现在的“船家”叫老霍,已经在这里工作了6年。为了方便运送需要过河的人,老霍住在了河对面的小屋里,即使在对岸喊一声“老霍,过河”,他也能从水声、虫鸣鸟叫声中分辨出来。王明利每次坐船时,总要和老霍聊聊天,如果有暴雨预警,他临走时必定嘱咐老霍几句,“暴雨要来了,多注意安全”。

如果河水上涨到一定程度,渡船就会停开,车站职工要到达车站只能沿着一条废旧的专用线铁轨走三四十分钟。

王明利看着高涨的河水,渡船不能开了(央广网发 苏志刚 摄)

渡船一旦停了,车站职工的食材就要靠手提肩扛。王明利身上有着他们那一代铁路人的特点,业务好、干活认真,也乐于助人,关心职工,他在车站总是“闲不住”。为了让职工吃饭有保障,王明利在车站开荒种地,种了豇豆、马铃薯、秋葵等,还和车站炊事员一起喂养了鸡、鸭、鹅。

王明利在自己开垦的菜园摘菜(央广网发 苏志刚 摄)

王明利说:“在铁路小站上班,如果吃饭都有问题,那让职工干好工作就显得苍白无力。”

像王明利这样五十多岁年纪的人,车站还有好几个,很多熟人的称呼由“小李”“小张”变成了“老李”“老张”,王明利也从“小王”变成了“老王”。

他们文化水平不高,是地地道道的实诚人,也讲不出很多大道理,却用一生坚守在铁路小站,重复日复一日的铁路工作,成为铁路小站的基础和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