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首页

一键登录

首页  |  快讯  |  新闻  |  评论  |  财经  |  军事  |  科技  |  教育  |  娱乐  |  体育   |  生活  |  公益  |  女性   |  旅游  |  汽车  |  图片  |  视频  |  社区

央广网旅游频道 > 2011旅游频道 > 国内游

大爷大妈当上胡同讲解员 生活是最好的导游词

2014-07-22 08:48:00  来源:北京日报  说两句  分享到:

  “别看这院儿不起眼,上世纪50年代,北京人艺就在这儿成立,”蓝荫海老爷子话挺慢、音不高,可周围游客都已动容,他继续道,“曹禺、焦菊隐、赵起扬、欧阳山尊过去就在这儿办公。”一语说罢,游客们纷纷在这个看似普通的院子前合影留念,“如果不是这老先生给我们讲,怎么也想不到还有这段历史。”来自广东的王睿不住地说。

  蓝老爷子可不是导游,而是普普通通的史家胡同居民。在东城区,朝阳门街道、建国门街道、安定门街道等老城区的街道,纷纷聘请胡同老居民担任“胡同讲解员”,为游客讲述一条条大小胡同里的故事。

  “导游大多都是背书,讲解词都是书本上的、固定的,”朝阳门街道有关负责人说,“而且导游中很多人都对老北京的文化、胡同里的故事并不熟悉,有时还有说错的情况。”

  没有生活,怎么能讲得透彻、说得生动?

  “北京的文化、历史需要传播,要让更多游客感受得到。谁最熟悉历史?是当地的老居民,请他们当讲解员为游客讲述,那才是最生动的历史、最真实的胡同生活。”

  今年84岁的蓝荫海就成为了史家胡同义务讲解员中的一员。他退休前是北京人艺的编剧、创作室主任,创作过大量有关胡同的话剧、电视剧,“胡同生、胡同长、胡同里过了一辈子”的他,是个地地道道的“胡同百科全书”。同他一起成为讲解员的,在史家胡同还有20多位当地的老居民。

  “如果有游客需要,可以到社区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会安排胡同讲解员为他们进行义务讲解。”该负责人说。

  上周末,几位来自广东的游客就在“老居民讲解员”的带领下,来了一次“胡同深度游”。

  “咱这条胡同,历史上住这儿的名人可多着呢,”蓝老爷子带着大家漫步在胡同中,虽然气温很高,可胡同里绿树成荫,倒也不显得热,“51号院住过章士钊,24号院凌叔华、23号院卫立煌,还有乔冠华、李维汉……”老人讲着,一部“胡同历史”缓缓开启。

  “你们看,这个20号院,就是北京人艺成立的地方,也是过去我们排练、办公、居住的地方。”老人似又回到了他的年轻时代,“曹禺、于是之、焦菊隐、英若诚……这些老艺术家都在这里写戏、排戏。”

  “老先生,您见过曹禺吗?”游客王睿问道。“当然见过,他是我的老师,教我写剧本。”蓝老爷子笑着说,“曹禺为了写一部反映副食店的话剧,带着我在一家店里体验生活两个月,那期间,可乐的事儿多了去了。”他边讲解,边和游人说着趣事,一路笑声、赞叹声不断。

  不光讲历史,老北京的民俗风情老人也讲得生动有趣。“老北京叫卖,那也是有讲究的,每天不同的时间段,胡同里听到的是不同的叫卖声,”蓝老爷子说着,“早晨是卖茉莉花的、卖报纸的,中午有卖冰棍的,下午有卖臭豆腐的,晚上是卖卤煮炸丸子的,到了深夜里还有卖硬面饽饽的。”

  “您老给他们吆喝两声。”一位路过的老居民对蓝老爷子说,游客们纷纷赞成。“吆喝个卖菜的,”蓝老爷子清了清嗓子,“茄子咧黄瓜唉,架扁豆,还有点儿辣青椒哇——”悠扬的声音荡在灰砖灰瓦之间。

  “如今生活好了,北京城也越变越好,”蓝荫海对记者说,“咱北京的文化和念想儿不能丢,我们老人现在生活没负担,愿意为社区出把力,也愿意把咱北京胡同里的这些事儿给大伙儿说说。”

  在史家胡同,不光是本地居民,很多住在别处的市民也自愿报名当讲解员。“大家热情都很高,我们会登记在册,进行适当的培训,并结合他们在历史、外语等方面不同的特长,在有活动时请他们来当讲解员。”该社区有关负责人说。

  记者了解到,目前朝阳门街道、建国门街道、安定门街道等多个街道都组织起了百姓讲解员队伍,他们用各自不同的生活为大家讲述北京的昨天和今天。本报记者 祁梦竹 通讯员 徐光晔

编辑:程楠作者:

参与讨论

我想说

头条推荐

频道推荐

央广出品

热门图片

央广网官方微信

央广网旅游

关闭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