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11月7日消息(记者吕红桥)由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主办的2020(第九届)中国钢铁原材料市场高端论坛11月7日举行。记者从论坛了解到,铁矿石等钢铁原材料对外依存度较高,价格长期处于高位,正影响我国钢铁行业发展和盈利能力提升。接下来要通过提升国内矿山竞争力、完善定价机制、促进废钢资源循环再利用等措施,稳定钢铁原材料供应。

  1-9月份,我国钢铁行业在销售收入同比增长的情况下,利润却同比下降9.46%,平均销售利润率下降0.66%,出现这种变化的一大原因就是原材料价格上涨,并长期维持高位。以铁矿石为例,今年8月份现货价格一度攀升到每吨130美元左右,创下近6年来新高,目前价格仍然接近每吨120美元。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党委书记、总工程师李新创分析,我国钢铁原材料对外依存度比较高,进口来源高度集中,贸易谈判缺乏话语权是铁矿石高价的原因之一。

  李新创表示:“目前我国铁矿、锰矿、镍矿对外依存度均超过80%。其中,铁矿主要来自澳大利亚、巴西两个国家的4个公司,这两个国家4个公司的占比在80%以上。我国钢铁原材料将长期维持对外较高的依存度和较高的来源集中度,这是对我们非常大的一个挑战。”

  数据显示,1-9月份,我国累计进口铁矿石8亿6846万吨,同比增长10.8%,从6月份开始连续4个月进口量超过1亿吨。李新创建议,要大幅提升国内矿山的竞争力,增强国内矿产资源的供应量,同时,进一步发展矿产资源高水平进口贸易,实现进口来源、方式、品种和渠道的多元化。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秘书长王颖生指出,目前铁矿石定价机制也存在不合理、不公平之处,一是购买量大的大型钢厂以长协矿为主,定量不定价,占大型矿山供应量约80%-90%,价格却取决于指数价格;二是指数价格编制采用铁矿石现货成交价格的样本,而现货仅占矿山供应量约10%,且现货销售品种、销售量、船期,谁能采等由矿山决定。此外,目前指数编制机构将期货价格也纳入采集范围,使得指数价格更易受投机操作影响,导致需求量大但以购买长协矿为主的大型钢厂却没有议价能力。

  李新创认为,接下来要完善钢铁原材料价格机制和金融体系,降低钢铁工业成本波动带来的影响。“加强平交易平台建设,构建钢铁原材料金融战略体系,强化与国际主要贸易商的国际贸易对话机制。通过进一步提高钢铁产业的集中度,提升贸易话语权,保障铁矿石价格体系平稳合理运行,降低价格波动对钢铁成本带来的巨大影响。”

  另外,通过废钢资源循环再利用,也可以降低钢铁行业原材料供应压力。目前,再生钢铁原料国家标准正处于征求意见阶段,年底有望发布。再生钢铁原料是废钢经过加工后得到的产品,这一标准出台后,废钢进口政策有望调整。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冶炼原料处处长彭锋说,围绕废钢资源循环再利用,还要加强相关产业的集聚化发展。“要加强产业集聚化的发展,围绕建设废钢资源循环利用体系,支持报废汽车、报废船只等废旧拆解产业的规范化、集聚化发展。规范化集聚化发展之后,才能为我们废钢行业的下游,包括电炉钢铁行业提供标准化的服务和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