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广播网首页

一键登录

中广网首页  |  快讯  |  评论  |  国内  |  国际  |  军事  |  财经  |  视频   |  图片  |  科技   |  娱乐  |  体育  |  社区   |  教育  |  女性  |  旅游  |  汽车

财经滚动 > 正文

高原石油:勘探难 难于上青天

2012-07-06 18:14  来源:中国广播网我要评论 

  中广网北京7月6日消息(记者丁华艳)据经济之声报道,柴达木盆地位于青藏高原北部,戈壁上覆盖着白茫茫的盐花,因为海拔超过3000米,自然环境非常恶劣。有一句顺口溜形容它:“地上不长草,天上无飞鸟,风吹石头跑,氧气吸不饱”。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人们在柴达木盆地寻找石油、开发石油的步伐从未停止。但在这片土地上寻宝,人们要付出高昂的代价。

  柴达木盆地的西南角有一个地方叫英雄岭,2010年青海油田在这里发现了亿吨级的整装油田,附近区域的勘探也随着推进。这里海拔3500-3600米之间,要进山勘探,人员、物资来往首先靠车运;车运不到的地方,轻的靠人扛,重的靠飞机运。中石油东方物探青海物探处队经理刘海涛介绍了高原上的运输作业情况。

  刘海涛:我们这属于高原,在3000米海拔以上,人的体力只能达到常规的60%;包括机械,对发动机进行测试只能达到70%,空压机只能达到50%。

  要想开车进山并不容易,上山单程就要一个半小时。工程车从山谷盘山爬上山顶,都是土路,因为来回碾压,路上有四五十厘米深的车辙。山谷里几乎两三米就是一个拐弯,山腰上常常有45度角陡坡,到了山顶上除了5米宽的路,两边都是深谷,被司机叫做“刀背梁”。

  司机:这原先是稍微浅点的沟,然后用挖机和推土机推出来,有的是沟,有的是“刀背梁”,就像刀背一样,两边是山沟,中间是一条梁子。我们一般早上出去,到晚上6、7点钟,基本上除了停留之外,都在路上来回跑。

  一些物资比如钻机,车运不到,靠飞机空投怕损坏,只有靠人抬。队长带着4个工人抬着180斤的钻机爬山,80米的距离换了三次。

  队长:海拔3700到3800米的地方,基本上每20米就要歇一下,时间长了喘不过气。

  勘探队里,有一个工种叫放线工,他们的任务是把装有接收器的导线,从山上到山下,铺在地上,每30米一个接收器,每个接收器都要固定。而每隔120米的距离,就需要布一根导线。这就需要放线工在山上攀爬。张青沿是个放线组的组长,风吹日晒,皮肤黝黑粗糙,他说高海拔的地方爬山,特别容易累。

  张青沿:太陡的地方比如断崖,必须用登山绳。像这斜坡的地方,不用了,就靠自己爬。

  他们承担的勘探项目,需要采集14万个点的数据,所以要布4200公里的线,这当中85%的都是山地作业。

版权说明: 转载须经版权人授权并注明来源。联系电话:010-58607240

编辑:刘千里

央广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