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湘潭8月9日消息(记者欧峰 实习生韩淑琳 通讯员张锐 李扬)有种职业常年与“令人掩鼻的气味”为伴,很多人都不愿意去做,但来自湖南省湘潭市的退役军人刘浪却干成了行业标兵。

湘潭市雨湖区环境卫生服务中心管道疏通队副队长刘浪(央广网发 视频截图)

刘浪是湘潭市雨湖区环境卫生服务中心管道疏通队副队长,他的日常工作是围着该区146座公厕化粪池、2000余个果皮箱转。

一大早,接到下水管道堵塞的求助电话,刘浪就第一时间带领清池疏通班队员们来到了湘潭市疾控中心老办公楼对面的公厕。

找到问题的症结点,用高压疏通喷头将观察井里的污垢冲洗到化粪池之后,再对化粪池进行清淤,不久,刘浪就解决了堵塞问题。

公厕清洁人员崔泽娇说:“公厕堵塞这个问题困扰了我两三天,刘浪一过来,一两分钟就解决了问题。他还告诉我要怎样解决这样的问题,我学到了很多知识,非常感谢他。”

刘浪帮助公厕清洁人员解决公厕堵塞问题(央广网发 视频截图)

“有问题找刘浪”已成了雨湖区公厕清洁人员的口头禅。但在刘浪看来,这是对他工作的肯定,更是一种鞭策。

刘浪曾在武警西藏总队日喀则支队服役,2010年,年仅24岁的他退役后,被分配到了雨湖区环卫所从事渣土执法工作。得知清池疏通班任务很重,急需驾驶员时,他果断报了名,从此也开始了他的城市“地道战”。这项工作他一干就是12年。

工作中的刘浪(央广网发 视频截图)

刘浪说:“工龄43年的老班长也是从我这个年纪干到了满头的白发,我在他身上我看到了奉献精神。部队指导员曾跟我说,从部队学的东西,一定要带到地方上,不管在什么岗位上都要发光发热。”

在部队时,刘浪经常挑粪去浇灌官兵们自种的蔬菜瓜果,对于掏粪这项工作他并不反感。

湘潭市雨湖区环境卫生服务中心清池疏通班老班长易柳湘说:“刘浪是想他自己多干一点,我们老同志就可以少干一点,他对我们老同志很照顾。”

刘浪的工作环境(央广网发 视频截图)

在同事们工作的时候,刘浪总是会搭把手,帮着帮着,掏粪也成了他工作的日常。工作过程中,吸粪车的储粪灌一旦积淤,刘浪就穿上雨衣雨裤,戴上防毒面具,小心谨慎地爬进去处理。储粪灌灌槽通风效果极差,每隔两三分钟就得出来呼吸新鲜空气,粪便里的杂物,只能徒手捡拾。

“一上来,把衣服一脱,里面全都是水。擦的时候,不知道身上到底是汗水,还是粪水,已经无法区分了。洗了之后,手上也总有这种异味。”刘浪说。

十多年的工作,让刘浪对这种气味从开始的恶心想吐到逐渐适应。他总是带头冲在第一线,挑最苦最累的活干,用勤劳的双手换来城市的洁净。

“在部队严寒酷暑,基本上一天可以体会春夏秋冬。特别是西藏的气候,起风沙的季节,风沙一经过,根本看不清眼前人是谁,到了严寒时,手和耳朵都是冻疮。”刘浪说。

回到地方工作后,刘浪每天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他负责的146座公厕中近一半位于小街小巷,巷深路窄、曲折难行,机械疏通车辆无法出入,全靠人工劳作,每个人每天基本上都是手提肩挑一吨多的粪便。

刘浪工作现场(央广网发 视频截图)

由于粪便堆积,吸粪车储粪罐需要每周清理一次,管槽面积小,清理时需要弯着身子保持一个小时以上。刘浪深感清理工作的苦与累,积极与老同事沟通,虚心向他们求教。在一次讨论中,他萌发了用疏通车高压喷头清洗吸粪车灌槽的想法。经过几次操作熟练后,他们现在清理一个储蓄罐不再需要人进去。

工作上发狠的刘浪还是个热心肠,他仍保留着军人的质朴和勇敢。居民找他帮忙打捞掉入公厕的失物,他总是一口答应,帮助打捞归还失主钱物和金饰已有10多次。他还利用自己的专业技术,义务帮助孤寡老人和社区居民解决下水管道堵塞的问题。

雨湖区环境卫生服务中心清池疏通班所获荣誉(央广网发 视频截图)

“我觉得当两年兵,‘老西藏’精神一直影响着我们。用湘潭话讲就是‘吃得苦、霸得蛮、耐得烦’,我们一直把这个精神带到了地方。”刘浪说。

在刘浪的带领下,雨湖区环境卫生服务中心清池疏通班职工立足岗位,出色地完成了上级下达的各项任务,在疫情防控、抗洪清淤、抗雪防冻等重大任务面前勇挑重担、冲锋在前,获得了“全国工人先锋号”荣誉称号,刘浪也先后获得“湖南省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荣誉称号。

“不管在什么岗位上,我都继续发扬这种奉献的精神,做到不怕苦、不怕脏、不怕累,继续奉献下去。”刘浪说。

编辑:唐丽丽
原创版权禁止商业转载 授权>>
转载申请事宜以及报告非法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010-56807194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