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长沙12月16日消息(记者 唐丽丽)“源头路远夹清溪,河底沙明净浊泥。江海狂澜尽东倒,却输浏水尚能西。”在湖南省浏阳市高坪镇双江村的浏阳河双江口文化公园内,有一面环形文化墙,上书“一诗一赋一歌曲”,其中的诗就是民国诗人刘善泽的这首《浏水棹歌》,当地人常以此来形容“敢为人先”的浏阳精神。

浏阳河是湘江一级支流,因水质清澈而得名,也因一首歌而名扬天下。但提及5年前的浏阳河,浏阳市水利局副局长、市河长制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何昌全却只摇头:“以前的浏阳河,常年是Ⅳ类及以下水质,周边居民避而远之,是让人头疼的‘问题河’。”

浏阳河鳄鱼嘴段。央广网发 长沙市水利局供图

改变始于2017年。在全面推行河长制的实践中,湖南省实行五级河长组织体系,浏阳河成为全省唯一一条没有跨地市却由省级领导担任河长的河流,因地制宜提出了“截污、提标、调水、监管”的流域治理思路,高位推动浏阳河及其沿线系统治理。现在,浏阳河干流水质稳定达到Ⅲ类,其中浏阳市段水质达到了Ⅱ类,所有支流基本消除IV类及以下不达标水体。原本避而远之的居民,享受到了水环境改善、水生态修复等一系列民生福利,开始过上以水为伴、亲水而居、靠水致富的幸福日子。

昔日“捂口鼻” 今朝“笑开颜”

“浏阳河,弯过了九道湾,五十里水路到湘江……”上个世纪50年代,一首湖南民歌,让浏阳河“九曲十八弯”的逶迤秀美闻名于世。

浏阳河全长224公里,流域面积4244平方公里,贯穿长沙全境,被誉为长沙的母亲河。可是,由于历史原因,为了保护湘江水环境,在长沙市的排水规划中,浏阳河被定为城市排污的主要受纳水体,承担着长沙城区67%的污水处理厂排放尾水。

纳污量大、生态流量不足,加之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河流沿线工矿企业污水直排、畜禽养殖面源污染、污水治理设施不配套等问题,进一步加剧了浏阳河水质恶化。2017年以前,浏阳河常年是Ⅴ类及劣Ⅴ类水质,以至于河长制刚实施的头两年,长沙市河长制监督电话接到的投诉举报问题既频繁又密集。

浏阳河源头——双江口。央广网发 长沙市水利局供图

从“问题河”到“生态河”的变化,高坪镇双江村的村民感受最明显。

双江村是大、小溪河交汇点,也是浏阳河的源头。过去,村里一砂石厂常年违规采砂,对河道生态产生了破坏性影响。同时,村里的养猪户因缺乏排污处理设施,将产生的粪便、污水直接倾入河道,加上每年一到汛期,上游因洪水袭击导致林木、杂草等垃圾一路下泄,河床损毁、水质污染等问题突出。高坪镇党委委员、副镇长何滔这样描述当时的情景:“老远就能闻到河里传来的臭味,村民路过河边都要捂住口鼻。”

2017年开始,长沙市紧紧抓住河长制这个“牛鼻子”,全力推进浏阳河流域综合治理工作。在“截污、提标、调水、监管”八字治水方针指引下,该市在治理实践中形成了“河长领治、大小统治、部门联治、上下齐治、三口同治、全民共治”的“六治”模式,对浏阳河综合施策、标本兼治。

在河长制的约束下,双江村一举关停存续多年的砂石厂,并在砂石厂旧址建起了美丽屋场,作为全村干部群众开展文体活动的场所。同时,党员干部自发组成护河队伍,经过宣传发动和引导,村里的养殖户不再从事养殖业务,转而发展乡村旅游产业。2020年,在国家200多万元财政奖补资金的支持下,双江村3000多名群众通过自愿捐资和投工投劳,建起了生态文化公园,传播湿地文化、涵养生态文明。

河道保洁及渠道清淤。央广网发 长沙市水利局供图

目前,作为浏阳市“一河两岸”景区规划起始点,建设总面积约8400平方米的浏阳河双江口文化公园已完成诗词文化墙、亲水平台、景区亮化工程建设,园内主要道路、公共绿地入口、主要服务设施等均进行了无障碍设计,方便残疾人、老年人等群体游玩,并精心挑选了质量过硬、符合景区氛围的音响、分类垃圾桶、标识标牌、直饮水等设施。

暖冬清晨,记者站在亲水平台远眺,一河碧水澄澈透亮,水气氤氲的河面不时有野鸭冒出头来,河对岸青藤古树茂密生长,婉转的鸟鸣声响彻空谷。山青,水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昔日“问题村”变成了远近闻名的网红打卡点,生态旅游、生态经济让双江村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以看得见的速度增长。

一只野鸭游过河面,留下长长的水波。央广网记者 唐丽丽 摄

2020年,在生态文化公园落成之际,32岁的村民彭全义回到家乡办起了“农家乐”,接待前来村里旅游的客人,生意红红火火,年收入30万元以上。在他的带动下,越来越多村民通过发展乡村旅游业态,走上了增收致富之路。

何滔告诉记者,未来,他们计划将浏阳河独特的河流文化与当地的发展有机结合,大力开展“百家十星”特色农庄品牌创建工作,着力打造浏阳河艺术小镇,建设艺术家村、开办艺术学院,推进艺术民宿,吸引高端艺术人才流入,促进河流文化与美食、旅游等多领域融合发展,拓展延伸第三产业链条。

千年古渡的“绿色新生”

浏阳河普迹段。央广网发 长沙市水利局供图

普迹镇书院新村的河家湾是浏阳河上一处千年古渡。它始建于唐末宋初,是江西客商经浏阳河船运重要的中转站,直到上世纪60年代都繁盛不衰。随着货运方式改变,渡口的交通作用逐渐消退,两岸的客栈、商铺已寻不到踪迹,只留下200余条麻石台阶和两块石碑,见证着历史沧桑。

多年来,由于无序发展养殖产业,浏阳河普迹段污染严重。加上不少村民以捕捞为生,无序捕捞直接影响了河道水生物有序繁衍生息。

河家湾,有河有湾有人家。为保护一河碧水,按照国家清理河湖“四乱”要求,普迹镇提出“山水福地、自强普迹”“项目为王、治污为要、以民为本”等发展理念,倡导绿色发展,切实维护宜居宜游的生态环境。

浏阳河普迹段。央广网发 长沙市水利局供图

该镇围绕“退、改、管、巡、控、疏”六字方针,强力推进综合整治行动。一方面,积极筹措2386万元财政资金,狠抓散小乱差养殖户有偿退出,几年间共计退出养殖户1466户,养殖面积24.8万平方米。同时鼓励养殖场转型升级,紧抓养殖场栏舍或配套设施改造,做到源头污染物减量50%以上。一方面,通过实施干部联户,严抓监管落实,实行一周一巡看、一周一督查、一周一通报。同时成立执法巡查小分队,全天候巡查执法,实行有奖举报制度,严厉打击违法排污行为。

与此同时,普迹镇实施自律自治,利用村规民约实行风险监督管控,推行配套服务,疏堵结合推进粪污资源化利用,使村内的粪污变废为宝。

浏阳市河长办组织民间河长集中巡河。央广网发 长沙市水利局供图

渔民集中居住的书院新村进一步转变思路,引导渔民转变身份,参与到守护浏阳河的公益事业中来,成立了一支16人的禁渔巡护队伍和一支30多人的河道保洁队伍,不间断开展禁捕巡查和河道保洁。现在,这两支队伍已成为浏阳河上用得上、留得下、靠得住的民间力量。

我国首部聚焦“河长制”题材的电影《浏阳河上》人物原型、民间河长钟龙枧是鑫联专业合作社的技术员。2018年,他自愿成为一名民间河长,负责浏阳河源流之一大溪河上游2800多米河段的日常巡河工作。2019年汛期,洪水冲刷而来的大量林木、污染物在大溪河淤积,钟龙枧巡查发现后,立即通过河长微信群将情况上报,还主动参与到清淤工作当中。由于清除及时,沿河几个村得以安然度汛。

电影《浏阳河上》人物原型、民间河长钟龙枧接受央广网采访。央广网记者 唐丽丽 摄

当民间河长这几年,钟龙枧亲眼见证了浏阳河水质变好给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带来的实惠,“没有了污染,合作社种植基地的蔬菜产量和品质都高了,放到市场上供不应求,社员们的工资和分红也水涨船高。”

河家湾屋场是普迹镇第一个村民自发建设的幸福屋场。走近屋场,远远可以看到一棵数十米高的大树。当地村民告诉记者,这是河家湾“三古”之一的“古樟”。这棵千年古樟树,高30米,树身周长6.2米,需要4人才能合抱。2008年特大冰灾后,古樟树曾一度枯败,随着浏阳河治理成效显现,古树又重焕生机,枝繁叶茂,亭亭如盖。

“河家湾屋场内建有果蔬采摘基地,开起了3家农家乐和民宿,游客可以体验轻松惬意的农家生活,欣赏浏阳河上千年古渡的独特风景,已经成为人们休闲旅游的好去处。”普迹镇党委副书记、镇长肖长春说。

九道生态湾 一条幸福河

丰富的水资源,是湖南的发展优势。水情也是湖南最大的省情。长期以来,湖南积累了相当丰富的治水经验。在现在的湖南人眼中,浏阳河的河水是绿色的,旋律是红色的,生态是多彩的。她蜿蜒曲折,如同一条玉带,镶嵌在三湘大地上。

全面推行河长制5年来,浏阳河究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有一组数据可以说明:2018年,浏阳河入湘江口(三角洲国控断面)年度水质自2004年有历史监测数据以来首次达到地表水Ⅲ类;2019年,10个国、省控断面水质优良率100%;2019年2月至今,三角洲国控断面月度水质连续33个月稳定达到地表水Ⅲ类;2020年11月,浏阳河作为湖南省代表成功创建全国首批示范河湖。

常态化水质监测。央广网发 长沙市水利局供图

河湖治理,问题在水里,根子在岸上。为加强浏阳河系统治理组织保障,在五级河长组织体系下,湖南明确省委常委、长沙市委书记任省级河长,分管河长制工作的副市长任市级河长,5名县级河段长由各区县(市)常务副区县(市)长担任,30名乡级河段长由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或镇长(主任)担任,102名村级河段长由村(社区)书记担任。5年间,各级河长通过巡河促问题整改,有效解决了浏阳河各类突出问题1200余个。

为解决浏阳河纳污量大,生态流量不足等问题,长沙市以问题为导向,精准施策,2017年,在全省率先编制出台了浏阳河“一河一档”及“一河一策”,印发河长制六项制度,市直相关部门、沿线各区县(市)围绕“截污、提标、调水、监管”的八字治水方针深入推进浏阳河流域综合治理工作。

对有着137.1公里长,横跨5个区县(市)的浏阳河干流,长沙市实施系统治理和综合治理,以“一河一策”为基础,对浏阳河逐年铺排综合治理任务。2018年以来,长沙市本级在浏阳河累计铺排年度项目181项,任务的完成情况同时纳入对各区县(市)的年底绩效考核内容,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据不完全统计,自河长制实施以来,长沙市在浏阳河流域综合治理中安排各类资金共70余亿元。通过大量的资金投入和项目铺排,形成长效、稳定的经费保障机制,保障浏阳河干流系统治理的资金需求。

浏阳市城镇生活污水处理提质增效PPP项目施工现场。央广网发 长沙市水利局供图

针对一些常年不达标,水质经常为劣Ⅴ类及Ⅴ类的支流,长沙市通过向相关县级河长下发市级河长批示抄清、水质警示函、交办督办函以及约谈等形式,督促县级河长开展整改。2018年以来,市级层面共下发各类批示抄清、交办、督办、警示函85份,有力有效整治了跃龙河、梨江港、杨家湾撇洪渠、圭塘河等一批水质不达标支流,全面消除了Ⅴ类及劣Ⅴ类水质情况。

圭塘河是浏阳河汇入湘江的最后一条支流,也是长沙市中心城区最长的城市内河,全长28.3公里,周边居住人口约200万。曾经因大量的工业生活污水排入,圭塘河成了长沙人口中的“臭水沟”。

近年来,长沙市雨花区为加强圭塘河水系治理,以“海绵城市建设、城市双修、黑臭水体整治”为抓手,因地制宜引进汉诺威水协作为技术指导,启动一批截污提标、雨洪调蓄和河道治理等攻坚项目集群。2020年,圭塘河水质达到Ⅲ类标准,创有监测记录以来最好水平。

沟渠塘坝等小微水体,被称为江河湖库的“毛细血管”,规模虽小,但数量庞大。长沙市以“让水留下来、活起来、净起来、美起来”为目标,将小微水体纳入河长制管理,对小微水体进行划片分区,设立片区河长3941名,实现流域所有小微水体管护责任全覆盖、监管无盲区,同时大力推进小微水体管护示范片区建设,目前,浏阳河流域已建成小微水体管护示范片区8个。

入河排污口监测。央广网发 长沙市水利局供图

推行河长制,关键是打破“九龙不治水”乱象。河长制实施伊始,长沙市就积极统筹各成员单位的河湖管理、治理和保护职责,变“九龙治水”为“一龙统揽”。一方面强化联合执法,该市编制了《浏阳河执法监管专项方案》,建立以市级河长为主导,多部门及属地政府共同参与的执法监管体系。一方面强化督促指导,各部门充分利用河长制制度优势,对本部门想推动却又难以推动的工作及时提请市级河长调度,取得了较好效果,仅长沙市水利局就通过推进“清四乱”专项行动,全面完成浏阳河43处“四乱”问题整改销号。

在浏阳河的综合治理中,长沙既有探索也有创新。为发挥河长统筹指挥作用,该市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完善法治保障,为跨行政区域河湖治理起到示范作用;作为典型的山丘区河流,河道蜿蜒曲长,长沙实施遥感及无人机监测管理;作为城区排污主要受纳水体,该市建立科学排污管理机制,实现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和污水全收集,这些都为其他地区类似河湖水体治理起到了示范作用。

河长制是否见成效,生活在河边的居民是最直接的“阅卷人”。岸线青葱,碧波荡漾,站在河家湾的千年古渡上,普迹镇民间河长潘应交深有感触地说:“开门见绿,开窗即景,现在的日子很舒心。”

原创版权禁止商业转载 授权>>
编辑:欧峰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