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喜迎十九大·文脉颂中华】走进孝感:领悟雕花剪纸韵味 感受戏剧轻骑魅力

2017-09-23 22:38: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孝感9月23日消息(记者熊峰)9月23日,“喜迎十九大·文脉颂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型网络传播活动湖北行第二站走进孝感。孝感是全国唯一的一座以孝命名的地级城市,因东汉孝子董永卖身葬父、行孝感天动地而得名。网络媒体团30余人一行继续非物质文化遗产探秘之旅,走近麻糖生产车间,近距离感受美味的生产过程;亲手剪出一幅漂亮的剪纸作品,领悟传统文化的独特韵味;坐在台下静静地看上一场皮影戏,跟着音乐节奏步入戏中世界。

  麻糖:传承于世的佳品

  孝感麻糖历史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唐代,具有千年历史。麻糖外形犹如梳子,色白如霜,香味扑鼻,甘甜可口风味独特,发展到元代时已经成为皇室的贡品。明太祖朱元璋曾赋诗一首:“形似玉梳白似璧,薄如蝉翼甜如蜜,难得世上一佳品,传于后世莫走移。”

  在孝感麻糖米酒博物馆,讲解员告诉记者,麻糖传承发展到今天,生产、工艺和包装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也正是这些变化反映了麻糖的创新和传承。

  现在麻糖的科技进步主要起源于上个世纪50年代,随着国营孝感麻糖厂的成立,并伴着新设备的应用,机械化的生产、新科技技术的注入,孝感麻糖把传统工艺和现代设备结合起来,秉承传统制作的独特工艺,精选优质原料,对生产的6个关键控制点、24道工序进行了科学化管理,使得孝感麻糖传承了中华老字号传统,并具有浓郁的现代特色。

  在包装上方面,传统包装限于材料和工艺采用的是粗麻纸包装,简单粗糙。而发展到现在,包装的形式已经非常丰富多彩,各色各样的包装盒耀人眼目。特别是在外包装上更是创造性地融入了董永行孝、孝感动天、天仙配等故事,借助产品的远销传播了中华孝文化,增加了产品的文化底蕴。

  雕花剪纸:民间艺术的瑰宝

  池福新是湖北省民间剪纸大师,自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在文化宣传战线从事文化宣传工作。受家母的教诲,自学生时代起,池福新就经常创作雕刻一些孝感民间剪纸。

  作为工艺美术大师,池福新告诉记者,今天的孝感雕花剪纸,更富有浓厚的观赏性和装饰性。昔日的孝感雕花剪纸花样已经从农村走进城市,从孝感周走遍全国,从全国走向了世界。

  雕花剪纸作为我国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来,当地政府提供了宽松的政策环境,把开发孝感雕花剪纸作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继承和发扬民族传统文化的社会系统工程来抓,广泛宣传发动,动员相关部门参与,形成强大的社会合力。除此之外,还深入、系统地开展调查、搜集和研究工作,进行抢救性发掘,建立孝感雕花剪纸陈列室和民间剪纸艺术人才档案库。并定期举办雕花剪纸艺术节和展览,举办短期培训班,传播剪纸艺术,大力培育艺术新人,使这一中华独特的传统艺术后继有人,永久传承,长盛不衰。

  皮影戏:古老的戏剧轻骑

  在孝感卧龙岛非遗文化园内,一场精彩绝伦、紧张激烈的皮影戏经典剧目《武松打虎》正在热闹开唱,幕布背后表演的正是湖北工艺美术名人秦礼刚。

  秦礼刚是云梦县梦泽影戏馆馆长,更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68岁的秦礼刚开办的“梦泽影戏馆”,每年演出364天,演出剧目五年轮回一次。近30年来,皮影观众累计超过134万人次,曾接待来自美国、日本、德国、意大利、法国等10多个国家的国际友人。

  秦礼刚不断推陈出新,使云梦皮影逐步从雕刻手法到表演技法发生质的飞跃,逐步走出县门省门国门。秦礼刚自1992年应邀外出表演云梦皮影戏起,共20余次参加国内外的专题演出、动漫展、木偶节、皮影表演、皮影传统流派雕刻展等皮影表演展演。

  如今,在卧龙岛非遗文化园,秦礼刚的皮影戏艺术人生还在继续,一场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宏伟愿景也正在慢慢实现。皮影艺术传承示范基地、全国大学生传统美术、雕刻实习基地,全年免费收徒,将传统文化的精髓毫无保留、言传身教的交给来至全国的有志青年,与各大院校常年合作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培训与学术交流、研讨。让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的发展有新的认识,有责任感、有使命感、有荣誉感,以老带新,以一传十,为传统文化的保护增加新生力量,让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后续有人。

编辑: 熊峰
关键词: 喜迎十九大;文脉颂中华;孝感;麻糖米酒;雕花剪纸;皮影戏

【喜迎十九大·文脉颂中华】走进孝感:领悟雕花剪纸韵味 感受戏剧轻骑魅力

9月23日,“喜迎十九大·文脉颂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型网络传播活动湖北行第二站走进孝感。孝感是全国唯一的一座以孝命名的地级城市,因东汉孝子董永卖身葬父、行孝感天动地而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