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贵州:推进种植业结构战略性调整

2018-04-11 10:38:00来源:贵州日报

  原标题:预计年内粮经比达到35:65

  日前,省农委印发《2018年蔬菜、中药材、食用菌、水果产业发展重点工作》的通知,要求大力推进种植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助力乡村振兴、决胜脱贫攻坚。预计今年,全省粮经比将由目前的38:62调整为35:65。

  根据《重点工作》的安排,今年全省计划发展蔬菜种植面积2000万亩(次),产量达到2600万吨,实现综合产值1000亿元;中草药种植面积319万亩;力争食用菌种植面积达到20万亩(亿棒),产量120万吨,实现综合产值150亿元;水果面积633万亩,产量达到280万吨,产值168亿元。

  在玉米退减区域,要因地制宜,发展夏秋、冬春蔬菜和草本中药材;在非耕地、25度以下坡耕地要结合退耕还林发展木本中药材、经果林;在水热条件较好的低热河谷地区要积极发展百香果、火龙果等热带水果,新增一批蔬菜、中药材和水果种植基地。

  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每个产业选择一批重点品种规模化发展,打造一村一品、一县一业发展新格局。集中支持发展辣椒、天麻、竹荪、猕猴桃、刺梨等一批在全国有优势的特色产业,做大规模。新增蔬菜350万亩(次)、食用菌10万亩(亿棒)、中药材33万亩、水果40万亩。

  要推进规模化基地建设,提升综合生产能力。重点打造150万亩标准化、规模化蔬菜基地,新建10万亩标准化、规模化食用菌生产基地,建设50万亩标准化、规模化水果基地。围绕白芨、太子参、天麻等特色优势品种建设标准化、规模化中药材基地。

  要推进标准化生产,促进产业提质增效。完善竹荪、火龙果、猕猴桃、辣椒、白芨等重点品种的25个标准,建设50个菜药菌果全程绿色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大力推广病虫害绿色综合防控、有机肥替代化肥、水肥一体化、生态化栽培等绿色生产技术。推进老果园设施装备升级,改造低产果园10万亩。推进“三品一标”认证认定,强化质量安全,新增无公害产地认证蔬菜313万亩、水果137万亩。(陈毓钊)

  相关新闻

  本报讯 (通讯员 赖盈盈) 4月10日,省农委出台《贵州省2018年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方案》,明确今年将从七方面入手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违规行为,确保春耕物资以及舌尖上的安全。

  开展农药专项整治。聚焦蔬菜、茶叶、中草药主产区,聚焦豇豆、芹菜、韭菜、菜心等高风险产品,加强农药使用管理,管控农药残留超标问题。

  开展“瘦肉精”专项整治。聚焦肉牛和肉羊养殖县、生猪调出大县,查处向养殖户销售“瘦肉精”或销售含有“瘦肉精”成分产品、饲料中添加“瘦肉精”、养殖过程中饲喂“瘦肉精”、收购贩运含“瘦肉精”活畜、贩运及屠宰过程中使用“瘦肉精”等行为。

  开展兽用抗菌药专项整治。聚焦兽用抗菌药生产经营企业、畜禽规模养殖场(小区)、畜禽养殖大县和问题多发领域,严厉打击兽药中非法添加、兽药标签说明书夸大适应症或用法用量增加靶动物、不按规定标注兽用处方药标识等违法违规行为。

  开展生猪屠宰监管专项整治。聚焦城乡接合部、私宰专业村(户)和肉食品加工集中区等私宰易发区和多发区,严厉打击私屠滥宰、屠宰病死猪、屠宰环节添加“瘦肉精”、注水或注入其他物质等违法违规行为。

  开展水产品专项整治。以硝基呋喃类、孔雀石绿等禁用兽药及其他化合物为重点药物,在水产品养殖县开展重点整治。

  开展生鲜乳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聚焦奶牛养殖县,重点打击无证收购运输、非法添加等生鲜乳生产、收购和运输过程中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对奶畜养殖场备案,生鲜乳收购站、运输车信息化管理,监管制度常态化,散户养殖规范化等开展整治。

  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治理。以种子、农药、肥料、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等产品为重点,在春耕、秋冬种等重点时节,从产、供、销三方面同时发力,严厉打击制售假劣农资违法行为。

编辑: 郑睿

贵州:推进种植业结构战略性调整

日前,省农委印发《2018年蔬菜、中药材、食用菌、水果产业发展重点工作》的通知,要求大力推进种植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助力乡村振兴、决胜脱贫攻坚。预计今年,全省粮经比将由目前的38:62调整为35: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