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美港·国际数字创新中心。(央广网记者官文清摄)

央广网广州10月28日消息(记者 王雪薇、张胜强、官文清)如果从历史长河中俯瞰珠江,沿岸风光是老了又新,换了又换。

船行至琶洲,与周围城市风光迥异的工美港·国际数字创新中心映入眼帘。一处历经数十载变迁的工业厂区,如今却是白鹭纷飞、人流如织。

工美港的前身是广东省金属加工厂,作为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批取得拆解废船资质的国有企业,进入新世纪后,低效用地、废旧物业、低端业态等问题一度困扰着它的发展。

旧的历史使命完结,新的历史使命到来。工美港是如何从老旧厂房里“脱身”的?又是如何为来此创新创业的人才赋能的?

“老”工厂转身成“新”园区

在上世纪50-60年代,为服务于国家的工业发展,一座集废船拆解、玩具生产、木材加工等于一体的工业厂区在黄埔古港东面建起,上世纪70年代后划归广东省第二轻工业厅(后转制更名为广东省广轻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管理。

工美港旧貌。(资料图片)

2018年前,在完成了工业发展的历史使命后,这里拉开了向创新产业园区转型的序幕。但面对一大片破旧的厂房,要开发成什么样?以什么方式开启第一步?建成后是否能达到预期?很多人心里都没底。

“最难的是当时工美港这种创新型文化产业园区,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参考。这个全新园区的建设、运营都要靠我们一步一步去摸索。”广轻控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戴智表示,经过广泛的讨论研究,内部最终达成了共识:“就是不再走工业园区的老路子。”

广轻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戴智。(受访者供图)

不久后,一句“广州要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在综合城市功能、城市文化综合实力、现代服务业、现代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方面出新出彩”,照亮了这片老旧工业区的前路。

“我们能成功地打造工美港·国际数字创新中心,很重要的因素在于它的定位很准确。”作为广东省工艺美术文化的龙头企业,广轻控股集团不仅承担着对岭南文化传承、保护、创新的责任,也希望推动传统文化融入到时代经济发展的场景中。

“我们决心要将这个老旧工业区,改造为同工艺美术文化融合发展的‘双创型’产业园区。”2018年,工美港的规划初具雏形,并在一年不到的时间里完成从建设、运营到见效。

工美港内包含着许多工美美术元素。(央广网记者官文清摄)

2020年10月,工美港·国际数字创新中心正式开园。两年间已吸引110家“双创”企业入驻,中小微企业占比达92%,其中1家独角兽企业成长为上市企业。

“事实证明,这条路子是对的。”在戴智看来,改造的过程中将文化元素注入园区,受到“双创”企业特别是年轻人的喜爱。“从另一个侧面看出,年轻人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喜爱融入到了他们创业的过程当中,这是一种很难得的现象!”

如今的江岸,拆船厂时期留下来的塔吊等得到保护性保留,形成独特的工业遗址景观,与旁边的广东省工美艺博中心相衬,为园区保留了一丝与众不同的人文气息,成为琶洲别具一格的城市风景。

在紧张的创业氛围下,每天还是有不少年轻人走出办公室,在园区内散步、打卡。

“怎么样盘活老旧物业老旧工业区,让传统的老业态重新焕发出一种生机勃勃的创业场景,这是我们一直在努力探索的。”戴智说。

工美港与不远处的工业区形成了鲜明对比。(央广网记者官文清摄)

数字“双创”要更(gèng)“新”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在B站(哔哩哔哩弹幕视频网)上,随意点开一集《请吃红小豆吧!》,“好可爱好可爱”“梦开始的地方”“慕名前来”等各种称赞布满屏幕。

这样一部以一颗“红豆”为主角的动画,从2018年上线起,四季累计播放量超过2亿次,不仅是近年来“国漫”兴起潮流里的佳作,在线下“红小豆”相关的文创产品也一直属于热销状态。

无数年轻人紧张工作之余,“红小豆”成了抚慰他们的“小确幸”。

设计出这颗“红小豆”的出品方——广州九五年动画,就身处工美港·国际数字创新中心内。公司名字的由来也格外简单:一群95年出生的年轻创业者聚到了一起。

广州九五年动画公司(央广网记者官文清摄)

这家创立仅4年的公司,其快速的成长脚步似乎与戴智口中的工美港发展步伐如出一辙。“与其他双创类园区相比,我们工美港是园区新、业态新、创业人员面孔新。”

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正在园区里不断催生出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实现跨界发展,打破时空限制,延伸产业链条,在工美港内已逐渐成为共识。

尽管在建设初期就遇到了新冠疫情,但工美港仍旧在两年内被迅速“填满”。“这说明不管经济环境怎么样,只要提供好的创业条件、好的创业平台,年轻人还是有着很强的创业热情。”

数据显示,工美港·国际数字创新中心开园以来,入驻率已达98%,园区企业主要是以数字创意为主,包括数字工美、文创设计、传媒和动漫开发、互联网、电商营销、个性定制等领域。

工美港内一角。(央广网记者官文清摄)

在运营服务方面,为满足企业多元化个性化的办公需求,园区提供了会议中心、产品展览展示场馆,为中小微企业解决了很大一部分的支出和成本。

其次是搭建产业信息和合作平台。戴智认为,促进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和投融资合作,这才是工美港能为企业持续“添柴加薪”的诀窍所在。

据了解,在主动了解企业信息和掌握企业需求的基础上,园区会不定期举办创业交流会,共同分享创业经验和信息。同时对一些有潜力的发展企业,开展项目合作,与企业共同成长。

在加大资源共享和合作力度、完善内部孵化和投融资机制后,园区内项目价值评估和快速投融资的绿色通道也顺理成章的发展起来。

“当然,我们也将充分发挥引导作用,依托工艺美术主业,与行业大师、企业合作,促进广东省工美领域的创业创新。同时引导园区一些‘双创’型企业,在文化创意、设计等领域和范围加强合作,更大程度地激发创业创新活力。”

戴智这样畅想数年后工美港的模样:园区的生态岛上栖息着成百上千只白鹭,对岸是充满着创业激情的年轻人。“人与自然和谐地融入到了一块,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让人向往的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