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肇庆9月26日消息(记者张胜强、官文清、黄璐璐)清早,粤西大地上的一声声鸡鸣,宣告着新的一天正式来临。

  作为“广东三大名鸡”之一,肇庆封开县的杏花鸡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有着千年的养殖历史。从粗放式养殖到一度濒临消失,再到走上现代化农业之路,小小的一只杏花鸡在新农人的手中实现了一次次的“跨越”。

杏花鸡。(央广网记者 官文清摄)

  近日,央广网记者前往杏花鸡的原产地——肇庆封开县,独家对话了三位养鸡人。不同的是,他们有的曾是打工仔,有的是动物遗传育种领域的博士,有的是农村电商网红;但相同的是,他们都与杏花鸡有着“不解之缘”。

  博士进村

  很难想象,有着千年养殖历史的杏花鸡,一度面临着种鸡消失的困境。

  上世纪90年代,为改变村民自繁自养自贩的粗放型模式,当地开始引入农业企业,扶持养鸡大户。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个头较小、养殖周期较长的杏花鸡很难突围。

  2007年,国家农业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品种资源调查。当时还在华南农业大学攻读动物遗传育种博士学位的曾华,注意到了陷入困境的杏花鸡。“当时一些运作不当的企业已经在准备卖种鸡了,如果全卖掉就没有这个品种啦。”

  2008年,毕业后的曾华来到封开,创立智诚家禽育种有限公司,开始主攻杏花鸡的保种和开发利用研究工作。“我们最开始从2000只鸡苗起步。”

记者在智诚家禽体验搬运杏花鸡苗。(央广网记者 官文清摄)

  看到最早一批的鸡苗茁壮成长,曾华很是开心。“因为我们做育种,首先是对资源的保护,原来的品种要保护好它。”

  曾华总结道,育种的工作既要求“不变”也要“求变”。“繁育体系,它是一个金字塔结构,在运作的过程中要把握住源头。”

  肌肉丰满、皮薄肉嫩、脂肪均匀,这些杏花鸡的优点不容有失。“我们会使用分子生物学手段,对不同批次的杏花鸡做基因诊断,从而判断鸡(品种)是否有变化。”

  与此同时,为了让杏花鸡更适应市场需求,曾华通过分子育种将原有的优势基因频率筛选出来,在种群中扩大,全方面提高杏花鸡的“素质”。

杏花鸡苗群。(央广网记者 官文清摄)

  数据统计,在育种过程中,杏花鸡的平均重量已从过去的1.8斤提升到2.5斤左右,抗病性也大幅提高。2018年,智诚家禽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评审,让封开杏花鸡、杏花鸡蛋、杏花腊鸡获得“高新技术产品”称号。

  更令他欣慰的是,一度困扰杏花鸡产业发展的外在因素也在逐渐消失。“现在高铁通了,杏花鸡未来会进入大湾区更多老百姓的菜篮子,所以我们一定要把杏花鸡产业发展建设好。”

  从2000只鸡苗开始,到如今一年可繁育2000多万只鸡苗,曾华的初心很简单,就是实现科技兴农的梦想,带动更多的农户参与进来。

  “有付出,就会有合理的回报。”这是曾华对于自己13年来扎根农村的总结,这也是他对于丰收的理解。

  共同富裕

  2018年,还在佛山打工的刘佰秀喜欢一大清早就跑去菜市场,因为繁忙的农产品交易让他有一种回到家乡的感觉。

  “我看到那些好的农产品,在市场里永远是供不应求的。”敏锐的刘佰秀察觉到,自己老家的杏花鸡产业也许能有更好的前景。

  同年,他回到了家乡封开县大洲镇,开起了家庭农场。得益于当地一批育种公司的繁育与推广,刘佰秀以每只不到3元的价格购入了1000只左右的鸡苗,开始了自己的“养鸡之旅”。

  刘佰秀的预想没有错。

  2019年,封开县启动建设杏花鸡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公司+专业大户+农户”等多种模式,来扶持当地养鸡专业大户,带动中小养鸡场。此外,还同步构建现代加工研发与流通中心、标准化养殖核心生产区、智能化鸡苗孵化基地等配套设施。

  抓住机遇的刘佰秀没有放过这个机会。“育种公司会指导我,然后农业局也会开培训班,我就过去听他们讲课,自学技术。”

  养殖的第一年,刘佰秀的杏花鸡就被收购一空,这给了他极大的信心,在此之后不断扩大养殖规模。“我现在有三个基地,每年能养杏花鸡10万只左右。”刘佰秀高兴地告诉记者,即便去年受到疫情冲击,但农场的销售额依旧达到了400万元。

佰秀农场内,杏花鸡成群。(央广网记者 官文清摄)

  短短3年,奔跑在山间地头的杏花鸡,让刘佰秀从一个在外漂泊的打工者变成了家乡的致富带头人,并让大洲镇的乡村振兴“一村一品”有了着力点。

  “现在我的目标是要带动村集体经济,然后组织我们村想学养殖技术的人来学习,我的农场就是一个很好的示范。”在刘佰秀看来,丰收不是一个人的丰收,而是大家的丰收。

  在这条杏花鸡所带来的致富路上,刘佰秀不想单单只作为一名农场主,而是希望将目光投得更远。“我们接下来也要准备做屠宰这一块,还有冷链环节。”

  农户、老板与网红

  封开境内,贺江碧道画廊蜿蜒其中,吸引着广东各地的“乡村骑士”慕名前来。夜幕降临,“骑士们”顺便也在贺江边上尝一尝特色杏花鸡菜肴。

  广远农庄,陈燕英穿梭在厨房和大堂,观察着到来的每一位客人。说她是老板,服务员干的活她一件也没少干;说她不是老板,从2005年起至今,陈燕英陆续创建了杏花鸡养殖场、深加工厂、广远家禽育种有限公司、广远农庄等产业链上下游企业。

  上世纪90年代,陈燕英加入到杏花鸡的养殖大军中,办起了家庭式小规模养殖场。但打击来得很快,2003年“非典”几乎把刚刚走上正轨的养鸡事业打入谷底。这让她坚定了两个想法:一是要扩大规模,分散风险;二要拉上更多养鸡户一起干。

  2005年,陈燕英成立了广远养殖厂,通过育种工作,将鸡苗、脱温鸡分散到当地养殖户手上。“农户最担心的就是,我帮你养了鸡,到时候你不要怎么办。”

  为打散农户的疑虑,当时陈燕英最常做的,就是花上一天的时间,跑到广州、佛山、东莞等周边城市的大饭店去推广她的杏花鸡,“回来告诉农户,我们销路不愁。”

  繁华的城市去得多了,陈燕英也逐渐意识到,要想打响杏花鸡品牌,仅靠养鸡是远远不够的。

  2012年,她又成立了杏花鸡深加工公司。在办公室,摆放着在全国各地参加管理培训的照片。“如果想要发展,就一定要按照市场标准去制作。”

  养鸡是畜牧业,深加工是食品行业,在两个差异巨大的领域,陈燕英把自己当作一名企业家,也当作一名学生,“一刻不停地在学习。”

  “鸡蛋不放在一个篮子里”的策略很快奏效了。2013年,在蔓延的禽流感下,陈燕英的养殖场、加工厂分担了原本“致命”的打击。

在广远农庄内品尝杏花鸡的一家人。(央广网记者 官文清摄)

  即便这样,她仍不满足。在注意到封开生态旅游业逐渐兴旺以及年轻人的消费习惯改变后,她在2014年又开起了农庄,为游客及爱宅家的年轻人提供杏花鸡外卖。

  疫情之下,陈燕英又有了一个新身份——农村电商“网红”。在抖音平台上,陈燕英为数万粉丝积极地推介封开、推介杏花鸡,吸引不少粉丝驱车前来,身体力行地为这款“粤字号”农产品代言。

  在追求丰收的路上,陈燕英已经习惯了不停地“折腾”,不停地切换赛道。“虽然养鸡累,做企业也累,但是看到消费者的认可,我就很开心;看到农户收入增加,我更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