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工作是一场持久战,需要长期的绵绵用力和广大群众的积极参与。近日,东莞市虎门镇举行“洁净城市活动日”活动,倡导垃圾分类,践行低碳生活理念。

针对垃圾分类工作,虎门镇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虎门分局相关负责人提出总体统筹、规划先行、链条建设、科学管理的关键原则。这些原则为推动垃圾分类工作提质增效奠定了基础。

2021年以来,虎门镇以基础建设和运营服务为要点,全面铺开下辖29个社区垃圾分类全域示范创建工作,全面推动垃圾分类在虎门成为新时尚。

倡导垃圾分类 守护健康环境 (央广网发 虎门城管分局供图)

投入经费超5300万,基础设施全面升级

全国人大代表、虎门镇党委书记蒋亚军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曾提出“聚焦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民生高质量发展两大方向,重点关注如何提升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推动发展新动能等领域内容。”

以垃圾分类“关键小事”成就绿色环保“民生大事”,虎门镇全面实施提质增效“垃圾革命”,亮点不少。

为科学规划垃圾分类等相关工作,虎门镇出台《虎门镇环境卫生处置及管理工作指引》,科学谋划垃圾分类主要场景和基础点位布局,成为开展主要工作的基本遵循。

近段时间以来,虎门镇根据实地走访和具体勘察情况,统筹投入经费5300余万元用于基础设施升级改造和氛围营造,包括29处两网融合点、12个社区科普宣教馆、25处厢房、356处亭桶、544处氛围美陈等。项目分两期实施,覆盖全镇29个社区。

截至3月20日,项目已经完成总体任务的50%,建设或升级的点位亭桶全部投入使用,基本符合“星级投放点”的标准要求。

目前,该镇正在推动建设点位以社区为单位,统一编号管理,同步联动社区环卫部门和单位,保持升级点位环境友好,确保建管一致和发挥效能,为社区人居环境改善提供支持。

垃圾分一分 环境美十分 (央广网发 虎门城管分局供图)

构建“1+12+29”宣教体系,优化“建、收、运、处”链条建设

为更好优化和完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顶层设计,虎门镇科学构建“标准指导、督导巡查、宣教先行、社区联动”四大模块,形成相对科学有效的评估指导体系,全面推动全域示范创建工作。

首先,在“标准指导”方面,虎门镇严格遵循《虎门镇环境卫生处置及管理工作指引》,合理融合“百千万工程”任务,科学布局两网融合点位、科普宣教室点位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场所。通过一体统筹全镇垃圾分类工作,优化“建—收—运—处”链条建设,重点覆盖各社区和点位,努力实现闭环管理。

其次,在“督导巡查”方面,虎门镇积极推动基层治理,并联动社会力量开展共建共治宣传活动。借助“共同缔造”工作模式,扩大实施科普宣教阵地建设,并构建了“1+12+29”宣教体系。该体系联动各社区和相关部门单位,以多方资源共享为核心,持续推动桶边引导工作常态化开展。

在运营过程中,“社区联动”发挥着重要作用。截至2月底,虎门已完成全域八大产生源点位台账建设数量超过300个,并开展各类活动1200余次。每场社区活动都至少有1名社区两委和5名党员代表参与其中。

同时,虎门镇每月定期指导或组织第三方人员进行桶边引导,在确保每个社区配备3人以上的桶边引导员的同时,还发动更多部门和人员参与其中。

垃圾分类知识科普(央广网发 虎门城管分局供图)

升级改造亭桶设计,垃圾分类工作科技感十足

在基础建设方面,两网融合箱体和宣教科普室等设施坚持高品质站位,整体设计时尚美观,融合虎门人文元素。

从垃圾分类收运体系角度来看,虎门镇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地设置了分类投放点(亭),符合垃圾分类提质增效的具体要求。设计美学方面,《东莞市城市家具设计指引》总则要求充分考虑,结合虎门历史文化和科技元素制作的现代时尚亭桶具有本土人文特色。

在功能使用方面,虎门镇采用智能亭桶为封闭式箱体,配备智能称重、人脸识别、红外感应等技术,并设有满溢报警、定点定时休眠开启等功能,充满科技感。市民秦先生表示,在批量分类设置的投放和景观美陈的布设下,社区回收体系得到规范建设,市民投放垃圾更加便捷,社区环境得到美化。

社区志愿者沈先生认为,以垃圾分类链条建设为着力点推进示范社区建设是关键。优化各项制度机制、基础规划建设和宣传教育引导服务可以培育新动能,在民生发展和经济发展中相得益彰。这些举措让市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王海豪)

编辑:官文清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