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11月28日消息(记者杜希萌)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从经济、科技、法治、文化、生态等多个方面为我们进一步描绘了2035年的美好画卷。这样的远景目标规划,落实到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中将会是什么样?我们又该如何为之奋斗?中国之声特别策划《致我们的2035》,28日推出《保卫蓝天》。

  胡京南,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学术委员会成员、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大气所所长。2017年,39岁的他参与到大气重污染成因与治理攻关项目中。这项跨领域、跨部门的研究解决了有关重点区域大气重污染治理的一系列疑问,也让他和其他青年科研人员迅速成长为科技治霾的主力军。随着污染攻坚不断走向深入,科技支撑的精准治污将继续擦亮美丽中国的底色。

  科技人员:邢台,这是今天下午“2+26”城市出现的唯一一个短时重污染的城市。

  科技人员:你看邢台周边污染都没有很重,邢台的污染源还是要加强管控。

  胡京南:污染源的变化有看到一些情况吗?

  科技人员:有,十月份钢铁、焦化、水泥等达到同期的一个高值。

  11月24日,河北邢台空气质量(AQI)指数109,轻度污染,短时出现重污染天气。晚上七点半,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会商室里,胡京南和同事临时启动分析会商。2020年还剩38天,每一个污染天他们都不能放松。“对于秋冬季每一次污染过程,我们自己要分析污染的成因到底是什么,看颗粒物中的成分,去追溯、解析污染源,评估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可能会更加有效。2015、2016年的时候压力是最大的,因为那时随着大气十条发布实施,春季、夏季空气质量已经在大幅改善,但是每到秋冬季污染就会回来,一周左右就会有一个污染过程,有点像打仗,打几天,还没准备休息,污染又来了。”胡京南说。

  从“遭遇战”到攻坚战,过去五年里,科学和精准成为大气污染治理的主线。胡京南说,最先被抓住的突出短板问题是散煤污染。

  数据显示,“十三五”期间,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汾渭平原等区域累计完成散煤治理2500万余户,北京以南约20万平方公里基本完成散煤替代。

  胡京南告诉记者:“那会儿其实也有争议,北京的污染到底是传输的,还是本地也有‘贡献’?原来说北京有散煤不敢相信,但是通过调研一看,北京周边区县散煤用量并不小,排放量也在第一位,而且不能说都是外来的污染。最后下决心重点抓散煤。在散煤治理之后,让各方都很惊讶的是,北京的空气质量改善速度远超预期。”

  科学、精准治污也在“一市一策”“一厂一策”的差异化管控措施中有了更深入的实践。

  在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会商室里,“大气污染防治攻关作战地图”和“大气攻关项目城市跟踪研究工作组负责人列表”被挂在醒目的位置。

  胡京南:这是“2+26”城市和汾渭平原11个城市的地图。

  记者:您管的是?

  胡京南:廊坊,我们也是针对它的污染成因和排放源管控情况进行了三年的跟踪分析。

  2017年,为了回答有关“雾霾成因”的疑问,大气重污染成因与治理攻关项目下沉到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26”城市,明确提出“一市一策”大气污染综合解决方案。今年,这项由两千多名科研人员参与的攻关项目已经完成。胡京南说,包括“京津冀大气重污染的成因和来源”“精准识别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26’城市和重点行业的关键污染问题”“建立以PM2.5目标浓度为约束的区域大气环境容量算法”等六个产出成果在过去三年里已经应用于大气重污染治理中。

  胡京南表示:“攻坚实际离不开攻关。要打攻坚战肯定是存在瓶颈问题,去分析这个瓶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的,才能够把举措落实得更加精准。针对‘2+26’城市,我们联合科研单位对区域开展更深入的分析,为下一步的治理提供对策,同时也是希望帮助城市提升科技支撑能力,以更加精准的方式开展污染治理,提升治理的效率,这也是这几年‘2+26’城市整体改善速率更快的原因。”

  环境质量还在持续向好。今年1-10月,全国33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平均优良天数比例达到87.7%,同比去年上升5.5个百分点;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26”城市PM2.5浓度为48微克/立方米,较2019年同期下降11.1%。但在胡京南看来,他们今后要面对的是新挑战和“硬骨头”。

  本月发布的《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汾渭平原2020-2021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中,除了要求继续强化重污染防控的精准和差异化措施外,首次明确要“持续推进挥发性有机物治理攻坚各项任务措施”。胡京南说,作为“十四五”时期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主线,PM2.5和臭氧污染协同防控将是他们下一步开展科技攻关的方向。“未来我们不能只管PM2.5了,我们也要管臭氧。臭氧实际上是一个典型的二次污染物,直接排放出来的很少,所以治理的过程中如何能够更加精准有效,需要有更深入的科学研究。另外,虽然蓝天越来越多了,但是将来还会有更高的要求,这个路还挺长的。”

  中共中央关于2035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到2035年,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基本实现。胡京南给自己的目标是,既要在生活中践行“绿色”,也要在环境治理科研中继续攻关。他说:“如何去高质量发展是全社会的一个问题,现在我们国家对气候变化也作出了更高的承诺,具体到每个人,少用一度电实际上都跟全球气候变化有关系,和大气污染也有关系。现在很多决策都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前置条件,未来15年我们要在这方面做大量的研究工作,用越来越针对性、精细化的对策建议来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的协同。”

  【致我们的2035】

  胡京南:到2035年我57岁,也将临近退休,作为一个环境保护科研人员,那时候,我希望看到自己的付出见到了实实在在的成效;看到天蓝地绿水清,处处都是风景。听到大家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肯定,感受到我自己参与其中,我就会觉得很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