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之声系列策划《六百年,再讲故宫》,继续邀请历史学家阎崇年,带您探究故宫建筑的玄妙。三大殿是紫禁城中最重要的建筑,设计、施工乃至建材都是无与伦比的,这其中究竟蕴含了怎样的智慧?目前正在故宫午门正楼以及东、西雁翅楼展厅展出的“丹宸永固——紫禁城建成六百年展”,就是您参观故宫的“序言”,紫禁城的规划、布局、建筑,乃至宫廷生活在这里都会有充分的显示。让我们继续来跟随阎崇年先生的导览,听展览,游故宫。

  紫禁城午门之后是一个广场式的庭院,面积约两万三千多平方米,这里通往外朝三大殿,奉天殿、华盖殿、谨身殿是最初的名字,清代改为太和、中和、保和殿至今。三大殿庭院的正门是奉天门,清代改为太和门,现存的太和门是紫禁城内最晚重建的一座建筑。那么,游客初次站在三大殿的庭院内会有怎样的视觉感受?

 

  有人问,到北京首先要看哪?这个问题我就问了几个法国艺术家,他们说看故宫。我说故宫那么大先看什么呢?他们说先看太和门,还没有人这么说过。我说你们说说根据,太和殿前头的门叫太和门,太和门是三个门,中间太和门,东边协和门,西面是熙和门。官员进朝的时候,太和门不能走,从两侧进来,然后跪着太和殿前头朝见皇帝了。我说为什么?他们说你看,太和门,天是蓝天、白云,瓦是金黄瓦,墙是赭红颜色的,红墙,柱子是朱红。还有它桥是白石桥,水是金水,是绿水,太和门广场很大,是灰色的砖墁地,红的、黄的、赭的,蓝天、白云,还有黄瓦灰地,一共是7种颜色,汇成了一幅壮美的人间油画。我一想是这样,所以他们说完之后,以后去太和殿的时候,我一定在东门门顶上的高处仰望太和门的全景。前头就是午门,进入午门以后,大家找一个高处看一看太和门广场,看完了之后再进太和门。永乐皇帝日常办公在哪?在太和门,在那里头办公,每天听政的时候在太和门。

  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是一组建筑,太和殿包括了中国古代木构建筑的所有特点,屋顶是四大坡庑殿顶,两重房檐;保和殿屋顶是歇山式,中和殿则是四角攒尖、鎏金圆顶,这三座大殿无论是结构、各部件、从基础到屋顶、从建筑装饰以至施工,都是中国木构建筑的最高典范。那么,三大殿中为什么只有中和殿是方形的建筑呢?

  有人问,三大殿这个干嘛修个中和殿,而且还是方的?太和殿和保和殿都是长方体的。研究故宫的时候,我就怀疑这个问题,我量一量看,从太和殿的后墙到保和殿的前墙,十四米,太和殿南北的净深宽,在那修不了个殿,没那么大面积,所以建筑家很巧,就搞一个方殿,小,而且两边留白,不显得拥堵。永乐叫华盖殿,后来嘉靖改名为皇极殿、中极殿、建极殿,顺治改名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这个殿干嘛用的?历史书也不具体说,就溥仪《我的前半生》说得很具体,因为他有体会。他说,我上朝的时候,先在中和殿稍微休息一下。主要他身边有些大臣到太和殿的时候,都各有各的位置。比如他身边都有几个大臣站着,大臣朝着皇帝下跪的时候,你跪不跪?大学士都跪下跪,你跪不跪?你跪的话,就很难看了,对不对?上面几个人在那跪着,因为他从下往上看的。他这些人又不能跪,但是干嘛你不给皇帝跪?所以在中和殿上殿先给他下跪,礼仪执行完了,再到(太和)殿里的位置上,群臣跪的时候,山呼万岁那几个人不跪,有道理。所以书上说上朝之前的准备,这是一个重要准备内容。现在准备好了以后到正点,比如辰时,一甩鞭子,皇帝出来,一奏韶乐,皇帝出来,群臣集体下跪,三跪九叩山呼万岁,这仪式就齐了。中和殿就起了这个作用。

  三大殿都是“金銮宝殿”,是皇权的象征。除大朝外,这里还是举行殿试的地方,殿试是封建社会最高等级的科举考试,属于国家大典。清朝初期在太和殿举行。乾隆五十四年,殿试改在保和殿。那么,殿试考中状元、榜眼、探花,在皇宫里能有什么样的特殊待遇?

  明清的时候保和殿也不断地变化,还做过皇帝的宿舍,但是最主要的一个作用就是科举考试的殿试。考完之后,就列队出皇宫,列队谁在前头?第一个就是状元,第二个是榜眼,第三个是探花,其他的按照名次,一甲、二甲、三甲的名次,排着队出来。前三名叫鼎甲,有几个特殊待遇。第一,他们三人可以从太和殿往太和门,太和门完了就午门,端门、天安门、大明门,这五道门中间这个门走出来,任何人都不可以,男性除了皇帝从那走,只有鼎甲三人走一次,剩下没有。进这个门,走中间的时候,皇帝可以走,大婚的皇后可以走一次,其他不可以走。状元前三名还有特殊待遇,考了进士以后可以做官了,可以做知县了,但是有资格没有缺儿你还不能做,那天正好缺个知县,就分配工作,有的人十年在家等着,不分配工作。没有那个岗位。但一甲这前三名,当时就分配工作,所以出午门中门的时候当时就穿上官服了。还有个特殊好处,免试保送“研究生,毕业以后就进翰林院,就很顺畅了。所以大家都很重视前三名。

  悠悠六百年,巍巍紫禁城。自永乐十八年建成后,紫禁城屡遭大火,其中有哪些未解之谜?为何清代火灾比明代少?明天同一时间,请继续关注阎崇年为您揭秘,600年,再讲故宫。

  总监制:高岩

  审稿:樊新征

  记者:孙鲁晋

  旁白:王艺

  协调:任芳

  视频制作:李帅

  图文资料:故宫博物院

  特别鸣谢:青岛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