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昆明1月24日消息(记者李腾飞)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98%以上的面积是高山峡谷,境内几乎没有一块平整的土地,是全国“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之一。2014年,怒江州贫困人口26.78万人,贫困发生率高达56.24%,每两人中就有一个年收入不足2300元。

  搬不动山就搬家。脱贫攻坚开展以来,怒江州近五分之一的总人口、三分之一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纳入易地扶贫搬迁。就在这个春节,怒江州易地扶贫搬迁建设任务全面完成,搬迁群众们都领到了新家的钥匙。《新春走基层·脱贫攻坚一线见闻》,今天(24日)推出《傈僳族汉子杨文忠的新家》。

怒江州泸水市维拉坝异地搬迁安置点(维拉坝社区供图)

  敲锣打鼓贺新年,欢聚一堂笑开颜。

  鼠年来临,怒江州泸水市大兴地镇维拉坝安置点的群众们,身着节日盛装,载歌载舞、欢度佳节。2000多名搬迁户在新家园迎来一个不一样的新春。

怒江州泸水市维拉坝异地搬迁安置点(维拉坝社区供图)

  就在这个新春,怒江全州近五分之一的人口,搬出大山,历史性地住进了安稳明亮的新家。

  半年前,42岁的傈僳族汉子杨文忠,一家四口搬进了100平米的楼房。

杨文忠一家四口的新家(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记者 李腾飞 摄)

  这不,记者刚一进去,就看到了电视柜上挂着的孩子们的奖状,红色的证书格外醒目。杨文忠的大女儿杨琴英告诉记者,全家商量了好久,第一次进门就已经分配好了房间。“哪里该放什么东西,你去哪一间我去哪一间,还有床要怎么摆,电视要摆这边还是摆那边……我们已经全部想好了。”

  三室两厅的房子,为了早点布置好,早在半年前,全家人就一起出动,铺地板、刷漆,都是自己动手。如今,粉色的窗帘,灰色的沙发,淡红色的茶几,阳光照射进来,家里温暖而舒适。“搬到这里我太高兴了。”杨文忠说。

  杨文忠告诉记者,过去的30多年,他都住在山上海拔超过1800米的地方。在斜坡或靠山处竖立几根木桩上面搭台子,盖木板房,而这些木桩像脚一样,所以又叫“千脚房”。他说:“老房子冬天很冷,我们就烤火塘,我们家人多,被子盖的都没有,只能是烧火……”

  房子上层住人,下层饲养牲畜或堆杂物,一到雨天,臭气熏天、污水横流。

  如今告别“千脚房”,搬进“江景房”。夫妻俩开始千方百计找活干。一来一回3公里的怒江美丽公路路段清洁,杨文忠承包下来,每个月有3000元固定的收入。妻子也在小学食堂帮忙做饭,月薪1500元。日子渐渐有了改观。“一般人不想做,不算累,但是要捡垃圾,有人觉得没有面子。”杨文忠说。

杨文忠在公路清洁养护(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记者 李腾飞 摄)

  打扫到维拉坝社区门口,他指着路边的挡墙骄傲地说,这是他承包建的,“有300多米。白天工人们建模,晚上我们全家浇混凝土,可以挣点儿钱。”

  挡墙修了一个多月,妻子累瘦了一大圈。杨文忠告诉记者:“我媳妇晚上要帮我到这里做活,四点半、五点要起床去了。那几天我媳妇看起来瘦了十多斤。”

  才吃过饭,他又忙活起来。

  前些天承包修路的工程款到了,要登记造册,一个一个填好工人的联系方式。

杨文忠在家里联系工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记者 李腾飞 摄)

  记者捋了一下,公路养护、护林员、社区水务管理、村小组长、修路、砌墙……“你这干了多少工作啊。”他说别急,“我还开了养鸡场,种了萝卜、黄金果、沉香,工作能有10个呢。”

  “现在有170多只,前面卖掉80只,这种线鸡。公鸡不值钱,20块,母鸡25块,线鸡有时候能卖40块一斤。”杨文忠向记者介绍。

杨文忠的养鸡场

  发展形势不错,杨文忠想把养殖规模搞起来,这需要一大笔启动资金,而身边已经没有可以拆借的亲戚朋友,一直搁置到了过年,还没想出什么好办法。“想把牲畜圈舍盖起来,看看政府有没有一些产业上的补助,没有补助是没有办法。”

  一筹莫展的时候,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桑娜妞找上门来,想听听他的计划。杨文忠说:“过年后养土鸡500只以上,猪三十头,还有牛。但是现在盖不起,没有钱。”

  桑娜妞说,杨文忠的努力大家都看在眼里,可以为他申请贴息贷款担保,再申请一些产业发展补助。“现在你有这种思想非常好,我们认识差不多一年多,对你也很放心。今年你有这个意愿,信用社可以贷一点贴息贷款,我可以帮你担保。”

  桑娜妞还希望杨文忠发展成致富带头人,让更多的贫困户也像他一样劳动奔小康。“从一个领头羊带动一群人,人民群众富了才算富。”桑娜妞说。

怒江(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记者 李腾飞 摄)

  贴上春联,挂好灯笼,马上就要过年了,一家四口团圆在了一起。正在读高一的杨琴英许了个愿,希望自己以后能考一个好大学。

  杨琴英:希望我的理科成绩能赶快抓上来,尤其数学这些能上来一点。

  杨文忠:儿子姑娘回来了,高高兴兴地吃团圆饭,开心。新年快乐、身体健康、万事如意。老婆也辛苦了,儿子姑娘也辛苦了。

  豕去春无限,鼠来岁有余。在傈僳族歌舞中,搬迁群众们迎来新春,唱出向往、跳出希望,期盼来年又是一个幸福年、收获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