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出租车退租停运不只在南京 专家称个别地方出租车“几乎消失”

2018-04-04 08:39: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南京4月4日消息(记者白杰戈 何伟奇 郑澍 江苏台记者施忆)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受到网约车冲击,最近一年来,江苏南京有至少3000辆传统的巡游式出租车“退租停运”,占到运营车辆总数的四分之一。越来越多退租的师傅们转型成了网约车司机。有出租车公司降低“份子钱”,仍然留不住人。事实上,类似情况不只出现在南京,专家形容有部分城市的传统巡游式出租车几近消失。有网约车平台在个别城市推出新举措,让出租车也能接网约车的单,但主管部门认为这种做法违反现行规定,不能接受。

  在南京中央北路附近的中北出租车公司停车场,停放着几百辆出租车。附近的居民形容,每天都有更多的出租车停进来。出租车司机吴师傅说,从去年2月份开始,退车停运的出租车司机越来越多,因为生意明显下降:“如果只做出租车单子,一天只能做七八单,以前每天能做20单,现在每天比以前少200元钱。”

  东方出租车公司的顾师傅说,公司把每个月的“份子钱”降低近2000元,但还是有不少年轻的和外地户籍的出租司机选择离开,转投网约车行业。35岁的张驰就是其中一位,他没有办理网约车营运证,知道这属于非法运营,但是每天能多赚两百元,达到五六百元,没有那么多压力,时间还自由。

  去年2月,美团和滴滴开始在南京的网约车市场激烈竞争。南京出租车协会的秘书长凌强认为,网约车平台在竞争中对司机和乘客发放各种补贴是对传统出租车行业的冲击,而没有取得营运资质的非法网约车带来的冲击更大。

  作为出租车和网约车行业的监管方,南京市客运交通管理处办公室的副主任许兵表示:“我们也多次约谈平台公司,尤其是违法行为比较突出的滴滴和美团,两个平台在约谈会上做出了承诺,但是在后期巡查中发现,他们的承诺还是没有落实到位。我们采取了叠加的递进式的市场管控手段,比如暂停这两个平台的车辆审验,提高对平台公司查处的频次和处罚的额度。”

  在国内,出现类似情况的城市不只是南京。交通运输部深化出租汽车改革首席专家徐康明介绍,个别地方的传统巡游式出租车几乎消失:“许多城市巡游出租汽车的营收下降了30%-40%,像汕头,特别是网约车准入门槛比较低的城市比如成都,传统的巡游出租汽车已经出现大量的退租或者退出经营的现象。在一些三线城市和四线城市,巡游出租汽车的业态已经几乎消失了。”

  徐康明说,国内不同城市网约车管理细则的落地情况和执法力度存在差异,有网约车平台允许不符合规定的车辆或司机投入营运,“它们宁可让政府部门来查、来抓,抓到了以后平台给司机报销罚款。它们甚至会阻碍执法,拖延处罚,加大运管部门的执法成本和困难。”

  对于有意见认为,不符合法规的车辆和司机能够生存,说明市场有需求,网约车和出租车行业的问题应该交给市场竞争来选择。徐康明表示,应该首先保证合法合规营运,如果运力不足,由合法合规的出租车或者网约车企业用合法合规的方式扩大运力,而不是任由非法营运冲击市场:“现在的状况是合法合规的企业被捆绑住了,它们的运能不能够有任何的扩张,同时非法营运的企业却采取不合规的车辆、不合规的人员,来扩充其营运规模,长期冲击市场。”

  有媒体在报道南京出租车退租停运现象的时候提到可以借鉴广东的“惠州模式”,《南方日报》上个月刊登的文章介绍,报名参加这项计划并通过网约车平台筛选的传统巡游出租车司机,可以同时接出租车和快车两种订单,享受“融合派单”,这种方式带动出租车的出租率回升,提高出租车司机的收入和服务水平。

  不过,惠州市出租车管理部门的一位负责人表示,这种被称作探索、经验的方式,是网约车平台的自主行为,没有经过管理部门批准,涉嫌违规,面临约谈和处理。

  主管部门认为这种模式涉嫌违规的一个理由是,传统巡游式出租车的价格是政府定价,不能用网约车的价格营运。而徐康明的评价更加直接:“这是完全与法律法规相违背的,既违反了网约车的规定,同时也违反了巡游出租汽车价格管控的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定,所谓的‘惠州模式’是非法经营的模式,是完全错误的,不值得推广,而且应该被叫停。”

  依据同样的原则,徐康明认为,一些网约车平台在叫出租车的界面中提供加价的选项,也是违规:“即使是合法合规的车辆,也不能利用加价来赚取额外的收入,来弥补由于非法网约车冲击市场造成的损失。所以他们既是受害者,同时也是违法经营的参与者。在上海用的APP是不能对巡游出租车加价的,这项举措在北京等其它城市还没有跟上,我个人认为,其它城市应该采用相同的方法来禁止巡游出租车加价。”

  一些乘客反映,有出租车司机在听到约车信息的时候故意不接单,等乘客加价,导致叫车难,还有乘客认为传统巡游式出租车的服务质量相对比较差。在关于南京出租车退租停运的新闻报道下,有网民据此认为,出租车行业和司机也应该反思自身的问题。徐康明表示,行业的健康运转要以合法为前提,不能任由其恶性循环:“当整个行业供给过剩,从业人员收入大幅下降的时候,这个行业的服务质量是一定会恶化的,而不是提升。”

编辑: 昌朋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