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360正式回归A股 首个交易日跌停

2018-03-01 07:21: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3月1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昨天(28日),360借壳江南嘉捷上市大戏演至高潮:360重组暨更名仪式在上海举行,董事长周鸿祎身穿标志性的红色外套,在上交所敲响上市锣声,正式宣布360回归A股,为自己的豪言壮语又迈出坚实一步。

  周鸿祎表示:“应该说360现在已经变成国家网络安全战略中很重要的成员,‘9·3’阅兵、G20、‘一带一路’、金砖会议,一直到刚结束的十九大,这些所有国家重大活动的网上安保都由360来牵头完成。通过研发、产品,360将会进入各个安全领域,360未来不仅仅是一家网络安全公司,可能还会变成中国最大的安全公司。”

  360是中概股回归A股浪潮中体量和估值都屈指可数的互联网公司,按照360借壳后的总股本67.64亿股计算,公司总市值稳稳超过4000亿元,可以说是主板市场又一大权重股,同时也成为A股市场第一大互联网公司。

  虽然市场对这一新诞生的科技巨无霸期待已久,但困扰A股多年的“巨无霸魔咒”也让投资者忧心忡忡。过去的十几年里,A股市场几乎每次有巨无霸公司上市,股市就暴跌。昨天360开局不利,开盘时仅涨3.84%,其后快速下行,尾盘以56.92元牢牢封住跌停。

  有分析认为,这是360借壳的江南嘉捷股价已提前上涨所致。在360借壳江南嘉捷的消息曝光后,江南嘉捷的股价开始连续上涨,股价从不到10元涨至超过60元,翻了数倍之多。

  申万宏源证券首席分析师桂浩明分析,更名以后意味着这家企业正式步入了中国最大的信息安全领域中的企业。该公司借用中国境内资本加快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大家对公司寄予很高厚望。整个公司经过前期连续上涨股价业绩很高,而这些股价只是针对原先江南嘉捷的老股东而言的,360本身转让过来的股本还没到可以解禁的时候。随着时间推移,这些股票逐渐到期解禁,会对现行的估值产生重大影响,投资者为此要引起注意。

  回首7年前,2011年3月20日奇虎360登陆美国纽交所,一路上扬至2014年开始缩水。2015年6月360传出了私有化的消息。周鸿祎认为,当时的市值并没有充分体现360的公司价值,“360的回归一方面是出于国家安全的需要,一方面有利于解决困扰360发展的身份问题。”

  但回归A股并不简单,虽然监管部门曾对360借壳回归一事作出回应,表示“支持境外上市的优质中资企业参与A股并购重组”,但从2016年下半年后,证监会收紧了资产重组上市的标准,使得软通动力借壳皖通科技,搜房网分拆注入万里股份先后受阻,借壳上市也就此开始降温。

  申银万国市场研究部总监钱启敏回忆,“IPO标准一直比较严,以前借壳上市比较松,现在借壳上市做了很多规范,有些不是很标准的借壳上市被拦下来了。主业搞得越烂反而越能富就不是鼓励‘好学生’了。以前‘炒壳’‘炒坑’不可以作价转让,这是给市场一个风向,让大家能够理解,真正鼓励一些成长型、绩优、老实人。那些通过抄小路、填坑的看起来悬了。”

  即便顺利回到A股,360要成为中国最大安全公司的愿景想必不易。目前,360收入来源主要还是互联网广告业务,2017年上半年,其互联网广告及服务占总收入的72.44%,互联网增值服务与智能硬件分别占16.66%和8.77%——互联网增值服务业务的营收能力非常有限,甚至呈下降趋势。其它版块扩张更是尴尬,手机销量不佳、直播遭遇关闭、互联网金融产品也在监管趋严的大环境之下。

  也就是说,一方面,在监管趋严的背景下,高调归来的360开启了人们对于科技股乃至更多新兴产业龙头回归A股的新的想象空间。但想象并不一定能带来市场投资者的“真金白银”。面对如此高的市值和首日跌停的尴尬,360究竟是“奇迹之虎”还是“骑虎难下”?眼下仍然成谜。

  桂浩明提醒广大投资者,监管层致力于为优质公司提供更多元的上市渠道,使得投资者分享经济发展的红利,但股价市值的最终涨跌,还是要看公司本身能否做到“成长型”“业绩优”“守本分”。不是所有企业都适合回归,也不是所有企业都能够回归,对此不做过多解读。从管理层思路来看,今后让一些高技术企业能够尽快上市是主导思想,包括利用IPO来上市。IPO有一定规则,也有一定时间。同时,通过借壳买壳等上市也是种选项,但当中怎样防止内幕交易,避免题材被炒作也是各方面需要关注的问题。

编辑: 倪艳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