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未成年人犯罪多与网络有关联 性侵被害人低龄化趋势明显

2017-06-17 10:06: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6月17日消息(记者孙莹)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北京市第一中级法院未成年人审判庭,依法受理涉及未成年人的刑事、民事、行政、减刑、假释案件,日前发布未成年人案件综合审判白皮书,对8年来未成年人案件特点、成因等进行调研分析。

  数据显示,2009年6月至2017年6月,北京一中院共受理涉未成年人刑事一审案件72件、二审案件173件,判处未成年罪犯234人。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数量总体呈下降趋势,故意杀人等暴力犯罪案件占案件总数四成以上,家庭教育的缺失,易导致青少年的行为出现偏差。法院调研还发现未成年人犯罪多与网络有关联,其中,性侵未成年人案件被害人低龄化趋势明显。白皮书的发布能否遏制低龄化的犯罪现象?

  小南自幼父母离异,开始时随父亲一起生活,父亲再婚后让小南去找自己的母亲,而这时母亲也已再婚,不愿意让小南与自己生活在一起。小南无处可去,跟随一位老太太流浪、拾废品,有一次与父亲在街头偶遇,父亲也只是带着老太太和小南一起吃了顿饭,给了老太太一百元钱,并没有让小南跟自己回家,本该进学校读书的小南,继续流浪生活,一步步走向犯罪的深渊。北京一中院未成年人案件综合审判庭副庭长李纪红说起这个案子,不断地惋惜,“刚开始小偷小摸,之后抢劫甚至杀人,一下走到犯罪的深渊,我们在办理这个案子的过程中,感到家庭原因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北京一中院发布的未成年人案件综合审判白皮书指出,家庭教育是人一生中受到的最初、最基本的教育。家庭教育的缺失,易导致青少年的行为出现偏差。“宠惯型”、“放任型”、“打骂型”、“失范型”教育,都会给孩子造成不良影响,一些家长甚至将孩子带入自己从事的违法犯罪活动当中。

  李纪红指出,在犯罪的这些孩子中,单亲家庭或者孩子父母在外地基本不管孩子的、家庭教育有缺失的,这些家庭所占比例很高,暴力型比较严重的犯罪比例更高。

  白皮书显示,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数量总体呈下降趋势,犯罪类型集中。北京一中院副院长陆伟敏介绍,犯故意杀人罪等暴力犯罪案件占案件总数的40%以上;犯抢劫罪等财产型犯罪以及强奸罪等性侵犯罪案件分别占案件总数的20%以上。未成年犯表现出犯罪年龄低龄化、未成年女性犯罪趋势明显、不完整家庭对未成年人犯罪影响较大,非京籍人员犯罪占全部未成年人犯罪的57.1%非京籍未成年人犯罪已成为我市一个比较严重的社会问题。

  白皮书还分析,未成年人犯罪大多与网络具有直接或者间接的联系。陆伟敏介绍,未成年人独立评判能力尚未完全形成,低俗影视,文化作品往往对未成年人价值观的形成产生不良影响,网络上色情、暴力、和拜金等内容,对未成年人的成长不利。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未成年人获得不良信息,悟得犯罪手段,购买犯罪工具都更加容易。

  有的未成年人通过网络、社交软件结交他人,借交友名义实施犯罪或召集、组织他人犯罪,甚至通过网络雇凶杀人。审判实践还发现,性侵未成年人案件被害人低龄化趋势明显。有54%的被害人是因为网络交友并与网友见面而遭遇性侵的,此类被害人年龄段集中在15岁至18岁。

  北京一中院构建了刑事审判专业化机制,保障未成年人诉讼权益——刑事案件中的社会调查,由最初的法院独立完成,逐步转向委托社区矫正机构办理;明确档案封存操作规程;制作《社区矫正告知书》,将档案封存相关规定告知落实社区矫正的工作人员。截至目前,累计封存符合条件的未成年人犯罪记录216人,全面实现了对涉罪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北京一中院院长吴在存表示,始终坚持在民事案件中贯彻儿童利益最大化,在刑事案件中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在行政案件中秉持积极、优先、谦和、关怀的司法理念,致力于未成年人司法保护的新思路、新模式,确保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和相关的系统化措施,能够真正发挥实效。

编辑: 倪艳楠
关键词: 未成年;安检;白皮书;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