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首页

一键登录

首页  |  快讯  |  新闻  |  评论  |  财经  |  军事  |  科技  |  教育  |  娱乐  |  体育   |  生活  |  公益  |  女性   |  旅游  |  汽车  |  图片  |  视频  |  社区

中国之声 > 新闻纵横

[解密长三角]长三角,你能养活多少人?

2014-10-17 07:24:00  来源:中国广播网  说两句  分享到:

  央广网上海10月17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上海已经成为咱们国家人口密度最大的城市,下面有一组数据可以证明。按城镇用地计算,上海每平方公里聚集人口已高达9589人,中心城区常住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已超过1.6万人,是东京的1.3倍、纽约的1.7倍、伦敦和巴黎的3.9倍。

  事实上,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长三角就成为吸纳中国外来劳动力最主要的地区。长三角22个城市中,外来人口规模达到百万级的城市已达7个。在这块不足21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十年间,人口从8000万涨到了1.2亿。可是,尽管人口密度如此之大,这里却依然面临越来越严重的“用工荒”。长三角的未来,还能吸纳多少外来劳动力?曾经的人口红利期,还能持续多久?

  四川人刘勇生,2002年,当上海房价还只是4000元一平米的时候,他带着妻儿到上海闯荡。刘勇生当时已35岁,一没技术二没文化,能做点儿啥呢?——他租下一间店面,开了个饭馆,主营川菜。12年前的松江周边,聚集了大批的四川老乡,老乡带老乡,生意就这么一点点地做起来了。

  刘勇生:刚开始来上海的时候人生地不熟,从小到大慢慢开起来。刚开始是一百一十多个平方,我们的生意慢慢好转了,就慢慢扩大了一点,现在是四百多个平方吧。

  刘勇生两口子起早贪黑、悉心经营,饭店一天天在壮大。经营饭店之余,刘勇生还承包起了工程项目。后来,上海房价飙到了一平米4万块,此时,刘勇生已拥有了自己的第三套房。在刘勇生看来,上海,总是给勤劳的人留足了机会。

  刘勇生:以前我们在老家没有这么宽的视野。因为那个地方没有上海发展的快。在这边,你只要努力,就很有前途的,感觉到只要愿意干,只要努力,就有前途。

  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在产业引导下,我国吸纳外来劳动力的主要地区由珠三角转移到长三角,这里,也逐渐成为一个净人口迁入地区。上海外来劳动力以每年20万人的速度增长,净迁移率高达8.24%,每3人中就有1人,是像刘勇生这样举家迁入。长三角对人口的吸纳和消化,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发展是解决人口压力的最有效途径。江苏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张超说。

  张超:中西部地区的大量到沿海地区来补充了我们当地的劳动力供给不足的情况。之后是我们这边的产业企业规模扩张就越来越快了。因为它有这样的一种低廉的成本,生产出价格比较低的出口加工产品。

  安徽人冯翊,和刘勇生一样,瞅准了长三角“遍地是机会”,他1999年就来到江苏无锡打工。没几年,他就淘到人生第一桶金,自己创了业当了老板。这时的长三角,把上海、江苏、浙江加在一起,面积不过21万平方公里,人口却有1.2亿。面对茫茫人海,冯翊却依然很头疼:人口密度越来越大,为什么越来越难招到人?

  冯翊:03年的时候,大概招一个员工花800到1000块钱就可以找到一个,但你现在花这个钱,根本上就不可能了。差不多我们隔个一两年就要给员工调整一下薪资,不然就会造成流失。就这样还是有很多的员工会流失,很头痛。

  根据统计,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长三角地区的综合商务成本上升了76%,工人工资成本平均上涨51%。曾经劳动力疯狂涌入、“孔雀东南飞”的“黄金时代”,从2004年开始变成了媒体口中的“用工荒”。外来劳动力对这片土地的“迷恋”,甚至是“依赖”,似乎一瞬间荡然无存。正如冯翊所说,所谓“招工难”,主要还是高素质技工太难找。

  冯翊:我们需要找到一个好的员工不容易的,你要找一些普通一点的,相对来说还好找一点。可你要找素质高一点的,相对来说难度就会比较大。

  这时,长三角外的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速加快,开始吸纳更多的劳动力本地就业;近郊的农民,也正在因城市化、拆迁补偿获益而逐渐退出劳动市场。而这片土地上,当年的壮劳力却已逐渐成为今天人口老龄化的主力军。长三角,患上了“用工荒”的顽疾。

  江苏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张超:劳动力如果从西部到东部来,不是说两个地区的工资水平相同,他可以自由流动,而是说要到东部来就业,东部的工资水平必须要比它西部的地区的工资水平还要高个差额,这个差额大概是在1/3左右。

  土生土长的上海人夏慧倩。去年,她随公司搬离上海。这个调动,往小了说是工厂搬迁,往大了说,就是产业转移。这时的长三角,尤其是上海,随着劳动力成本的增加、土地和各种资源性产品价格的不断飙升,正面临一个不容回避的现实:制造业外移。连从没离开过上海的夏慧倩,也决定和公司一起,寻找“另一片天地”。

  夏慧倩:上海虽然包容性比较大,但是资源,很多设施服务是有限的,房价高还有教育资源紧张,如果是这样子,一方面周边的经济和建设可以带动起来,另外一方面也是缓解了资源的紧张。

  一直以“制造业高地”著称的长三角,近年来在服务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制造业开始向长三角中上游转移。比如仅长江中游,就设立了安徽皖江、湖南湘南和湖北荆州三个国家级的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在这个过程中,上海更是扮演着“输出方”的角色,提出“研发和销售两头在沪,中间在外”的产业转移模式,有效地推动着整个长江流域的联动发展。而如今,这片土地在逐渐释放“人口红利”的同时,也正迎接着全新的:“人才红利”期。

  江苏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张超:必须加快引进高层次的科学研究人才,高技能、高素质的技术人才、技术工人,还有高水平的管理人才。如果说人口的素质在提高,创新的意识、能力也在提高,那就是新的人才红利或者是高素质人口红利。

  《财经》杂志执行主编何刚:未来产业工人到长三角的动力在降低,但反过来随着长三角经济和产业结构的升级,多种层次、高附加值的服务业劳动力的需求,在急剧上升。劳动力所得到的回报也应有一个成倍的增长。从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的转变过程中,最重要的是价值。需要为人才获得创新和创业的机会,形成更好的机制。制度环境的优化,在我看来,是未来长三角对于人才最大的吸引力。

编辑:夏可欣作者:

参与讨论

我想说

头条推荐

关闭x